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湘卿
?
三見張愛萍將軍
□劉湘卿
1950年,張愛萍在華東海軍命名典禮上
我有幸三次見到過開國上將張愛萍。將軍的音容笑貌和對我的鼓勵教誨,令我終身受益,至今難忘。
在蘇北抗日根據地我第一次見到張愛萍。那是1944年5月,隨著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節(jié)節(jié)勝利,蘇北的反攻在鹽阜地區(qū)陳家港打響。在新四軍3師副師長兼鹽阜軍分區(qū)司令員張愛萍指揮下,5月3日凌晨,參戰(zhàn)部隊同時向盤據在陳家港的日寇發(fā)起猛烈進攻,僅用10個小時,就全線告捷。這是一次了不起的勝利,轟動了整個蘇北地區(qū)!
當時,我是《鹽阜大眾》報的特約工農記者,報社領導很重視這一偉大勝利,將采訪張愛萍的任務交給我。我興奮地騎上戰(zhàn)馬一路狂奔趕到了戰(zhàn)場,只見部隊就在剛打了勝仗的地方召開祝捷大會。就是在會場上,讓我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張愛萍敏捷地縱身躍上一個高高的墳頭,用渾厚洪亮的聲音發(fā)出指令:“立正——”“啪”的一聲,指戰(zhàn)員個個昂首挺胸齊刷刷地站立著不動,全場鴉雀無聲。張司令員用嚴厲的目光向全部隊掃描。突然,他指著一個戰(zhàn)士厲聲命令:“你,出列!”張愛萍對著出列的戰(zhàn)士喝道:“聽我的口令,立正,向后轉!”那戰(zhàn)士面向部隊立正著不動。這在部隊叫“照相”。隨后,張愛萍才下令讓他入列。
祝捷大會結束,我擠到張愛萍跟前,有點不解地問:“首長,為什么要那位戰(zhàn)士出列啊?”他嚴肅對我說:“你沒看出來吧,我的口令是‘立正’,這名戰(zhàn)士的動作卻是‘稍息’?!蔽殷@嘆:“首長了不起,在這么多人的隊伍中,一個戰(zhàn)士的動作錯了你一眼就能看出,而且要求還那么嚴。”張愛萍神情嚴峻地說:“嚴,就是要嚴!操場如戰(zhàn)場,口令就是命令,平時訓練從嚴,戰(zhàn)時才能少流血。”??!面對這位嚴格治軍的司令員,我肅然起敬。
戰(zhàn)士們見到我這個記者,爭先恐后地向我講述張司令員指揮戰(zhàn)斗和平時愛兵的動人情景。戰(zhàn)士們說,你別看司令員對部隊那么嚴,部下都服服貼貼,大家都理會,嚴也就是愛,誰都知道,張司令員愛兵如命!戰(zhàn)士們重點講了這次戰(zhàn)斗取得大勝的原因,就是張司令員指揮得力,用兵如神。在這次戰(zhàn)斗中,他分別命令第23團和旅特務營擔任主攻,第24團攻占慶日新鹽場,第7旅第19團攻占大源鹽場。漣東、阜寧獨立團埋伏在陳家港以西,擔任打援。5月2日晚,張愛萍又向參戰(zhàn)部隊作進一步動員。當夜,戰(zhàn)士們冒著滂沱大雨,踏著泥濘的道路,將陳家港敵據點嚴嚴實實地包圍起來。戰(zhàn)斗打響后,張愛萍深入第一線指揮,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根據實地獲得的第一手素材,我一氣呵成寫出《巧設妙計張愛萍,甕中抓得鬼子兵》的戰(zhàn)地通訊,獲得報社領導的好評、張愛萍的欣賞。
在華東海軍司令部,我第二次見到張愛萍。在毛澤東主席“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的指示下,1949年4月23日,在江蘇泰州白馬廟鄉(xiāng)誕生了人民海軍,后命名為華東海軍(兵團級),由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當日,我從廣播中聽到張愛萍在成立會上莊嚴宣布:今天,1949年4月23日,是中國人民海軍誕生的第一天,在座的13位同志就是人民海軍第一批報到的成員,是人民海軍的首創(chuàng)者,非常有意義……在他領導下,人民海軍在短短幾年里就發(fā)展壯大起來。
我原在第3野戰(zhàn)軍第30軍軍部當通訊參謀,后從軍直屬隊轉編到華東海軍司令部任通訊參謀。1951年春的一天,我接到通知參加張愛萍召集的集體辦公會議,異常興奮,因為又有機會見到我心目中了不起的戰(zhàn)將張司令員啦!在海軍大院一號樓會議室里,張愛萍來了。我端坐在參加會議的人員中,目不轉睛地打量著他。幾年不見,他還是老樣子,聲音渾厚洪亮,說話簡明扼要。他仔細地聽取與會者的發(fā)言并不時地做記錄。當通訊處長發(fā)言時,我感覺張愛萍似乎發(fā)現了我,也在盯著我看。果然,會議結束后,他并未立即走,而是微笑地向我示意。我抑制不住激動地問:“首長還記得我嗎?”“很面熟,我們好像見過?!薄笆组L原是老3師的副師長。”他立即熱情握住我的手笑問:“你也是老3師的?”“不,不是的。”張司令員有些驚訝:“那我們怎么這么面熟?”我說:“首長還記得阜寧解放時,您召開祝捷大會,當時您站在墳頭上講話,戰(zhàn)士們群情振奮,有個小青年采訪您……”張愛萍恍然大悟,用力拍著我的肩笑道:“哇!就是你???小鬼頭,你叫劉湘卿?!蔽倚Φ溃骸笆组L記性真好!”張愛萍贊許地說:“不是我記性好,是你文章寫得好,我至今還保存著哩!”他又說:你那時只是報社的特約工農記者,報社能派你來采訪,說明你行。”我對首長的夸獎,既感自豪又感自愧,說:“那時報社缺少記者,所以……”首長擺手道:“我知道,《鹽阜大眾》不但在抗日烽火中宣傳有功,還培養(yǎng)了不少工農作者,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了大量有用的干部人才?!苯又株P心地問:“你現在哪個部門工作?”我說:“在通訊處任參謀?!睆垚燮几吲d地說:“好,很好,通訊處工作很重要,適合你,好好干!”說完親切地同我握了手。
在解放一江山島的戰(zhàn)斗中,前線指揮員華東軍區(qū)參謀長張愛萍親臨最前線,向某部指揮員指示工作
回到通訊處,我怎么也抑制不住首長對我關切和鼓勵的感激之情。我細細回味張愛萍在集體辦公會上的講話。他講得很多,但給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未想到的,他意味深長地說:“同志們,我們現在住在城市了,日子好過了,但是,千萬不能忘記老百姓,不能脫離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宗旨。我們駐在虹口,就要與虹口的黨政民眾搞好關系。虹口的擁軍是有名的,我們更要擁政愛民,要像在農村一樣,發(fā)揚‘軍民魚水情’的精神,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我們駐軍虹口,也就是虹口人,把人民當親人,是一家人。”在張愛萍的指示下,部隊擁政愛民工作有聲有色地蓬勃開展。
不久,張愛萍親自到通訊處找我,指示我組織通訊處的報務人員參觀李白烈士的故居。他說:“虹口這地方出英雄啊,我黨優(yōu)秀的地下工作者李白同志,就是在虹口用生命為黨發(fā)報,使黨中央與白區(qū)情報暢通的。劉參謀,你要帶領報務人員學習李白為革命甘于奉獻、不怕犧牲的精神?!彼€強調:“我們軍隊的通訊工作很重要,尤其是海軍,軍艦對軍艦,司令部對軍艦,指揮員對部隊,主要就是靠你們電臺報務人員準確地收發(fā)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出任何紕漏。”在張愛萍下這番指示時,通訊處楊濤處長也在座。楊處長當場決定要我組織帶領不僅是通訊處報務人員,而是全軍各艦的報務人員都去參觀學習。參觀李白烈士故居,使我們受到深刻教育。
在海戰(zhàn)前線,我第三次見到張愛萍。那是解放一江山島的戰(zhàn)役。1955年1月18日,在中央軍委的授命下,時任華東軍區(qū)暨第三野戰(zhàn)軍參謀長的張愛萍,成為一江山島戰(zhàn)役的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這是我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zhàn),意義深遠。戰(zhàn)果表明,人民解放軍現代化戰(zhàn)爭的作戰(zhàn)能力大為提高,并取得了多兵種聯合渡海登陸作戰(zhàn)的寶貴經驗。
在這次戰(zhàn)役中,我是華東海軍淞滬基地一個大隊的參謀長。張愛萍指令我參戰(zhàn)負責指揮“古田”“張店”“棗莊”“周村”4艘炮艦。這4艘艦本來是掃除水雷的掃雷艦,后改裝成裝有前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的炮艦。這火箭炮威力很大,上下兩排各有18條滑軌道,可一下發(fā)射36發(fā)“喀秋莎”炮彈。我所在的“古田”艦是領航艦(也叫旗艦)。由我在“古田”艦上指揮發(fā)射第一炮,其他3艦跟進。說實話,我這個陸軍步兵出身的,打仗沖鋒在前還可說說,讓我指揮操縱這樣的新式武器,心中實在沒底。沒想到,我的顧慮被張愛萍看出了。他沒有批評我,反而鼓勵我說:“命令你發(fā)射第一炮,并不是要求你了解炮的構造和原理,你只要掌控好發(fā)射電鈕,根據下達的命令準確地按下發(fā)射按鈕即可?!逼揭捉说膹垚燮加中χL趣地對我說:“你這個工農記者能寫出好文章,按電鈕可比寫文章容易多啦!”首長的一番話,令我信心大增。為確保打好這一仗,又讓我們火箭炮艦先上,一定要打好,做出榜樣。
張愛萍根據戰(zhàn)役的特性,與作戰(zhàn)處擬定分“三步推進”的戰(zhàn)略部署:首先,讓火箭炮艦先上;其次,由空軍飛機輪番轟炸;接著,由驅逐艦沿敵島四面對準敵防御工事猛射,并同時掩護步兵登島,消滅敵人。
我奉命指揮4艘火箭炮艦分布在敵島的四周,張愛萍一聲令下,我準確發(fā)射第一炮,其他各炮同時齊發(fā),一下100多發(fā)火箭炮彈在敵島上紛紛炸開,緊接著又是飛機轟炸、炮艦攻擊,國民黨守軍蟄伏的明碉暗堡紛紛被炸。我軍成功登島后,部分敵軍仍然依托巖縫、暗堡負隅頑抗。我軍進攻部隊則采取小群戰(zhàn)術,將重型炸藥包塞進敵人工事,成功地殲滅了敵人。在英勇無畏的解放軍戰(zhàn)士強大攻勢下,無計可施的國民黨守軍只得從射擊孔中伸出白旗,乖乖投降。
一江山島戰(zhàn)役僅激戰(zhàn)一天,就大獲全勝,擊斃、俘虜敵軍各500余名,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
就在這個小島上,儒將張愛萍即興賦詞——《沁園春·一江山島勝戰(zhàn)即景》,其中“固若磐石,陡崖峭壁,首戰(zhàn)奏凱震八方。英雄贊,似西湖競渡,初試鋒芒”就是對這次戰(zhàn)役的形象寫照。
(編輯 孫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