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新
【摘要】 班主任是班級授課體制下的產(chǎn)物,班主任管理水平的高低決定著班集體建設的好壞。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可以使一個差班變好,一個不稱職的班主任,可以使一個好班變差。本文從班主任的創(chuàng)新管理出發(fā),分析初中班主任應該如何不斷提高班級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 班主任 班級管理 初中生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7-097-01
0
引言
我國教育部頒發(fā)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明確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钡拇_,基于班主任在教學管理中的特殊地位,成為一名有智慧的、敢于創(chuàng)新的班主任既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客觀要求,也是時代發(fā)展對班主任的期盼。
一、全面了解班集體及學生個體的情況
深入了解班集體以及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是班主任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也是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第一步。由于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他們希望人們的關注,另一方面又希望保留自己的隱私,因此班主任,尤其是初來乍到的班主任在對班級情況進行了解時應該運用一定的技巧,既要讓學生感到教師的關心,又要避免過度探究學生的個人隱私。而在管理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了解學生,例如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通過與任課教師的交流了解學生各科的學習成績、上課表現(xiàn)及學習態(tài)度;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了解學生對于一些問題的看法,從而了解班集體的思想動向等。
二、制定符合班級實際的奮斗目標
班級的奮斗目標是班集體奮斗的方向,班主任在制定班級奮斗目標時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通過班級征集等方式來確定班級的奮斗目標,合理的班級目標應該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長期目標就是在本學期或者本學年,班集體應該實現(xiàn)的目標,短期目標就是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內(nèi)班集體應該完成的任務,總體目標就是以班級整體作為評定單位而實現(xiàn)的目標,具體目標就是班集體在學習、紀律、衛(wèi)生、文體等具體方面應該達成的目標。這樣的目標設定既考慮了學生當前的情況,又考慮了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大目標的指引下,以小目標的實現(xiàn)為臺階不斷前進。
三、將尊重學生作為班級管理的指導思想
尊重是相互的,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才能夠從心里服從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從兩個層面做到尊重學生:其一,教師在日常的管理與教學過程中,在言語和行為上要對學生有起碼的尊重;其二,教師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同時對學生的學習、心理、行為習慣產(chǎn)生一種責任感與良好的期待,讓學生在“期望效應”的影響下,逐漸樹立對自己、對班級的責任感,進而與教師一起推動班級管理的進步。
四、用心溝通,為學生排憂解難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僅要注重對班級紀律的管理還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心理動向,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其心理困惑逐漸增多,因此,班主任應該用心與學生進行溝通,以實現(xiàn)及時地心理疏導。班主任心理疏導的主要方法是談心,而在談心過程中,班主任首先要對學生的家庭情況、學習情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心理困惑進行充分的了解,以便對癥下藥;其次,要放下教師的架子,用平等為師生的情感交流架起一座橋梁;最后,要以理服人,在把道理講透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考的習慣。
五、利用責任制提高學生自我管理意識
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而要想實現(xiàn)班級管理上的創(chuàng)新,就必須要挖掘班集體的力量,讓學生逐漸從控制管理向自我管理過渡。責任制是一種有效的班級管理體制,班主任在建立責任制時首先要選拔好班干部,利用班干部“從學生中來”的優(yōu)勢,實現(xiàn)班級管理“到學生中去”的目的;其次,班主任要利用班級競爭組建班委會,讓班級的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任務,以達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目標;最后,定期開展班會,對班委會的工作情況進行匯報總結(jié),以激勵學生樹立責任意識。
六、創(chuàng)新班會的形式
創(chuàng)新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積極利用班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傳統(tǒng)班會的形式主要是班主任主持,學生發(fā)言,這樣的班會模式嚴重抑制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革新班會模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參與其中,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謎題競猜的形式向同學介紹偉人生平,這樣既可以利用問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讓學生在反復琢磨謎底的同時加深對這些偉大人物生平事跡的了解。
七、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實踐活動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班級實踐活動是學生個體與班級集體實現(xiàn)自我管理和整體發(fā)展的重要載體,班主任組織開展富有教育意義,學生喜聞樂見的班級實踐活動,對于增強班集體凝聚力,發(fā)揮學生自我教育作用,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八、結(jié)論
總之,班主任是班級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是聯(lián)系各科教師、學生、家長的紐帶,是實施學校素質(zhì)教育工作計劃的有利推手,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橋梁,因此,班主任應該在充分了解班級集體和學生個體情況的基礎上,革新僵化的管理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體制,讓學生在和諧、自由的班集體中找到前進的方向。
[ 參 考 文 獻 ]
[1]劉鐵軍.論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方面的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70.
[2]曾祥文,魏華萍.新課改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09:29.
[3]陳栩,張建霞.初中班級管理模式現(xiàn)狀分析與反思[J].教學與管理,2015,15: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