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學者網站6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新一代城市移民中國過去30年經濟飛速增長,城鎮(zhèn)化也快速進行。目前,估計有超過2億農民工在大城市工作,但大多數移民是暫時性的。他們的計劃是在那里打拼一二十年,然后回家鄉(xiāng)養(yǎng)老。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中國的戶籍制度。
這種模式隨著中國新一代農民工步入成年而可能發(fā)生巨大改變。中國城市移民中估計有1900萬人年齡在18歲以下,占中國同年齡段人口的6%。這些人要么出生在他們父母打工的城市,要么年齡很小時便隨父母來到城市。因此,他們對家鄉(xiāng)知之甚少,其中很多人認為城市就是他們的家,比父母更希望在城里永久定居。
然而,即使他們出生在城市,他們的戶籍身份也與父母無異。這意味著,這些孩子長大后會發(fā)現(xiàn)很難在城市立足。他們當中多數都是沒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工子弟,因此缺乏與土生土長的城里人公平競爭的條件。很多人別無選擇,只能從事與父母同樣的工作,因此可能永遠無法獲得將戶口遷到城市的條件和資本。
長期以來,戶籍制度一直在拖慢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并通過高生活成本抑制農民工消費。隨著新一代農民工成長起來,該制度或開始影響社會穩(wěn)定。中國政府意識到將農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的必要性,并已經制訂計劃,2020年之前給1億農民工城市戶籍。為讓農民工完全融入城市社會,還需要解決城市市民與農民工在很多方面存在的“隔離”現(xiàn)象。戶籍對高考的限制也是需要改革的方面。
變革不會一蹴而就。農民工融入城市會面臨不愿失去部分特權的城市市民的抵制,很多地方政府亦缺乏改變福利結構的金融資源。中央政府已經顯示出行動的意愿,但要做的還有很多?!ㄗ髡弑说?middot;法拉爾,傳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