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奚浦
?
傣家竹樓
文/奚浦
竹樓是我國典型的干欄式建筑,是西雙版納地區(qū)傣族傳統(tǒng)的民居。傳說,竹樓是傣族建筑始祖帕雅桑目蒂發(fā)明的。由于他對傣族住房的形式和功能整天冥思苦想,感動了天神,天神變成了一只鳳凰冒雨飛到了帕雅桑目蒂面前,展開雙翅,低頭藏尾,暗示住房要蓋成“人”字形的屋脊,有四個坡面,高腳木柱支撐著樓室。帕雅桑目蒂欣然仿建,于是在西雙版納誕生了這種鳳凰展翅式的干欄式傣家竹樓。
竹樓的特征是房屋由石柱、木柱或者竹柱支撐著,屋頂呈“人”字型(歇山式),屋脊長于屋檐,正檐兩端向上翹起,屋面用草排覆蓋,骨架一般用粗竹子搭成,竹編篾子做墻體,樓板用竹篾或者木板。建筑平面呈正方形,是上下兩層的高腳樓房。整個竹樓非常寬敞,空間較大,也少遮擋物,通風(fēng)條件極好。這種建筑適宜當(dāng)?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具有四大優(yōu)點:一是防潮濕;二是散熱通風(fēng);三是避蟲獸侵襲;四是避洪水沖擊。
傣家竹樓均獨立成院,并以整齊美觀的竹柵欄作為院墻。庭院以內(nèi)栽花種果,有芭蕉樹“搖扇”,翠竹舞枝,綠樹成蔭,繁花點綴,一幢竹樓如同一座園林。竹樓底層一般不住人,是飼養(yǎng)家禽的地方。傣家人生活起居都在上層,上層是整個竹樓的中心。上層室內(nèi)的布局很簡單,一般分為堂屋和臥室兩部分。堂屋比較開闊,在正中央鋪著竹席,是招待來客、商談事宜的地方。堂屋內(nèi)一般設(shè)有火塘,是燒飯做菜的地方,在火塘上架一個三角支架,用來放置鍋、壺等炊具。堂屋的外面設(shè)有陽臺和走廊,是傣家婦女做針線活的地方,走廊上放著傣家人最喜歡的打水工具——竹筒、水罐等物件。從堂屋向里走便是用竹圍子或者木板隔出來的臥室,臥室地上也鋪著竹席,這就是全家老少就寢的地方。堂屋和臥室里的家具非常簡單,凡桌、椅、床、箱、籠、筐,都是用竹子制作的。家里有被子和帳子,有的還有緬甸輸入的毛氈。傣家的陶制品倒是很普遍,水盂、水缸的形式和花紋都具有地方特色。
竹樓上的每一個部分都有不同的含義:竹樓的頂梁大柱被稱為“墜落之柱”,這是竹樓里最神圣的柱子,不能隨意倚靠和堆放東西。傣家認(rèn)為,頂梁大柱是保佑竹樓免于災(zāi)禍的象征,人們在修新樓時常常會拾來樹葉墊在柱子下面,據(jù)說這樣做會更加堅固。除了頂梁大柱外,竹樓里還有分別代表性別的柱子,竹樓內(nèi)中間較粗大的柱子是代表男性的,而側(cè)面的矮柱子則代表著女性;屋脊象征鳳凰尾,屋角象征鳳凰翅膀……居住在傣家竹樓里還有一個民俗風(fēng)情,即沿襲數(shù)千年的姑爺上門制度深深地烙在竹樓上,竹樓里的數(shù)根柱子中有一根叫“姑爺柱”,它是上門姑爺想父母時靠的柱子,當(dāng)姑爺靠在這根柱子上時,岳父母便明白姑爺有探家的意思,即允許其探親。
過去傣族人的等級、輩分制度是非常嚴(yán)格的,體現(xiàn)在竹樓的建造上也很明顯:晚輩的竹樓高度要低于長輩的竹樓,比如長輩居住的樓室的柱子不能低于6尺,樓室比樓底還要高出6尺;竹樓的木梯也有規(guī)定,長輩家的木梯一般要在9級以上,而晚輩家的木梯只能在7級以下。這些傳說,這些習(xí)俗,現(xiàn)在都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遠去,最可嘆的是,這些傣家竹樓正在被失去民族和區(qū)域特色的一幢幢洋樓、別墅所取代。
(作者:江蘇省張家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