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其
摘要:作文批改是小學作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學生了解自己習作效果和教師獲得作文教學效果的一個主要渠道。在新課改要求下,教師要積極探索作文評改方式的創(chuàng)新之路,使作文評改方式不斷走向多樣化。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批改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051-01
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具有極大的難度。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是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具體體現(xiàn)。無論學生是繼續(xù)上學還是將來參加工作都需要有較強的寫作能力。
1.小學作文的指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突出作文教學已經(jīng)是大家的共識,大家都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但是,打開學生的作文本,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的"假大空抄套"現(xiàn)象非常嚴重,"寫假事,說假話""小孩說大人話,說網(wǎng)絡語言,文章沒有學生應有的童真童趣""內(nèi)容空洞,不實在,不具體""整段甚至整篇的抄襲""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當然,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在此就不一一細談了。那么,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手段來幫助學生克服作文中的這些現(xiàn)象呢?
1.1 玩中取材。好奇、好玩、好動是學生的天性,因此,我就經(jīng)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課余活動中取材,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我也經(jīng)常和學生一起做課間活動,和他們打打籃球、乒乓球,和他們一起跳繩、踢毽子,做做他們喜歡的各種游戲,學生在參與中,活動的過程就牢牢的記載在了學生的腦海里,活動結(jié)束后,我再要求學生把活動的場面、歡樂的氣氛、自己的心理活動等內(nèi)容寫下來,這樣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作文還是有話可寫的。
1.2 興趣入手。我針對學生都很喜歡美術和音樂的現(xiàn)象也做了一些有趣的嘗試,比如,讓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配上一點簡單的漫畫、簡筆畫等,學生的畫作雖然簡單,甚至很難看,但是從中我看到了學生是有極大的興趣并且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的。那一篇篇稚嫩的習作配上一幅幅簡單抽象的兒童畫,在我的眼里真的是美極了。有些學生喜歡唱歌,他們不但唱最流行的歌曲,還喜歡改造歌詞,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就嘗試讓學生用比較熟悉的歌曲改歌詞,來贊美一下我們美麗的校園或者自己喜歡的事物,結(jié)果有的學生就改得很好,看來運用音樂美術和作文相結(jié)合的嘗試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的。學生作文水平提高了,可是作為教師的我們,批改水平有沒有相應的提高呢?
2.小學作文的批改
2.1 正確認識作文批改的目的。作為教師,要認識到小學生作文是練筆活動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只要學生能正確地、清楚地表達思想就行。因此,教師要求每一個學生把每一篇作文都寫成優(yōu)秀作文是不現(xiàn)實的。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不應用成人的眼光對文字評頭論足,更不能用文學評論家的眼光去看待。如果教師對作文要求過高過嚴,很容易打擊他們的寫作興趣,使他們產(chǎn)生畏懼作文的心理。所以,只要學生寫自己心里想說的話,表達的是真情實感,哪怕有些是幼稚可笑的,也不必大刪大改,把一篇作文搞得面目全非。
2.2 剖析典型,注重啟發(fā)。典型作文包括佳作典型和病文典型。剖析典型作文不但使學生知道什么樣的作文是佳作,什么樣的作文是病文,更使學生知道"佳"在何處,"病"在哪里。這對學生自我評價作文有很大啟發(fā),對學生準確把握自己的作文、正確理解老師的評價、恰當修改自己的作文大有裨益。
2.2.1 剖析典型佳作。教師拿出幾篇符合本次習作要求的佳作。剖析時,帶領學生回憶本次習作的要求,閱讀佳作,討論找出習作的優(yōu)點,如構段合理、中心明確、遣詞造句準確、傳神,巧妙地使用一些修辭手法等,進行賞析。然后對比自己的習作,找出不足,取長補短,這對學生作文進步大有好處。
2.2.2 剖析典型病文。教師選幾篇有代表性的病例,每個病例最好只有一個突出毛病,不可多病纏身,否則學生很難把握。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病例進行逐個剖析、診斷,找出"病癥",對癥下藥,進行修改。不完整的語句要讓學生自己補充完整,多余的詞句刪掉,錯字要親自查字典然后改正,一步一個腳印地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一次講評作文《植樹》時,一個學生寫道:"小明在挖樹坑,樹坑挖好后,小剛把小樹苗插進了樹坑。"我讓學生討論"插"字用得好不好?我引導他們做"插"的動作,學生明白"插"要費勁,而樹坑比較大,應該很容易放進去,用"插"不合適,改用"放"更恰當。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一定會提高。
2.2.3 鼓勵自改,互相批改,提高能力。葉圣陶先生曾說:"批改固教之者要務,然須進一步想,必使學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而竟不須改,乃有濟也。"這段話告訴我們作文批改的深層次要求,是學生自改。學生自改有以下好處:一能提高寫作能力。學生自改作文需通讀全文,認真思考題目的要求,自己的文章從幾方面來寫?把文章的內(nèi)容與題意要求對照起來看,針對存在的問題,補充或刪節(jié)有關內(nèi)容,這樣,學生對文章的審題、謀篇、選材、遣詞造句進行了二次思考。二能培養(yǎng)良好習慣。學生寫完通過輕聲讀,發(fā)現(xiàn)錯字、漏字、語句不通等及時改正,易養(yǎng)成自我檢查改正的好習慣。三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給方法,讓學生先自改,再交老師批改,文章中錯別字、病句等會大大減少,客觀上避免了滿目紅點,教師就能著重從謀篇選材、訓練重點等學生難以把握的方面加以批改,學生也由此增強了自信心。
3.豐富教師評改方式,對比評改助力引導
傳統(tǒng)作文評改方式中,教師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對每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注修改,但學生往往只是"略微一瞟"后便將其收入包中。學生對此方式批改的作文產(chǎn)生"審美疲勞",很少能對教師的批注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思考領悟,這造成教師耗時耗力多,但學生受益寥寥的不良現(xiàn)象。為此,筆者以為,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積極創(chuàng)設多樣化作文評改方式,在運用傳統(tǒng)評改方式的基礎上,靈活結(jié)合抽改、范改、對比評改等多種作文評改方式,有針對性地避開學生的"疲勞點",保持學生對教師批改內(nèi)容的興趣及對修改完善作文的熱情。這樣,教師的精心批注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例如,在小學語文《新聞報道一則》一課中,我要求學生初步掌握"新聞報道"的寫作方法,并能把這種方法運用到習作實踐中去。筆者在本課第二課時中采用"對比評改"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對"新聞報道"寫作方法的理解掌握。筆者首先與學生共同復習"新聞報道"的寫作特點,做好理論基礎準備。而后,筆者同時放映兩篇學生作文(A篇較優(yōu),B篇較差),讓學生閱讀后評選出優(yōu)篇作文。達成共同認識,筆者開始帶領學生評析兩篇作文的差異。筆者與學生共同評論:"B篇能將整個事件說清楚,新聞要素完整,但存在語言表達啰嗦累贅,重點不分明的不足。""對比B篇,A篇結(jié)構完整,層次分明,語言表達精簡扼要,符合新聞報道的寫作要求。"??通過這樣的對比評析方法,學生對新聞寫作知識有了更加具體深刻的認識,在實際寫作中也能很好地避短揚長,真正提高了新聞報道寫作水平。
總而言之,作文批改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fā)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激發(fā)學生修改文章的興趣,使之掌握方法并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