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珊
【摘 要】從幼兒的教學特點入手,就專業(yè)性培養(yǎng)模式和普及性培養(yǎng)模式兩方面,淺談針對這兩種模式如何進行幼兒舞蹈教學。 【關鍵詞】幼兒;模式;舞蹈教學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147-01喜歡歌舞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用舞蹈不僅可以對自己、對別人說什么是美、什么是樂,還能在舞蹈中找到一種傳達感情的最生動、最直接的方式。有些兒童學習舞蹈單單只是一種興趣上的培養(yǎng),但有些兒童卻是從小立志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舞蹈演員。作為舞蹈教員,我們就當分清培養(yǎng)對象、找準培養(yǎng)模式,進行合理的舞蹈教學。一、幼兒舞蹈教學的特點舞蹈是幼兒最理想的美育教學形式,是通過兒童對美的感受、鑒別、欣賞和創(chuàng)造,以培養(yǎng)情趣為特征,以生動的形象為手段,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的價值觀、世界觀,促進兒童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全面發(fā)展的藝術形式。兒童幼小天真,喜歡模仿,但思維、判斷、邏輯方面還不成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對所教內容進行盡可能的詳盡講解,同時還要認真在兒童面前“表演”一番,將這一動作深刻地留在孩子們的腦海中,以引起他們學習舞蹈的強烈欲望,及學好舞蹈的堅定信心。由于兒童知識面較窄,接觸到的東西不豐富,因此如何在幼兒舞蹈教學中使兒童較快地理解、掌握講授的內容,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幼兒舞蹈教師的啟發(fā)式教學。只有通過形象化的東西來啟發(fā)幼兒的思維能力,才能讓兒童真正從簡單模仿過渡到徹底理解和掌握。在舞蹈教學中,要將孩子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愛美、愛善良、純真無暇的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二、幼兒舞蹈的培養(yǎng)模式(一)專業(yè)性的培養(yǎng)模式。專業(yè)性培養(yǎng),是指舞蹈教師通過專門的舞蹈教材,制定完整、規(guī)范化的教學大綱,進行系統(tǒng)性、科學性的訓練,使學員達到作為舞蹈演員應具備的各項基本專業(yè)素能,為他們在以后的舞蹈學習中打下正規(guī)、扎實的基礎。由于舞蹈是以人的肢體為物質載體的藝術形式,它要求舞者有著良好的體型和必要的舞蹈條件,因此學員們勢必要堅持練功,通過對幼兒身體各部位肌肉的能力,有關跳、轉、翻等各種技巧的訓練,循序漸進地達到學員舞蹈專業(yè)化培養(yǎng)目標。(二)普及性的培養(yǎng)模式。普及性的培養(yǎng)模式涉及的群體和教學方面比專業(yè)性的培養(yǎng)要廣泛些,幼兒舞蹈教員通過舞蹈教學課程使幼兒掌握寬、廣、多的舞蹈語匯,加強幼兒的表現力和協調性,將舞蹈教育滲透在普通教育中。普及性培養(yǎng)和專業(yè)性培養(yǎng)有著根本的區(qū)別,主要體現在學習目的上。對于普及性培養(yǎng)的幼兒而言,他們只是對舞蹈有著一定的興趣,那么學習舞蹈有何好處呢?對于身體來說,可以強身健體,糾正不良的體態(tài),調整身體的肌肉,加強動作的準確性、審美性。對于身心來說,舞蹈作為理想的一種美育教學形式,能夠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讓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讓幼兒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尋找、發(fā)現自我,更好地表現自我,更好地學會美、發(fā)現美、表現美。三、針對以上兩種模式淺談教師應當如何進行培養(yǎng)(一)專業(yè)性培養(yǎng)模式的教學方法。幼小的學生在入學前對舞蹈接觸情況不同,教師必須因材施教,從嚴要求。此外,學生的身體條件同樣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盡快縮短學員身體素質和專業(yè)需要之間的距離成為了教師首要解決的問題。專業(yè)教學關鍵是基本功的訓練,專業(yè)教師在進行基本訓練中會運用各種方法使學員身體的關鍵部位盡快地具有“直、繃、軟、開”的條件,以達到其身體素質各方面所需要的功能。1.充分利用與掌握直、繃、軟、開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制約關系,是增強身體素質的先決條件;2.加強身體各部位的“外開”與柔韌性的訓練是掌握重心與能力的重要條件;3.加強多種素質的輔助訓練,是獲得專業(yè)上的高度靈活性、協調性的重要保證;4.彈跳力的訓練成為基訓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基本功。同時,在訓練量的適度上應有一個由深而淺、由易到難、由慢到快的過程。再則,因為是專業(yè)的培養(yǎng),那么在教學力度和強度上將遠遠大于普及性培養(yǎng)方式。除了在課堂上的教學外,還應當讓學生進行早、晚功的訓練。只有通過大量長時間的正規(guī)訓練,才能使學員在舞蹈專業(yè)上有所提高,具備一名舞者所必備的各項基礎和能力。(二)普及性培養(yǎng)模式的教學方法。普及性的培養(yǎng)主要在于廣泛性和娛樂性,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通過對舞蹈的學習,使四肢解放出來。例如在傳授幼兒蒙古族舞中的“揚鞭勒馬”這一動作時,首先得把動作的名稱告訴孩子,讓他們明確這一動作是“揚鞭”“勒馬”兩個動作的組成,然后老師再將動作完整地示范一下,讓孩子們在完整的動作中找出“馬”和“鞭”的部分。由于這兩個動作都十分形象,所以接下去就傳授動作。因為動作都是如此的形象化,所以學生也能很清楚地明白,動作與要領便一下子形象性地接受了。在教學過程中不單單只是動作的模仿與學習,還可以穿插些游戲來調動課堂氣氛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結語無論是專業(yè)性的培養(yǎng)還是普及性的培養(yǎng),都是幼兒舞蹈教育中崇高而有意義的事業(yè)。它不僅僅關系著千千萬萬兒童的茁壯成長,也直接影響著舞蹈教育事業(yè)中最基層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