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公投強烈震動了西方秩序,平穩(wěn)落實公投結果面臨一系列挑戰(zhàn)。英國已有超過300萬人要求重新公投,試圖營造留歐的反向運動,逆轉英國的方向。德法意等歐盟核心六國外長則敦促英國不要拖沓,立即啟動脫歐程序,這是一種強硬的反制姿態(tài)。英國已經迷失,歐盟也進退失據,世界格局在微微顫抖。
世界主流輿論基本將英國公投結果定性為反全球化、反精英的民粹主義失控。一些歐洲國家的右翼政黨也提出脫歐公投主張,而全球的民粹主義力量也都受到鼓舞,精英主導的體系則會變得更加警惕。
特朗普從美國高調祝賀英國脫歐派的勝利,這加深了很多人關于特朗普與英國脫歐派有可能是“一丘之貉”的印象。美英政治未必能對應得那么準,但英國脫歐派的勝利將會增加美國大選的政治賭注。如果特朗普勝出,大西洋兩岸的變故或許會相互強化,那樣的話世界就“真變了”。
本輪世界金融危機以來,各主要國家的發(fā)展好勢頭遭到不同程度洗劫,深層問題和困難在全球浮現出來。然而歐盟看來最脆弱,英國率先“出事”了。美國也冒出一個特朗普,原有路線受到根本質疑。究其原因,大概是西方在過去幾十年里太順利了,不再習慣競爭和承壓,遇到困難就牢騷滿腹,希望出現奇跡和救星。
全球化是無法阻擋的趨勢,西方仍處在世界秩序的頂峰,只是它們面臨的競爭格局復雜化了。新興國家有了一些力量,新的財富中心和力量中心稀釋了西方的絕對優(yōu)勢。這個大趨勢恐怕很難反轉。
世界出現了新的競爭形勢,力量越大的國家會感受到越多的壓力和不確定性。而基層民眾的生活與國家競爭態(tài)勢是一種很難說清的微妙關系,與此同時,民眾的情緒和態(tài)度又從根本上決定著國家的競爭能力和態(tài)勢。保持國家的團結和穩(wěn)定看來是一個全球性的重大課題。英國雖然以民主的方式做了脫歐的抉擇,能夠讓這個顛覆性過程如此平穩(wěn),蠻讓人稱奇。但它帶來的沖擊將同樣巨大。脫歐不太可能是英國國家難題的結束,而很可能是一個痛苦不堪過程的開始。其內部連鎖性分裂或難避免,歐盟從此對倫敦將形成根深蒂固的不信任,這些已成為不少人的預見。
其實英國脫歐派戰(zhàn)勝留歐派,最直接的觸發(fā)是歐洲難民潮。在一個大的戰(zhàn)略困難期里,這樣的具體誘因總會層出不窮。
英國的事情告訴我們,在這個時代里,一個國家具有對蕭條、缺少亮點的承受力至關重要。在歷史的長河中,走得快,走得精彩固然令人羨慕,但走得穩(wěn)或許更是塑造國家大命運的決定性因素。
蘇東危機、中東危機在過去二十幾年里斷續(xù)上演,今后一段時間是否會有擴展性的“歐洲危機”呢?真是不好說。前兩場大危機都產生了全球性影響,英國脫歐的影響會擴散多遠,提出這個問題顯然不是幼稚的。
山不轉水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的這些老話正在驗證世界更加寬闊的變化,也在給我們更新更多的啟示。穩(wěn)健應當成為中國21世紀的第一關鍵詞。中國的問題是解決不完的,解決問題不僅是中國前進的內在含義,也是它實現穩(wěn)定的方式。中國做得到底怎么樣,不僅中國的實踐可以自證,還有一個更大的體系提供驗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