張曉東
自美國大選去年“鳴鑼開打”以來,候選人之間的人身攻擊不斷升級?!都~約時報》記者安琪·霍蘭為此做過一個頗為有趣的調查:既然大家都互相指責對方在“說謊”,那么似乎有必要一字一句地做事實核查以找出真正的騙子。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驚人:所有候選人都不同程度地說過假話,其中假話比例最高的共和黨候選人本·卡森在84%的場合下發(fā)表過沒有任何事實根據(jù)的言論。
特朗普早前聲稱要給“所有美國人”(從超級富翁到藍領工人)減稅,尤其是中產階級
可見,在現(xiàn)代選舉政治中,候選人說出的話很大可能并不發(fā)自其內心,而其對公眾許下的承諾也可能根本無法兌現(xiàn)。然而在聚光燈下就內政和外交發(fā)表高見仍然是選舉戰(zhàn)爭中不可繞過的一環(huán):它們就像“非誠勿擾”節(jié)目中男女嘉賓的配對環(huán)節(jié)一樣——不管你有沒有吹牛造假,“三觀”合不合實在很重要。
特朗普早前聲稱要給“所有美國人”(從超級富翁到藍領工人)減稅,尤其是中產階級。不過由于“全階層減稅計劃”有過于明顯的不可操作性,特朗普的計劃遭到了很多經濟學者的反駁和批評,有估算指出此計劃會造成10年內約9.5萬億美元的財政缺口。因此,離共和黨正式候選人只差一步之遙的特朗普最近在這一議題上有所動搖,他表示“富人或許應該多交稅”。
希拉里則因為在初選階段受到自稱“社會主義者”的伯尼·桑德斯的壓力,主張要堅決打擊利用漏洞“偷稅避稅”的大企業(yè),讓處于社會收入頂端的超級富翁階層多納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具有左翼“劫富濟貧”的色彩。
特朗普早前堅決反對聯(lián)邦政府出面設置一個最低工資標準(現(xiàn)時全美最低工資標準為時薪7美元左右),認為這將打擊企業(yè)主的投資積極性進而危害經濟增長。這一觀點大致上和共和黨主流號召的“減少政府干預”理念相同,認為經濟好了企業(yè)主自然就會漲工資,政府要做的就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不過,在進入總決選階段后,特朗普也開始往中間靠攏,表示希望“人民漲工資”。
希拉里一直支持聯(lián)邦層面將最低時薪標準提高到12美元,并認為“這是對工人和企業(yè)主都有益的一個分界點”。12美元觀點得到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的贊同,但卻持續(xù)遭到來自其黨內同僚桑德斯的攻擊——立場更激進的桑德斯堅決主張一步到位將最低時薪提高到15美元。
特朗普多次強調要“廢除奧巴馬醫(yī)?!保暦Q“除非個人愿意,無人可強制公民購買醫(yī)療保險”。2010年通過的奧巴馬醫(yī)改法案規(guī)定,大中企業(yè)必須為員工購買保險、擴大現(xiàn)有的政府醫(yī)保項目等,“不上保”會遭到政府罰款。這項法案爭議巨大,共和黨一直要求將其廢除。特朗普表示,他的方案將不具強制性,但將通過減稅的方式來鼓勵企業(yè)主和個人積極投保。
被外界形容為“奧巴馬第三任期”的希拉里競選團隊一直以“繼承奧巴馬政治遺產”為賣點,而“奧巴馬醫(yī)?!憋@而易見是其中重要一環(huán)。她強調要在現(xiàn)有基礎上加以完善,降低個人和企業(yè)的負擔,且應當要把墮胎納入到醫(yī)保范圍內——這和特朗普早前“墮胎的女人應該要遭受懲罰”的言論形成對比。
目前仍然滯留在美國境內的非法移民超過1000萬,這些人的命運掌握在希拉里或是特朗普的手上。
特朗普在移民問題上表態(tài)強硬,“抓捕并驅逐”是他的首要措施。這些被驅逐的非法移民在被“確認不會對美國造成任何損害”的情況下可以重新申請簽證進入美國。針對美國移民的主要來源地墨西哥及其以南的美洲地區(qū),特朗普的“南方長城”計劃仍然還列在其官方網(wǎng)站中,特朗普還表示這筆造墻的錢要“墨西哥人來出”。此外,特朗普還計劃取消在美國出生自動獲得國籍的“出生公民權”,這意味著龐大的赴美生子大軍可能受阻。
希拉里則指出“移民是美國經濟得以增長的動力”,因此計劃草擬一項讓非法移民能夠通過各種方式(工作、家庭團聚等)合法入籍的法案。尤其對于那些因為沒有綠卡而要被驅逐出境、被迫和在美國的家人分離的兒童,希拉里主張給他們特赦。
作為兩極世界崩塌后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多年來在世界各地維持有可觀的軍事力量并試圖以此維持其影響力。但“攪局者”特朗普顯然認為,這種情況是時候改變了。
與共和黨主流派系希望美國積極發(fā)揮“世界警察”作用的觀點不同,特朗普認為北約應該要解散,而受美國保護的盟國也應該交“保護費”來承擔美國的海外軍事開支,不然的話美國就應該撤軍。“日本、韓國和沙特自行負責本國安全,日韓可以擁有核武器?!?/p>
曾為出兵伊拉克投下贊成票的希拉里在外交政策上一直是著名的“鷹派”之一,在這一觀點上她和共和黨人觀點相近。她認為美國應該積極發(fā)揮在全球的影響力,繼續(xù)當好“世界警察”,加強和現(xiàn)有盟友的合作關系。在中東議題上,希拉里和主流共和黨人一樣是以色列的堅定支持者,這和奧巴馬任期內對以色列“愛理不理”的政策有很大的不同。
自參選的第一天起,特朗普就被其初選競爭對手質疑為“不是共和黨人”——不僅因為其朝秦暮楚的黨派注冊記錄,還因為在很多社會觀點上他一點也“不保守”。
希拉里一直支持聯(lián)邦層面將最低時薪標準提高到12美元,并認為“這是對工人和企業(yè)主都有益的一個分界點”
比如早在1999年特朗普就對媒體表示“公開身份的同性戀士兵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而那時候的希拉里反而還在這種問題上為比爾·克林頓的反同性戀政策站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特朗普竟然比希拉里更早接受“同志”社區(qū)。
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北卡羅來納州“廁所法案”又讓特朗普博得了LGBT群體的更多好感,因為他公開表示“跨性別者應該有按照自身認知選擇廁所”的自由,這讓很多虔誠宗教派的保守共和黨人大為光火。
早年的希拉里在社會議題上趨于中立甚至偏保守,但隨著美國社會近幾年民意的快速轉變,她已經成為在LGBT、墮胎和女權議題上的激進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