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維澤西南民族大學
老子的“自然”與自然
——老子傳統(tǒng)美學思想和傳統(tǒng)文化七十二候
唐維澤
西南民族大學
中國的傳統(tǒng)美學哲學指導下的藝術作品和西方美學哲學指導下呈現(xiàn)出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西方的藝術作品,更多的注重“人”,而不是“自然”,也就是身邊的事物。自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思潮更趨于明顯,于是“人“也變得和更像”神“,但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都在用基本的“人”的角度。以至于到后來的對寫實派影響很大的攝影術的發(fā)明,亦是因為經(jīng)濟基礎較為優(yōu)渥的上層人士有合影的需求,同樣的,主體依舊是”人“。
而與之相反的概念就是以“自然”為核心的美學理論。老子的美學思想作為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開端,他的“道”、“氣”、“象”、“妙”、“虛靜”、“玄鑒”、“自然”等概念,對于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誕生和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即使美學的關鍵字是“美”,即使“美”這個字在歷史上顯得尤為重要,也不能將“美”作為出發(fā)點研究美學。而老子的美學思想核心就是“道”?!暗馈笔怯钪娴脑?,但“道”確實不能用語言形容的全面的。每個人的感受力不一樣,得到的“道”就會不同。
而在傳統(tǒng)文化越來越少被人們認知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習慣于電子設備輔助我們一切工作,已經(jīng)不需要傳統(tǒng)的時辰指導我們每天的休息;不需要節(jié)氣指導我們增添衣物處理農(nóng)事;也不需要遵循預售和自然的法則種豆得豆種瓜得瓜。自然已經(jīng)變成了人們身邊自認為”沒關系“的附屬品了。而老子說的“自然”,依然是基于“道”之中?!暗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則自然?!胺蛭锸|蕓,各復歸其根”,“復歸于無極”,“復歸于樸”。宇宙中存在的事物眾多,“道”亦眾多。天地生于“道”,由一至眾,由無至有,有圓滿至貧瘠。天地間萬物在遵循“道”的同時,最終也歸于“道”。而天地間的事物在自由自在自然而然循環(huán)運動的同時,也在歸樸反真的道路上。
古人們尋找這種“自然而然”的規(guī)律,將許多事物記錄并傳遞,望指導人們的生活和勞作?!逼呤颉暗某霈F(xiàn),不僅解釋了每個時候自然界將會發(fā)生些什么,還指除了他們的大概規(guī)律。而且和二十四節(jié)氣不同的是,七十二候更加詳盡和詩意。七十二候有很多個版本,大同小異的同時,將這些版本加以總結(jié),就是對每時每刻“自然”的發(fā)生的總結(jié)。
在老子的陰陽二氣和合二生萬物的思想作用下,宇宙天地中,作為審美對象的萬物造化中,有溫柔的山澗花開;波瀾的江河湖海;壯秀的蒼松勁柏;慷慨的長風出谷。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視覺審美的效果,還有心境的不同。作為同樣是自然景象的描述,七十二候中的事物,詩意的描述也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像是“黃鶯晛睆”、“桃始笑”、“魚上冰”、“草露白”等候應,和“雷乃登聲”、“鴻雁北”、“鱖魚群”等候應帶來的審美和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對陰柔之美的喜愛,后者則是對陽剛之美的欣賞。老子口中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倍皻狻眲t充滿整個天地,連綿不絕。陰和陽組成的“氣”,相互補充,相互轉(zhuǎn)化,孕育合成萬物。
在美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關鍵字就是“美”。老子并補充上將“美”形容為漂亮,美麗,或是普遍意義上的相對于“丑”的概念,在古代社會中藝術是專供貴族享受的,而“五色”、“五音”則指藝術,也就是“美”?!笆ト藶楦共粸槟俊!薄拔迳?、“五音”就是“為目”而不是“為腹”。從這個角度來說,老子對形式美是持著否定的態(tài)度。七十二候中的“蟄蟲啟戶”、“蚯蚓出”、“螳螂生”、“蟋蟀在戶”等候應雖然不代表著普遍的好看、漂亮的形容,但去除表面的相貌,這些對于幫助人們生活和耕作,卻十分有幫助,也就是“為腹”。
自然界中的”道“是普遍而客觀的,”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懊磕晁募臼露墓?jié)氣七十二候,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春天樹葉初發(fā);夏天河灘清爽;秋天田野無垠;冬天爐火旺盛。春日的生機到冬日的暫時沉寂,自然界依照”道“運行,天地之間,綿延不絕。宇宙中充滿著不會衰老一直存在下去的”道“,人們的破壞便會影響到它。這也是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不愿意根據(jù)古人的節(jié)氣或是候應工作學習的很重要的原因,似乎感覺這些東西沒有那么準確,但卻沒有意識到破壞這種“道”的人就是我們自己。而我們終有一日會離去,但“道”不會,且“能長久者”。原因就是“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在老子的概念中,天地是長久的,也是因為他們不是為了自己而不停地運轉(zhuǎn),這樣才能更加長久。也是七十二候在現(xiàn)代社會中依舊可以指導我們的原因。
“七十二候”雖然有七十二個候應,但大概可以分為動物類、植物類和氣象類。每一類二十四個候應。每一個候應都有一個具體的“象”,也都有自己的韻味,也就是老子筆下的“氣韻生動”。例如氣象類的“東風解凍”、“土脈潤起”、“霎時施”等候應中的東風、土地、雨水等物象,便是真實存在于自然界和天地之間的事物?!暗馈比诤显谔斓亻g萬物的運動中,看似無,卻無處不在。像是七十二候中對“水”的描寫——“霜止出苗”、“大雨時行”、“水始涸”、“霎時施”、“雪下出麥”、“水泉動”和“水沢腹堅”。不僅“水”的形態(tài)多種多樣,而且對于“雨”的形容也十分豐富,并且這之中的“水泉動”和“水始涸”也是相互呼應的關系。(七十二候中也有其他的相互呼應的候應,如“乃冬生”、“乃冬枯”和“蟄蟲啟戶”、“蟄蟲培戶”等。)而天地間萬物的集合,也是“道”。老子筆下的“合于道”體現(xiàn)的不僅僅是生命的聚集,同樣也是自然界中的生命力量的彰顯。
所以不可否認“道”的創(chuàng)造力是十分巨大的,不僅將自然涵蓋在內(nèi),也可以讓事物伴隨著本身的規(guī)律相互凝固、相互融合、不分彼此的同時各司其職。往往古代的藝術家們都尊崇著自然的“道”,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詩人看到往流的江潮、屹立的山嶺,將這樣的形象滲透在語言中;畫家注意到安靜的林葉、生機的花苗,把他們?nèi)谌氘嫾?;樂師聽到小蟲鳴叫、云淡風輕,也可以加入到悠揚的曲子中……這些藝術家已經(jīng)將自己和自然合二為一。這也是七十二候希望帶來的,讓人們得到更多自然的規(guī)律,遵循自然,充分了解自然的“道”,心物交融、“天人合一”。
唐維澤(1991-),女,漢族,河南人,西南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藝術碩士(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