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笑雨
(華中師范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2)
?
中國當代鋼琴作品《皮黃》中的道家美學思想
黃笑雨
(華中師范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2)
摘 要:本文從“皮黃”的源流講起,以鋼琴與美學學科交叉的方式,分別從老子核心思想在《皮黃》中的體現(xiàn)、道家美學在《皮黃》中的應用以及其在該首作品中的辯證關系等方面,論述了中國當代鋼琴作品《皮黃》中所具有的道家美學思想,探究了鋼琴藝術與美學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鋼琴;《皮黃》;美學
所謂“皮黃”,是指戲曲藝術中西皮、二黃兩種腔調的合稱,也叫“羅羅腔”。
關于西皮腔的來源,資料中有如下記載:張九曾在《關于西皮腔的走向和發(fā)展》中寫道“最先在湖北的荊州、襄陽和湖南的常德澧州這一帶唱起來的?!睔W陽予倩《談二黃戲》中記載,西皮受吹腔和秦腔的影響,逐漸成了現(xiàn)在的樣式。由此可見,西皮腔來源于兩湖、陜西等地。
二黃腔的來源問題曾多次被爭論。從清代李調元、王夢生到歐陽予倩,他們都認為二黃腔來源于湖北地區(qū);而另一些學者,如于華蓮和齊如山,則認為二黃腔起源于安徽、陜西等地。
乾隆年間“徽漢合流”之后,西皮、二黃腔開始融合,形成清麗絢爛與低回委婉的交織。皮黃腔柔和了西皮腔的高亢、清麗、挺拔與二黃腔的纏綿悱惻、低囀輕吟,形成豐富的音樂風格和“并儷之美”。
老子美學思想向來被學術界認為是中國古典美學的發(fā)端,其理由是:老子提出的一系列,如“道”、“氣”、“象”、“有”、“無”、“虛”、“實”、“味”、“妙”、“虛靜”、“玄鑒”、“自然”等,有的本身就屬于美學范疇,有的在后來的歷史發(fā)展中從哲學范疇轉化為美學范疇。
(一)“道”在《皮黃》中的體現(xiàn)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和最高意義。老子在《老子》第四十二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庇纱丝梢?,“道”為天下母,在世界形成之前便已存在,不依賴于任何外力而保羅萬象,世間萬物皆從道生。
鋼琴曲《皮黃》從始至終都體現(xiàn)著這一哲思?!镀S》采用京劇板式,原板鋪陳,之后的多個板式都發(fā)端于原板,并在原板的基礎上變化發(fā)展,類似于西方鋼琴體裁中的變奏曲。在之前曲式結構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原板的主題動機為降E宮上的分解和弦跳奏,在之后的四個板式——二六、快三眼、垛板、尾聲的開頭均有變化出現(xiàn),分別進行了加速加花、織體加厚、低音區(qū)再現(xiàn)及和弦形式的收尾再現(xiàn)。這四個板式段落皆生發(fā)于原板的主題動機,從一個短小的主題動機發(fā)展為形式各樣、豐富多彩的篇章,共同構成《皮黃》這首完整的鋼琴作品。
(二)“氣”、“象”在《皮黃》中的應用
關于“氣”與“象”,老子的觀點是,“象”必須體現(xiàn)“氣”,也就是說“氣”的概念要大于“象”,或者說高于“象”。所謂“象”,是指事物的表象,即一切能夠觀察到的東西。老子的一個著名美學觀點認為“大象無形”,意思是世間最宏偉、壯麗、氣派之景往往已不拘泥于一個形式,而是進入到“無”的最大境界。因此,“象”存在的目的是體現(xiàn)“氣”,從表象體現(xiàn)出內在的精氣。
《皮黃》一曲在形式上借鑒京劇樣板結構,在內容上表現(xiàn)豐富多樣的思想內涵。
原板和二六分別用廣板和小快板表現(xiàn)作曲家幼年生活的場景。慢速、安詳?shù)脑逵脤庫o遙遠的音樂表現(xiàn)童年時期對世界的最初體驗,是一種遙想。二六歡快的十六分音符則顯示出作曲家幼時在云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輕快、熱鬧、美好的生活場景。
慢板月光灑在湖面部分,右手高聲部以交替出現(xiàn)的高音和高八度音展現(xiàn)出一幅月亮高照在遙遠天際的畫卷。左手聲部在中低音區(qū)的瀠洄與高聲部形成對比呼應,仿佛天與湖的相望。內聲部的留白與不時點綴交替進行,也印證了中國古典美學中“虛”與“實”的關系,虛實交錯,似天與湖水之間空氣與不時搖曳的花草蟲魚,在“無”和“有”中自由切換,這正是老子所說的“有無相生”,天下萬物生于“有”,而“有”生于“無”?!坝小笔且环N微小的存在,“無”是一種包羅萬象的妙境。
慢板后半段,模仿鐘聲。作曲家張朝曾談到過,此段的靈感來源于自己小時候在云南的生活場景。張朝回想幼時在山清水秀的夜色里,聽到遙遠的鐘聲,配合幽靜的場景,于是便寫出這樣一段旋律。四分音符的旋律模仿撞鐘,98小節(jié)以后快速撥奏的三十二分音符則是模仿了中國傳統(tǒng)撥弦樂器的音色,將幽森、靜謐卻流動的畫面渲染出來。
快板以兩個梆子式的強奏音程開場,快速果斷的音樂表達出堅毅、果敢、激昂的英雄氣質。
搖板和垛板在織體運用上非常有特點。搖板采用緊拉慢唱的方式,上聲部模仿了京劇中的拖腔,內聲部伴奏似不間斷地撥奏和拉弦。這樣的設置,使聽眾不僅置身于京劇的唱腔與伴奏的酣暢快感之中,同時更在潛移默化里突破音樂本身表象的局限,而進入到更高層次的審美體驗中,這在老子的美學思想里叫做“玄鑒”,即通過審美關照,達到領悟音樂精髓的最高目的。垛板的設置表現(xiàn)出憤慨的樂思,復合調性使音樂極富張力,表現(xiàn)對英雄人物命運的慨嘆。
老子思想作為中國美學思想的發(fā)端,對之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具有深遠的意義。張朝《皮黃》中多次運用“道”的美學思想,使該首鋼琴作品從有限的音律中解放出來,令這樣一首原本運用了西方樂器載體的樂曲被賦予更多中國傳統(tǒng)哲思與情趣。
(三)靜與動的辯證關系
在上一節(jié),我們提到過老子的美學主張,認為“道”是原始混沌,保羅萬物而存在,是審美的最高追求和最高表現(xiàn)。然而“道”并不是絕對的虛無,而是真實的存在,它包含“象”、“物”、“精”。其中的“精”就是“氣”。
“氣”在道家學說中指的是陰陽二氣,其中靜屬陰,動屬陽。世間萬物皆包含在八卦之中,唯有陰陽平衡,事物才得以和諧。八卦代表了中國早期哲學思想,除了進行占卜、風水觀測等,也在音樂體系中有所體現(xiàn)。
鋼琴曲《皮黃》因采用中國傳統(tǒng)京劇板式,因此也在運用傳統(tǒng)音樂風格特點的同時體現(xiàn)中國古典美學思想?!镀S》的布局遵從靜動結合,交替進行的特點,使聽眾的耳朵不易疲倦,在快慢交錯中體會不一樣的聽覺層次,從而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一開始慢速的導板和原板塑造出一幅恬靜、安然的邊境生活畫卷,同時也是京劇的開場。二六、流水、快三眼皆為歡快的快板樂段,與之前的音樂氣質形成鮮明對比,相當于京劇表演的正式進入,直至快三眼出現(xiàn)了一個階段性高潮,快速而加厚的織體襯托熱烈的情緒。之后是一段情景交融的慢板,接下來果敢的快板讓受眾再次提起精神。搖板、垛板將音樂持續(xù)推動,展現(xiàn)急促、憤慨的情緒,直到把全曲推向光輝的尾聲。
動、靜結合使該首鋼琴作品擁有了豐富的內涵和強大的生命力。《管子》在肯定老子“道”就是“氣”的基礎上,用“氣”對人的精神現(xiàn)象作出解釋?!豆茏印氛J為“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保ā秲葮I(yè)》)意思是,人的精氣由天地而生,一個人的精氣越足,他的才智也就越高。由此推及音樂創(chuàng)作——一首好的作品必須具備十足的“精氣”,即飽滿的內涵,以陰、陽(動、靜)的完美結合譜寫動人的旋律,帶給觀眾美好、暢快的聽覺感受。
[參考文獻]
[1] 楊明輝.皮黃腔源流研究綜述.大眾文藝,2010,16.
[2] 熊露霞.京劇皮黃音樂的審美特性.戲曲藝術,2014,04.
羅文奎(1965-),男,本科學歷,中學一級職稱,研究方向:中學數(shù)學教學。工作單位:四川閬中東風中學校。
羅葉歆(1990-),女,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幼兒教育。工作單位:四川閬中市二幼。
(西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作者簡介:梁寶忠(1971-),男,陜西寶雞人,東莞理工學院師范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作曲技術理論、音樂美學與哲學。 王麗娟(1979-),女,山西太原人,寶雞文理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西方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