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英國《經(jīng)濟學家》雜志 2016年1月13日伊拉斯謨(Erasmus)史萬春/譯
?
一場對教授的處罰讓我們想起一個古老的哲學問題
選自英國《經(jīng)濟學家》雜志 2016年1月13日
伊拉斯謨(Erasmus)
史萬春/譯
偶爾會有一些看起來純抽象、抑或是哲學氣息濃郁的難題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而你的生活和命運可能因此改變?,F(xiàn)在就有一個這樣的謎團:是否可以說基督徒和穆斯林崇拜同一個上帝(the same God)?
近10年來,這個問題讓馬來西亞的法官、政客和平民們身心俱疲。在馬來西亞,伊斯蘭教是信徒最多的宗教,但同時其他宗教(包括基督教)也擁有大量信徒。2007年,一條法庭判決規(guī)定非穆斯林(特別是基督徒)不可使用單詞“Allah”,盡管這個單詞在馬來語和馬來西亞語中就是上帝(God)的意思。伊斯蘭的當權(quán)者們爭辯說如果其他教派的人用同一個詞來稱呼他們的神的話,會讓穆斯林產(chǎn)生困擾。在當?shù)亟酉聛淼脑S多場法庭審判中,這種觀點非常流行;把上帝叫做“Allah”的基督徒刊物也被政府收繳。
1965年,羅馬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卻從完全不同的角度解讀了這個問題。在其里程碑式的專著《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tài)度》(Nostra Aetate)中有一個關鍵段落這樣寫道:
天主教會也尊重穆斯林。他們崇拜唯一、生動、長存、慈悲、全能、創(chuàng)造天地、會對人講話的天主。他們努力使自己全心順服天主的命令,包括隱秘的命令,就如伊斯蘭信仰所衷心佩服的亞伯拉罕(Abraham)順服天主一樣。
但是上個月,在一家位于芝加哥附近、名為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的福音學校里,一位非裔美國助理教授發(fā)表的類似觀點卻掀起了一場風暴。這位教授叫做拉麗莎?霍金斯(Larycia Hawkins),學校已經(jīng)禁止她從事教學活動,并開始了針對她的解雇程序。究其緣起,該教授在臉譜網(wǎng)(Facebook)上發(fā)了一個帖子,說她準備在圣誕節(jié)前的準備活動中戴上頭巾(hijab,穆斯林婦女戴的頭紗或頭巾——譯注),以象征與穆斯林的友誼。她寫到:“我在宗教上與穆斯林站在一起,因為他們和我這個基督徒一樣,都是閱讀經(jīng)書的人。就像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上周宣稱的那樣:我們崇拜同一個上帝。”
當學院領導層質(zhì)疑她的信仰時,她用了一種很多自由派或者主流新教徒(mainline Protestant)都用不來的神學正統(tǒng)口吻寫了一份聲明:“我堅信唯一至高無上的上帝。他有三個位格,永恒的圣父、他獨生的圣子耶穌基督,還有賦予人生命的圣靈……”在有關這兩種一神教(monotheisms)的相同點上,她還有一些高深的理論。在援引了多種天主教和新教文獻后(包括《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tài)度》),她寫道:
和他們一樣,我承認“我們崇拜一個上帝”這種說法是對以下問題同時的“肯定”和“否定”——即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教徒是否轉(zhuǎn)向同一個崇拜對象(the same object of worship)……
“肯定”和“否定”?哲學可以幫得上忙了。1905年,偉大的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寫下一篇著名的論述,指出一個簡單的陳述事實上傳達了很多信息。這篇論述掀起了一場持續(xù)了一個世紀的大討論。具體說來,“法國的國王是一個禿頭”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法國有且只有一個國王;第二,這位國王有個光滑的腦袋。
與有關國王禿頭的陳述相比,“基督教和穆斯林崇拜同一個上帝”就要復雜很多,它涉及到很多層面,不同的人說這句話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倘使你是個無神論者,認為所有“神”不過是人腦中的想法,那么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不同的信徒腦中的上帝是有輕微不同的。如果你是一神論者,堅信世界上只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那么有關上帝是“同一個”還是“許多個”的討論就沒有意義。上帝就是上帝,不論人們怎么想。如果你是個多神論者,那么你可以討論這兩組人是不是崇拜同一個上帝;但如果持這種觀點,基督徒和穆斯林都會被引入歧途。
在有關禿頭國王的哲學討論中,大家都同意這樣一個關鍵背景事實:盡管波旁王朝(House of Bourbon)的人可能不同意,但今天法國沒有國王。所以上述有關光頭的陳述是虛假的。但是在上述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問題中,人們對一個關鍵的“背景事實”沒有共識:上帝(God)或者上帝們(Gods)存在嗎?鑒于此,我們幾乎無法討論這個問題,更不消說以此為據(jù)去評價一個教授是否稱職了。
原文標題:The Disciplining of a Professor Raises an Old Philosophical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