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悅?cè)?/p>
摘 要: 古建筑保護是全世界共同的課題。本文將簡要概括一下國內(nèi)外古建筑保護現(xiàn)狀,總結(jié)國內(nèi)外古建筑保護差異,希望借鑒國外保護經(jīng)驗,對目前我國古建筑保護問題提出切合國情的建議。
關(guān)鍵詞:古建筑 國內(nèi)外古建筑保護現(xiàn)狀和差異 我國古建筑保護
中圖分類號:TU-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392-01
古建筑是凝固的歷史,是人類文明的傳承。只要時代變遷,那么古建筑保護就永遠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課題。古建筑保護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發(fā)展軌跡和保護現(xiàn)狀,這些是由每個國家不同的國情所決定的,但是古建筑保護也是一個全球性的話題,各國的古建筑保護也一樣有其共性。
國外古建筑保護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古建筑保護的意識起源是18世紀西歐興起的浪漫主義思潮,其崇拜歷史的主旨使得較早的古建筑保護觀念誕生。這種保護觀念于19世紀得到了西歐國家的重視,古建筑保護才逐漸走向正軌。西歐國家是較早的對古建筑進行立法保護的國家。
雖然古建筑保護是個國際性的問題,在保護古建筑方面,不同國家還是有著有著不同的方法系統(tǒng)和側(cè)重點。英國從1882 年頒布了英國的第一個《古代文物保護法》開始就不斷地通過制定法律法規(guī)來保護古建筑的保護,通過的法律有《古跡保護法》、《古跡保護法修正案》、《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等,以確保古建筑的保護工作,也可以說英國的古建筑保護更多的是借用政府和法律的力量。
而法國雖然也制定了《歷史性建筑法案》、《歷史古跡法》和《遺址法》等法案,但其60%的資金是由古建筑的擁有者自行籌集,法國的古建筑保護除了有政府的法規(guī)護航,還有民眾的大力參與。
意大利不僅通過動用憲法來最大限度地約束,同時擁有著各式各樣的古建筑保護組織,進行嚴密的交錯式保護。意大利鼓勵國家、團體、個人多方面參與,是古建筑保護最嚴密的國家之一。[1]
除了西歐國家,美國在二戰(zhàn)后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古建筑保護運動。美國建筑遺產(chǎn)保護更多的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運動,其動力更多來自社會基層。美國的非政府組織對古建筑的保護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民眾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2]
日本在古建筑保護方面是遵循著“保持文化遺產(chǎn)、藝術(shù)品的原貌”的原則, 即在尊重古建筑原有狀態(tài)和風格的前提下,對古建筑進行修復保護和研究。這與中國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中“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是一致的。但就修復保護的過程和技術(shù)處理而言,日本要更加細致嚴謹,同是也對周圍環(huán)境更加重視,這種嚴謹?shù)膽B(tài)度、人本的理念值得我們?nèi)W習。[3]
與中國一衣帶水關(guān)系匪淺的除了日本,還有韓國,韓國的古建筑保護也十分具有其國家特色。它在古建筑遺址原地對古建筑進行復原,把它看做電視劇拍攝場地,同時又是歷史或是民族文化的旅游景點。因是在具有歷史意義的原址復健,其參觀價值和保存價值都大于中國不少地方建的影視基地[4]。以拍攝和旅游支撐起古跡復原,是一個雙贏的結(jié)局,這種方法偶爾也是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
我國古建筑保護目前所遵循的原則是2002年制定的《中國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的十六字方針“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這十六字原則充分說明了我國古建筑保護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和做法,除了《文物保護法》之外,政府還通過了一系列以《文物保護法》為中心的法律法規(guī),為古建筑保護提供法律基礎(chǔ),同時還確立了歷史文化名城對城市歷史文明進行保護。除此之外,我國也存在著非政府的古建筑保護組織,近些年來,我國的古建筑保護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但是我國的古建筑保護仍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為了詳細了解我國古建筑保護的現(xiàn)狀,筆者曾調(diào)查了安徽西遞村,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在西遞,會有民眾偷拿偷賣文物,為了眼前的小利而放棄長遠利益,主要還是民眾的思想跟不上,缺乏文物保護意思,這樣就對古建筑形成了進行蠶食性破壞;還有一些古建筑出現(xiàn)了損壞的情況,但政府卻不作為或是無法作為,因為知識的缺乏,使得古建筑的修復也成為問題的所在。
除了筆者調(diào)查的西遞存在的問題之外,還有些地方行政官員急功近利、盲目崇外攀比而不顧及地方實際情況會形成破壞性建設(shè);而有的地方民眾和政府又對文物過分重視,把古建筑等文物當成是搖錢樹,從而構(gòu)成了掠奪性開發(fā)。
從以上可以看出,古建筑保護存在的問題是由民眾、政府、企業(yè)和學者等多方面的缺失構(gòu)成的。因此筆者認為,古建筑的保護應(yīng)以政府為主導,國家要加大保護資金的投入,建議省、市設(shè)立古建筑保護基金,作為政府的引導資金投入,以確保古建筑保護工作有效進行。同是要提高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學者們也應(yīng)該多多就文物保護問題向政府提出建議,而政府也要多分析采納意見。形成從上到下的,由政府到民眾的文物保護體系,才能真正的有效的保護古建筑,保護文物。
參考文獻
[1]《借鑒國外經(jīng)驗研究探討我國古建筑保護及維護》翟小昀 青島理工大學 碩士學位論
[2]《美國古建筑墻體保護與修復技術(shù)的解析》 李元虎 山西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
[3]《試析日本古建筑的保護理念》 李光明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護研究院
[4]《韓國是怎樣保護世界遺產(chǎn)——探訪首爾古建筑》 張奮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