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偉
摘 要: 高中體育教師應具有現代教學理念和較高的教學素養(yǎng)及豐富的教學經驗,有相當廣博的體育知識與健康理論知識和堅實體育技術技能,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組織工作能力。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在掌握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的基礎上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意識、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的毅力,而且要特別注意對本門課的新科技與新文化的滲透。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圖解觀察、練習因勢利導,啟發(fā)學生思維,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從追求生理改造到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從追求學會到會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 高中體育 思想觀念 教學質量
一、引言
體育是高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高中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體育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而且能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缎抡n程標準》定義了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的,課標中規(guī)定高中體育“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以增進高中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具有鮮明的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這一規(guī)定將新時期的高中體育定義得比傳統(tǒng)的教學更清晰,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進一步深化了高中體育課堂教學,重新確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轉變了注重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的舊有模式,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新時期下高中體育教師教學的改革研究,是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核心構成。在高中體育課程目標確定以后,體育教師需要認識高中體育教學過程,并以新的體育教學過程觀為指導,創(chuàng)建新的體育教學實踐模式,實現高中體育課程由理想向現實的轉化。筆者認為高中體育教師應具有現代教學理念和較高的教學素養(yǎng)及豐富的教學經驗,有相當廣博的體育知識與健康理論知識和堅實體育技術技能,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組織工作能力。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有透徹理解,能把握教學方向,能及時糾正在教學中出現的某些傾向性的缺點和錯誤。新時期的高中體育教師要朝氣蓬勃,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對新生事物要接受快、接受能力強,從而能夠適應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尤其是新體育課程環(huán)境下,高中體育教學的變化所提出的要求,更好地勝任工作崗位。
二、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思想觀念落后。
目前普通高中的體育教學,還是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教師和學生只重視以掌握運動技術技能為目的“教”而“練”,忽視以鍛煉身體為目的“學”與“煉”。只重視眼前體育短期效益,輕視終身效益;只對學生在校階段負責,不對學生長遠負責;片面強調增強學生體質,忽視學生體育意識和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學校教育實踐中,“學校體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長期以來得不到糾正。在高中階段面臨高考的挑戰(zhàn),而體育不在高考升學之列,一些學校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減少體育課,有的甚至不開體育課,體育在整個學校教學中處于較薄弱的地位,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質和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與情感。部分體育教師因循守舊對一些傳統(tǒng)觀念還不能突破,這顯然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2.教學方法、手段單一。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實現教育目標、傳授教學內容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許多學校體育教育在教法手段上有所改革,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教學方法仍為傳統(tǒng)式的傳藝式教學,學生缺乏自主性與獨立性,所學知識技能嚴重脫離體育社會實踐,致使學生畢業(yè)后社會適應性差。在教學手段更新上缺乏現代化教學技術的運用。
表現尤為突出的是對學生實施差異性教學問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性,是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要保證所有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就應充分考慮因材施教的問題。但目前的體育教學,對全體學生基本上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忽視學生個體的不同興趣、愛好和特長。
三、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師教學改革的對策
1.確立全面發(fā)展的教學質量觀。
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在掌握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的基礎上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意識、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的毅力,而且要特別注意對本門課的新科技、新文化的滲透。一定要使高中體育教師認識到,高中體育教學是基礎教育時期體育教育的最高階段,其教學目標的確定,既與基礎教育的其他階段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較大幅度提高,以適應將來的大學教育或走向社會就業(yè)工作的需要;在體育保健知識、技術和技能方面要學有所長,形成基本的體育能力,養(yǎng)成體育意識和習慣,為今后的終身體育打下必要基礎。只有克服全面均衡發(fā)展的思想,克服片面追求體質發(fā)展或運動技能提高的思想,才能切實提高高中階段體育教學實效。
2.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高中體育教師要善于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模式多樣化的改革。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種模式的綜合運用,有的取向于師生關系,有的取向于學生之間的關心,有的取向于教學內容,有的取向于教學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學習與學生心理發(fā)展。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圖解觀察、練習因勢利導,啟發(fā)學生思維,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從追求生理改造到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從追求學會到會學水平的提高。例如,要讓學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應懂得人體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和人體形態(tài)結構,從而使學生選擇跑步、彈跳最合理的姿勢和用力的科學方法。教師要為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在進行講解示范和輔導時,教師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要注意啟發(fā)學生思維,開發(fā)學生智力,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把所學知識變成感知。
四、結語
面對體育教育的改革,高中體育教師要正確領悟到這是新時期的嚴峻挑戰(zhàn),要有強烈的緊迫感,把這種挑戰(zhàn)視為發(fā)展自身的大好機遇,努力提高素質,用發(fā)展的觀點變革工作方式、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提高培養(yǎng)教育人才的質量,努力成為“復合型”體育教師,以此實現高中體育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翟麗偉.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學之我見[J].亞太教育,2016(10).
[2]李軍.論高中體育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才智,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