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梅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這樣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最好方法,一旦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缎抡n標》強調教師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滿堂灌”轉變?yōu)檎n堂引導者,以學生為主體,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課堂氣氛,只有民主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才會以愉快心情投入到學習中,開動思維、大膽想象。那么,如何營造輕松的語文課堂氛圍呢?我有如下幾點心得:
嘗試讓學生動手操作調節(jié)課堂氣氛,因為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fā)展的起點,能激發(fā)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如《石榴》雖然篇幅短小,但結構清晰,是學生學習狀物作文的很好范文,尤其描寫的表達方式很值得模仿和借鑒。所以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把“描寫”作為本課教學重點。這當然沒有問題,但事實情況是學生寫作最大、最普遍的毛病就是言之無物、內容空洞,顯然與生活經歷單調、不善于觀察有關。因此,教學時,無論老師如何講解關鍵詞,怎樣反復地讀、展示多少圖片,都只是紙上談兵,激發(fā)不了學生的興趣。此時如果有一個又紅又大的石榴出現在他們面前,讓他們上臺來動手剝開,仔細看一看,親口嘗一嘗,課堂氛圍自然而然被調動起來,在學生身心高度投入的狀態(tài)下,再回到文本,反復品讀體會,加上老師稍加點撥,文章的寫作技巧、用詞精當自然牢牢印刻在學生心中。學生對這樣的文章產生興趣,當然知道該如何下筆,還怕寫不出內容?
做到微笑授課。充滿微笑地教授每一節(jié)課,看似再簡單不過的事,卻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反觀現在的課堂,有些教師授課時總是力圖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嚴形象,以嚴厲的面孔對待學生,這樣也許可以“鎮(zhèn)壓”學生,但同時會在無形中扼殺學生對你的親近和好感。試問,這樣的老師能與班級學生打成一片嗎?學生還愿意和這樣的老師交流問題嗎?所以,教師如果要使學生自覺、自動、自愿地追求知識,首先自己要心懷愉悅、精神飽滿,用愉悅的情緒感染學生。微笑是面部肌肉的微笑運動,它是廉價的,也是無價的。面對學生的調皮,老師的微笑是一種提醒;當學生考試失利,老師的微笑是一種鼓勵;當學生因害怕撒了一個小謊,老師的微笑是一種勸誡;當學生成績有所進步,老師的微笑是對他們最好的贊許……有了微笑這一“添加劑”,學生在學習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課堂氣氛自然活躍,舒暢的心情自然能增強學習效果??梢哉f,微笑出創(chuàng)造力,微笑出學習興趣,微笑出進步的學生,微笑出有特點的學生。微笑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fā)了創(chuàng)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的提高和能力養(yǎng)成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現代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手段。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徹底改變過去單調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同時,多媒體技術課堂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學《霧凇》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實感受吉林霧凇的美景,我從網絡中尋找一些霧凇的圖片,再配上適合的背影音樂,制作成幻燈片,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到霧凇的美。再者,由于長期以來形成了灌輸式教育思想,學生在課堂中基本是認認真真地聽教師講課,整節(jié)課下來,課堂成了“一言堂”,學生基本不說話,靜如一潭死水,年級越高表現越為明顯。這樣的課堂缺少師生互動,氣氛沉悶,學生和教師處于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意識改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zhàn)意味的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除此之外,學生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對問題有了探究欲望,這種欲望促使他們自覺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樣思考與發(fā)言能大大活躍課堂氣氛,碰撞出靈感的火花,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中自發(fā)地習得知識。
總之,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在老師的有意努力下,通過每一節(jié)課的語言、表情、行動暗示。教師給學生營造寬松和諧、平等自由的集體氣氛,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可以輕松愉快地學習,更大限度地挖掘潛能,和諧發(fā)展。當然,如果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能有意識、有目的地將德育內容融于教育教學全過程中,那么就會達到知識、能力和德育目標統(tǒng)一實現的最佳效果,使學生形成強烈的學習責任感,真正變成樂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