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 琦?。ㄉ虾4髮W 200444)
?
《“天才”》中的規(guī)訓權力分析
介琦(上海大學200444)
摘要:尤金生活的時代,是商人的時代。尤金的藝術創(chuàng)作和對美的追求在權力之網(wǎng)中,受到密切監(jiān)控,在規(guī)訓中異化。尤金在藝術家與商人的身份中搖擺,分裂,最終放棄藝術追求,在消費主義大潮中隨波逐流。本文從道德、宗教和空間三方面追溯了致使尤金異化的規(guī)訓權力。藝術家和藝術創(chuàng)作如何在規(guī)訓中生存,給當下人以啟示。
關鍵詞:???;尤金;規(guī)訓;權利;反抗
《“天才”》(1915)是德萊賽(1871-1945)最具自傳性質的一部小說,是作者最為滿意的作品。作品描寫了來天才畫家尤金?威特拉出于對美和生活的熱愛,走上了藝術創(chuàng)作之路。然而他的藝術追求因與商業(yè)社會大眾口味格格不入而失敗,精神崩潰,轉而放棄藝術創(chuàng)作投身商業(yè),變身為商人。
米歇爾???拢?926-1984),法國哲學家,社會思想家。權利觀是??抡軐W思想的核心內容。受英國法理學家,功利主義哲學家邊沁(1748-1842)全景式監(jiān)獄結構的啟發(fā),福柯在《規(guī)訓與懲罰》中提出了“圓形監(jiān)獄”理論。即整個社會是一個巨大的權力結構交織而成的權利之網(wǎng)。每個人都受到權利監(jiān)控、規(guī)訓。
尤金生活的時代,是商人的時代。尤金的藝術創(chuàng)作和對美的追求在權力之網(wǎng)中,受到密切監(jiān)控,在規(guī)訓中異化。尤金在藝術家與商人的身份中搖擺,分裂,最終放棄藝術追求,在消費主義大潮中隨波逐流。本文從社會道德觀念、宗教和空間三方面追溯了致使尤金異化的規(guī)訓權力。藝術家和藝術創(chuàng)作如何在規(guī)訓中生存,給當下人以啟示。
福柯提出,知識和真理是權力的形式。在福柯看來,世間不存在標準的真理,不存在工整的歷史,不存在我們必須苛守的道德羅盤。道德觀念是特定時代的人們,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大部門人們所認同的觀念,形成的共識。權力以道德標準和真理的形式來監(jiān)視人們的行為。尤金受到道德觀念的規(guī)訓是兩方面的。
??碌摹兑?guī)訓與懲罰》中認為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懲罰體系出現(xiàn)了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集中在懲罰對象上。懲罰對象由一種制造無法忍受的感覺的技術轉變?yōu)闀簳r剝奪權利的經濟機制。即肉體隱退,靈魂登場,對肉體的懲罰轉換為了對靈魂的懲罰和禁錮。
《“天才”》中德萊賽用大量而又直接的文筆描述了尤金的“獵艷史”。尤金擁有藝術家的特質:敏感、脆弱,感情細膩,無法抗拒一切美好、新鮮的事物。麥卡利爾指出:尤金早期的感情是一種“強烈的對美的感情”。尤金對不同的女性的追逐,本質是對美的向往,是藝術家天性所致。
19世紀末20世紀初,個人擁有得體、忠誠的婚姻生活成為社會共識,也成為評判“道德”與否的重要標準?!靶浴北幌拗圃诤戏ǚ蚱揲g和其臥室內。這種大眾認同的“真理”對非法或不合理的思想、行為進行規(guī)勸和懲罰、驅逐。這些內化的“道德”“真理”監(jiān)視、窺探尤金的“越軌”行為和思想,并對尤金“不道德”的行為進行“鞭笞”。這是內化的道德觀對尤金的規(guī)訓。
門肯在《頌揚德萊賽》一文中說過,德萊賽在20歲之前就放棄了祖宗的宗教,但從來沒有完全擺脫過它。宗教以各種異想天開的形式在他身上表現(xiàn)出來。德萊賽筆下的尤金也深受宗教思想的影響?;浇虃鹘y(tǒng)為美國民眾提供者共同的社會價值和道德標準,并為美國的民族主義提供著牢固的精神支持。基督教傳統(tǒng)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由此而建立的道德標準時時約束著人們的行為。尤金的妻子“安琪拉”英文意為“天使”。她就像基督教天使的化身:美麗,虔誠,忠誠、傳統(tǒng)而富有美德。同時,她也如上帝的眼睛,審視尤金,“在他一次胡作非為后總是毫不猶豫的將他拉回來,是他所有女人中最大的敵人。她總是不離她十步,想著把他拉回來。他需要勇敢的時候,她膽怯;他需要刺激是,她愚蠢,他渴望放蕩冒險時,她扮演有美德的家庭婦女?!?/p>
??略凇动偘d與文明》中支出,現(xiàn)在社會管理機構是社會對個體實行規(guī)訓的機制,這在現(xiàn)代社會文明化、科學化運作的精神病院中體現(xiàn)地尤為隱秘。這種權力機制伴隨著規(guī)訓技術,使個體成為社會中的個體,他被社會接受與否就取決于他是否能夠順從的接受規(guī)訓權力的規(guī)訓。藝術作品是否為社會所接受取決于它是否接受社會觀念的規(guī)訓。尤金最初反映真實生活的作品并不暢銷,甚至難以維持生計。精神和藝術上的創(chuàng)作自由并無法為充斥這消費和物質的社會所接受,終被邊緣化。
除了對藝術追求的驅逐,物質和享樂主義沖擊、影響著尤金。美國社會崇尚物質享受的環(huán)境破事乃至幼稚他撇開藝術,選擇能給他帶來金錢和物質以及地位的職位,他先后在報紙編輯部、聯(lián)合雜志公司等單位工作過,年薪高達25,000美金。他在物質上的飛黃騰達使他忘記了藝術追求。
尤金作為藝術家,對美和藝術的追求受到自身內化的道德觀、社會和家庭環(huán)境中基督教觀念的的審視,控訴和拷問;尤金對樸素,自然生活和藝術的追求受到大城市中物質主義、消費主義的沖擊和排擠,最終在藝術家的靈魂抱負和種種規(guī)訓權力的沖擊下,尤金漸漸喪失了藝術家的身份,異化為商業(yè)社會中的藝術“天才”。面對相似社會環(huán)境,藝術家如何在商業(yè)社會中堅持自我,尋找出路,藝術如何生存,成為當下人值得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西奧多?德萊賽:《“天才:》主萬西海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2]西奧多?德萊賽:《談我自己》主萬西海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
[3]龍文佩,莊海驊:《德萊賽評論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
[4]米歇爾????《規(guī)訓與懲罰》劉北成,楊遠纓(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
[5]高宣揚:《??碌纳婷缹W》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6]趙福生:《??挛⒂^政治哲學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
[7]蔣道超:《德萊賽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8]蔣道超:“德萊賽《“天才”》中的哲學沉思。”《外語研究》5(2002):52-57.
毛信德:《德萊賽:1871-1945》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
介琦,上海大學英語語言文學2013級英語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