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雅穎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改革教學模式,使得教學方式和方法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吸引力,充分發(fā)揮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和改革面臨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7-0069-02
作為國際上所通行和普遍推崇的教學方式,參與式教學強調學習者主動參與,并且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與老師和其他學習者通過對話、交流進行互動,在學習的體驗中增長知識和形成個人體驗,提升學習者和教學者的自信心,推動教學的良性發(fā)展,提升學習者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我國許多教育學家關于教學的闡述都滲透和融合了主體參與的思想。作為一種“已然”的教學思想,參與式教學首先是一種自我主導型的教學,是學校在對原有的“知識本位”的課堂教學范式進行改革的基礎上所誕生的產(chǎn)物,體現(xiàn)了未來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也符合我國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目標?!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戰(zhàn)略目標和改革任務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要注重學思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要求都與參與式教學的基本理念不謀而合。[1]此外,《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也指出,要改革教學方式和方法,使教學貼近學生實際、遵循學生學習特點、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都為參與式教學的提出和實施奠定了理論依據(jù)。[2]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參與式教學的必要性
作為一門融合思想性和教育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僅僅只依靠教師的講授和知識的講解,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實踐中,探討和研究如何提升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因此,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施參與式教學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1.參與式教學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規(guī)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主客體之間動態(tài)發(fā)展的一個矛盾規(guī)律,即一定的社會發(fā)展需求同客體實際水平之間的矛盾。同時,又要考慮客體的現(xiàn)有水平,從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客體施加影響,使其按照主體的要求和方向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遵循和依據(jù)這一教育教學規(guī)律。而參與式教學的目的和內涵就是創(chuàng)設和提供一個平等的平臺,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以一種師生平等的方式開展學習和合作,從而形成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輔助、以活動為形式”的新型教育理念。從過去教師的“主動灌輸知識”轉化為“合理的引導”,更加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個體性差異以及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個人經(jīng)驗、體會以及成長值。在摒棄過去唯結果論的同時更加注重對過程的體驗和習慣的養(yǎng)成,在交流、學習和合作中促進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理解、在理解中升華,才能將其內化成固有信念,從而達到和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2.參與式教學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思想政治課是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只有把握大學生思想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深入持久,才能夠深入學生內心,內化成自身的信念。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不論是社會經(jīng)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yè)以及分配方式等都受到來自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梢哉f,利益關系復雜化和經(jīng)濟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對我國各個方面都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也對當代大學生產(chǎn)生了一些不良影響。要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抵抗不良思潮所產(chǎn)生的負面沖擊,消除不良影響,靠過去在課堂上“滿堂灌”的方式來解決“90后”的思想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那樣:“當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沒有興趣時,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低下,即使外界給他提供了非常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條件,也很難通過強迫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塞進學生的頭腦,無法達到好的學習效果。[3]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就必須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融教學的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讓學生更加獨立地思考問題和開展思想交流,形成師生互動的良性模式。參與式教學以其獨特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給予學生足夠的參與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互動中平等地表達思想和訴求,在互相協(xié)作中交流思想、傳遞感情。同時,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也給予了“90后”以足夠的尊重,讓他們在尊重、平等合作的參與式教學過程中展現(xiàn)自我,最大程度地挖掘了學生的內在潛力,讓他在學習中了解自己,展現(xiàn)自己,提升自己,最終達到自我升華的目的。
3.參與式教學是未來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改革的趨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2010-2020年)》中強調: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fā)展整體戰(zhàn)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wǎng)絡,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xiàn)代化。[4]信息化教學的盛行也為參與式教學的實施奠定了基礎。微課、慕課實現(xiàn)了在線化學習,也使得課堂的時間能夠更多地用于學生和老師的溝通和交流。伴隨著教學的信息化和技術化,學生通過課前觀看視頻已經(jīng)對知識點和重點有了基本的了解,大量的課堂時間被節(jié)省下來,使得參與式教學成為可能。同時,按照《綱要》的思想,在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的前提下,參與式教學的內涵思想更多地體現(xiàn)為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主地學習,自覺地學習,從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受動方轉化為知識主動汲取者。此外,參與式教學還解決了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單一、僵化等弊端,將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引入到思想政治課中,讓思想政治課變得生動、活潑、有趣,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大大地提升了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參與式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中的具體運用
1.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教學設置模式。首先,在課程教材的選擇上,除了指定的教材外,案例選編和習題集可以由學生來自主決定。教師只負責提供相應的教材選擇目錄,并且對教材做出相應說明,最后的決定權在于學生。其次,在學期開始時向學生公布整個學期的教學內容和學期安排,和學生進行協(xié)商,在協(xié)商的基礎上最后確定教學內容的設定以及學期末的考核形式和參加的項目。除了筆試之外,他們還可以選擇撰寫專題報告、口試、做項目、討論等方式進行考核。再次,教師的選擇上,學生自由決定愿意上哪一位教師的課程,接受誰的指導,而不是拘泥于班級的限制。他們甚至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隨時決定是否要繼續(xù)上這位老師的課程??梢坏┩顺鲈摻處熣n堂,這門課程將不再計分,而是在學生重新選修該門課程并完成學習后才給予其該課程相應的分數(shù)。最后,在學習上,學生還享有相應的重點決定權。在不違背該課程學習和考試制度的前提下,學生可以提出和發(fā)表相應的意見,并自行決定學習的重點。
2.平等參與、共同合作的課堂組織形式。尊重學生,體現(xiàn)師生平等,合作共進等理念使得參與式教學模式明顯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參與式教學的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不再是信息的提供者和最后的決斷者,而是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到課堂中,成為學生學習的協(xié)助者、引導者、組織者和督促者。教師和學生在學習中進行互動,交流思想、溝通情感,和學生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或者錯誤要平心靜氣,在充分理解和溝通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尊重個體的獨立性和差異性,使學生成為一個積極獨立思考的主體并形成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人格。
3.尊重多元、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尊重多元化的思想,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采取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習興趣和效果。在教學的模式上,除了既定的課堂教學,還可以根據(jù)需要采取講座課、討論課以及習題課等形式,自由地在花園、操場、食堂和咖啡廳進行。討論課可以讓學生們自由發(fā)言,不拘一格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在形式上,除了開展辯論賽、小組討論等活動,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把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充分運用和展現(xiàn)到課堂表演上。講座課由于理論較強,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乏味感,因此如何融入一些最新和有趣的案例提升講座本身的吸引力顯得尤為重要。此外,精美簡潔的PPT也會讓講座更加具有吸引力。此外,還可以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將學校的教學過程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
4.重視過程、強調變化的考核評價方式。在考核方式上,實現(xiàn)重視結果到重視過程的轉變。除了引導學生多參與實踐外,還要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表現(xiàn)綜合評定。例如:學生在實踐中所體現(xiàn)的人文素質的增長,學生在實踐中所體現(xiàn)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學生的綜合測評素質以及學生對于實踐的感悟和心得體會都應當被認定作為考核評定的標準。在評定方法上,結合平時表現(xiàn)和期末考試進行評定。除了筆試外,還可以增加口試、專題討論、課程項目等考核方式??己说膬热葑⒅貞妙悺嵺`類題目的設置,引導學生告別“背誦得高分”的學習應考思想,注重知識的應用與實踐。在考核目標上,除了要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把握程度外,更要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對于課堂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讓學生在做中學,不斷地在實踐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對實踐結果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總結經(jīng)驗,為下一次進行實踐提供良好的理論借鑒。
參考文獻:
[1]孫忠良,王飛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4,(12).
[2]張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協(xié)同系統(tǒng)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
[3]朱宗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參與式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7).
[4]孫忠良,王飛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