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中 起
?
轉型期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及其體制建構:挑戰(zhàn)與路徑*
劉 中 起
提 要:轉型期社會治理的特質決定了社會治理主體的多元性,為此需要架構和完善多元主體間有序合作的社會治理方式。在理論層面,需要關注權力、市場、法律、文化、習俗等多種社會治理工具,發(fā)揮社會組織、企事業(yè)單位、公民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jié)、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在實踐層面,需要更加重視社會力量參與,最大限度調動各方積極性,需要政府在厘清自身職能邊界的前提下逐步向社會放權以激發(fā)社會活力,在改革中建構政府與社會合作共治的社會協同局面。
關鍵詞:社會轉型 社會治理 體制改革
作者劉中起,男,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學博士后,上海高校智庫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院研究員(上海 200433)。
*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集體行動的內在認同機制及其消解策略研究”(13BSH031)、“中國特色社會建設理論與政策框架研究”(09BSH003)的階段性成果。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體制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指出:“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fā)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確保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安定有序?!雹佟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進一步提出,“要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②《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新華網,2015年11月4日。。這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治理的認識和要求從局部走向了系統(tǒng),標志著由傳統(tǒng)的社會體制向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現代社會體制轉變,也就是要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和管理創(chuàng)新逐步實現國家社會治理的現代化 。③魏禮群:《積極推進社會治理體制創(chuàng)新》,《光明日報》2014年6月20日。社會治理不同于傳統(tǒng)的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體制需要進一步調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jié)、居民自治良性互動。這不僅是適應中國現代化發(fā)展形勢的需要,也是對今后現代化總體進程中所面臨的種種嚴峻矛盾和挑戰(zhàn)的主動應對。
(一)社會結構深刻變化,迫切要求健全社會治理體系
隨著中國市場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鄉(xiāng)社會結構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社會階層分化加速,大量新型組織和群體涌現,加強城鄉(xiāng)統(tǒng)籌、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發(fā)展格局對于社會治理體制形成新的結構需求 。①參見李培林:《轉型背景下的社會體制變革》,《求是》,2013年第15期。大量流動人口聚集區(qū)域,公共服務資源緊張、城市管理壓力加大、社會治安形勢嚴峻以及群體性矛盾風險積聚等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影響城鄉(xiāng)社會穩(wěn)定和諧的重要隱患。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空巢化問題日趨凸顯,推動社會治理體制必須更加關注公共資源的均衡配置。不僅如此,20 世紀90 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演變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即社會階層結構的日益定型化 ,②孫立平:《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如“官二代”、“富二代”、“窮二代”等現象折射了社會流動的固化趨勢,社會階層復制現象增多,人們改變先賦身份和地位的難度比改革開放初期進一步加大。而利益相對受損群體以及失利階層相對剝奪感較強,其對自身所屬階層的評價也相對偏下, 由此社會融合的難度進一步增加,必須在新的形勢下以社會關系為核心重構流動社會中的合理秩序,以社會民生為重點健全社會治理體系。
(二)社會風險持續(xù)加大,迫切要求加強社會治理體制創(chuàng)新
近年來頻發(fā)的公共突發(fā)事件從某種意義上提示我們正經歷“風險社會”的挑戰(zhàn)。貝克的風險社會理論認為,由傳統(tǒng)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轉型過程中,大量個體化現象的出現意味著既有社會形勢的解體,比如階級、社會地位、性別角色、家庭、鄰里等范疇的日趨弱化。個體越來越從外部的社會控制中抽離出來,過度的個性化正在危及社會和諧共處的根基。③參見楊君:《第二現代性下的風險社會與個體化》,《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3年第1期。社會的個體化危機,迫切要求社會治理體制創(chuàng)新,加強社會共同體的建設。因為沒有合理的社會秩序和規(guī)范,個人的權利無法得到保障,個人的發(fā)展和自由也無從談起。④朱紅文、李夫澤:《從社會的個體化趨勢看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光明日報》2015年8月24日。事實上,現階段的諸多社會沖突都可從國家控制與市場放開的共同作用中找到風險源頭。在市場化改革中,國家對不同地區(qū)和行業(yè)人群放權的先后、讓利的大小各不相同;在工業(yè)化進程中,城鄉(xiāng)分割、戶籍制度、地方福利等制度設置繼續(xù)發(fā)揮著不平等賦權的作用;在城市化進程中,政府更加深入地卷進了土地制度衍生的利益糾纏,地方政府在強制拆遷、強制征地中往往成為與民爭利的一方。這些制度安排在市場競爭之外為不同人群賦予了不同的機會、資源、福利和權利,在城市社區(qū)形成了戶籍居民、非戶籍居民、外來居民的福利落差和身份隔離,2 億農民工因此處于漂泊的邊緣化狀態(tài),4000 多萬城郊失地農民和大量的“上訪專業(yè)戶”因此積累下來。體制性的社會排斥和階層分化不僅阻礙著城市生活中不同人群的社會認同與社會融合,而且促使弱勢人群和底層居民形成對自身地位的制度歸因,從而為被剝奪感的蔓延和反社會行為的發(fā)生埋下風險。⑤馬西恒:《通過發(fā)展型社會管理應對體制性風險》,《探索與爭鳴》,2011年第2期。為此,必須通過基層治理體制機制的不斷創(chuàng)新,來化解日益增加的社會矛盾和社會風險。
(三)社會價值觀念與信息技術日益多變,迫切要求改進社會治理方式
當前,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與差異性日益增強,各種思想觀念和社會思潮互相進行著激烈的交流、碰撞和融合,思想道德觀念、價值取向也出現多樣化的趨勢。在國際化、信息化發(fā)展迅速的背景下,人們自由表達的意愿、權利意識大大增強,思想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觀念多元多樣多變,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強烈,由此對社會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不僅如此,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相互交織、相互作用日益突出,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技術正在深度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方式 。①楊冬梅:《大數據時代政府智慧治理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研究》,《理論探討》,2015年第3期。推進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方式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時代議題。2014年3月,“大數據”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關于促進大數據發(fā)展的行動綱要》,強調通過大數據的發(fā)展,提升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活力和社會治理水平?,F在國內的某些城市已經在試點基于跨部門信息共享構建、運行社會服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即是針對目前社會治理領域普遍存在的服務理念滯后、決策機制不夠科學、部門協作亟須加強、工作方式待改進與工作效率求提升等問題而提出的信息化探索??梢哉f,大數據技術從認識、理論、方法、實踐和效果評估等方面,對轉型時期的社會治理方式帶來挑戰(zhàn)的同時,也提供了新的機遇。
(一)傳統(tǒng)的社會管理模式難以適應新的社會格局與矛盾特點
在傳統(tǒng)的社會管理模式中,特別突出的莫過于線性管理思維嚴重,這種思維已越來越難以適應日趨復雜的社會利益分化格局。一定意義上說,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之間本是一種縱向的利益關系,公權力與私權利達成相對平衡,是減少諸多社會矛盾的內因。但目前部分領域、地區(qū)、環(huán)節(jié),卻存在公權力頻繁損害私權利的嚴重問題,一些政府部門仍然秉持“破私立公”的傳統(tǒng)線性思維方式,過分拔高公共利益,貶抑主張私人利益的行為,要求私人利益絕對服從公共利益,結果導致公私利益對立。如在農村征地、城市拆遷中,政府總是以服從地方發(fā)展大局的名義要求居民降低或放棄自己的利益主張,屢屢侵犯私人權利,引發(fā)社會矛盾。另外,在當前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中,“信訪不信法”問題非常突出,社會治理制度化亟須加強。不管是“官民矛盾”,還是“民間糾紛”,信訪似乎成為解決矛盾的一種心理定勢。中國的信訪制度原是一種行政性的補充救濟手段,但隨著社會發(fā)展,社會矛盾日趨突出,尖銳而復雜,越級上訪、打壓上訪,各種問題交織。大量的信訪案件難以得到及時處置,積案迅速增加,處置難度加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已經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由此,必須關注到在處置矛盾比較集中的計劃生育、征地拆遷、國企改制等重大社會問題時,切不可以行政方式替代司法方式。否則,某些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雖然得到權宜性的解決,但同時導致社會治理的無規(guī)則化。
(二)大規(guī)模流動人口的服務與管理給原有城市管理體制造成巨大壓力
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中國巨大的人口驟然開始流動。數以億計的農民,開始離開長期相對封閉的、偏遠的鄉(xiāng)村,進入到全然陌生的城市,進入到從未涉足的工廠體制和其他產業(yè)之中。據統(tǒng)計,盡管農民工總量增長速度近年來出現下降趨勢,但是,農民工的總量仍然在增長,2013年農民工總量為2.69億人,2014年達到2.74億人。雖然近年來,人口流入地城市在實現外來流動人口管理的經常化、規(guī)范化和法制化方面做了大量新的實踐和探索,但總體上外來人口服務與管理過程中仍面臨著諸多矛盾和問題,包括自發(fā)性的人口流動與傳統(tǒng)戶籍屬地管理體制之間存在的矛盾、不同層次管理部門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權限方面存在的沖突、人性化執(zhí)政理念與流動人口權益保護存在的偏差等等。目前,限制人口合理流動的制度性障礙還沒有完全消除,“重防范、輕服務,重控制、輕保障”的管理思想依然存在。①郭秀云:《上海外來流動人口管理的實踐與思考》,《黨政論壇》,2008年第7期。多數城市的農村進城的流動人口難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體系,在戶籍、就業(yè)、住房、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諸多方面面臨很多困難??梢哉f,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大規(guī)模流動人口的服務與管理的問題仍然是社會治理體制創(chuàng)新面臨的突出難題。
(三)社會的原子化趨勢大大增加社會治理的成本
我國社會治理的基礎,過去比較依賴于工作“單位”,“單位組織”也是過去把問題解決在基層的機制。現在,絕大多數城鎮(zhèn)從業(yè)人員從“單位人”變成“社會人”。在這種情況下,造成政府往往要直接面對分散的個人,治理的成本大量增加,自上而下社會事務的貫徹和落實,自下而上社會問題的調解和解決,都受到阻礙。比如稅收、治安、民政、社保、就業(yè)、衛(wèi)生防疫,以及征兵、獻血這樣的社會事務,現在僅靠“單位”已經難以貫徹落實。②參見李培林:《社會改革與社會治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201頁。阿倫特在其著作《極權主義的起源》中,把現代社會中的人形容為“原子化的個體”。這個原子化的個體是孤獨的、埋頭于物質享受的、完全“私人化”的,這樣的個體普遍存在,并且這些個體之間也沒有強有力的聯系。③[美]漢娜·阿倫特:《極權主義的起源》,林驤華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版,第420頁?!霸踊膫€人”導致社會初級聯結被撕裂,社會內部松散、組織能力下降,在表達利益訴求時,往往以原子化的個人去面對政府和社會,并最終導致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無法上達,而政府的政策信息也失去了順利下傳的通道。隨著社會制約力量、社會聯結力量的削弱,各種消解社會制約、社會聯結的因素便會不斷增強,兩種力量此消彼長,進一步刺激了功利主義、唯我主義的膨脹,最終導致整體意義上的社會“碎片化”,及其社會功能的喪失,④黃正元:《社會原子化及其消解——兼析社會腐敗窩案根源》,《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從而大大增加社會治理的成本。在一些地方,有些社會問題由于多年積累形成普遍民怨,大量訴求通過體制外的方式訴諸表達,對社會穩(wěn)定造成巨大壓力。
(四)群體性事件問題突出,運動式治理加大社會管理風險
近些年來,全國發(fā)生的群體性突發(fā)事件數量逐年上升,而長期以來由于習慣于以政治化、意識形態(tài)化的眼光看待矛盾沖突,在處理問題時,政府的反應常常過大,出現體制性防衛(wèi)過當的現象。在“搞定就是穩(wěn)定,擺平就是水平,無事就是本事”的管控式思維主導下,國家權力大量越位擠壓社會權利,從而導致社會抗議的情況屢見不鮮。政府運動式治理往往將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簡單化,這不但破壞了民眾對公平正義的追求,也加大社會管理的成本和社會穩(wěn)定風險。當前出現的各種社會矛盾,大量的是涉及利益關系的人民內部矛盾。這既有體制轉軌的影響,又有經濟比較落后、生產力水平低,不能滿足全體社會成員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因素。改革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是正確處理新時期社會矛盾的根本途徑。運動式治理只會加大社會管理的風險,沒有中長期的社會建設規(guī)劃,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就不清楚,長效化、常態(tài)化、長期化的管理機制和相應舉措就很難建立,社會管理就只能被動應付。當社會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再進行整治,政府的社會管理工作就難免依靠突擊式、短促式、集中式的整治方式。體現在社會管理領域,政府社會管理中的“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現象也就很難避免。
(一)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理念,強化服務意識
治理創(chuàng)新、理念先行。社會治理的特質決定了社會治理的主體具有多元性。也就是說,進行社會治理的組織者、參加者或行動者,不僅包括政府,還包括黨組織、社會組織、公民等。為此,一方面在社會治理主體上,要大力推進由一元主體向多元主體的轉變。政府部門應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管理范圍與邊界,明確什么該管、什么不該管、該管的管到什么程度,為其他社會治理主體讓出足夠的空間;要擴大現有體制接納社會力量、社會意見、社會資源的彈性空間,提高吸納社會力量和社會意見的能力,推行參與式合作治理;完善合理的社會利益協調機制和保障機制,重構社會利益表達機制,建立新型的社會流動機制以及科學有效的公共危機處理與社會預警機制。
另一方面,要大力強化“以人為本”的社會“服務”思想。要建立彈性管理服務的理念,采用“協商式”手段和方法,將管理寓于服務之中,著力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針對社會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如城市流動攤販問題,政府在協調利益關系時,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尊重各方面的主體利益,在決策時應與利益相關方協商,真正做到“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充分尊重民意,主動爭取各方利益主體的積極參與,尋求社會管理“公約數”的最大化。又要堅持和強化“陽光式”社會管理服務思想。社會管理的核心是保護、維護群眾的權益,促進社會公正。在涉及群眾重大權益事項中,完善落實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機制,充分滿足被管理對象的知情權、建議權、投訴權等基本權利,這就要求政府在進行社會管理的過程中,不僅做到相關信息及時、準確、全面地向被管理者公開,而且管理的主體、內容、流程、方式方法等也應該公開透明,自覺接受被管理者和社會各方的監(jiān)督、審核。
(二)完善社會組織體制,激發(fā)社會活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激發(fā)社會組織活力。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關系,加快實施政社分開,推進社會組織明確權責、依法自治、發(fā)揮作用。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支持和發(fā)展志愿服務組織?!雹佟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6日。這為社會組織參與現代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完善社會組織體制、激發(fā)社會活力的關鍵在于政社分開,而政社分開的實質意味著政府改革的推進和落實,這就需要徹底厘清政府職能的邊界,逐步向社會放權以激發(fā)社會活力,在改革中建構政府與社會合作共治的社會協同局面。可以說,“政社分開”既是深化政府改革并推動社會體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進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重要前提 。②楊清明:《我國社科類社會團體發(fā)展的制度探析》,《重慶社會科學》,2015年第5期。只有實現政社分開,政府在社會領域的職能才能界定清楚,才能從無限政府轉變?yōu)橛邢拚?,政府統(tǒng)攬社會、包打天下的傳統(tǒng)體制才能得到改革;而只有界定政府的職能并改革舊的社會體制,大社會的格局才有可能出現,各種形式的社會組織才會有發(fā)展和發(fā)揮作用的廣闊空間 。①王名:《全面深化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激發(fā)社會活力》,《學會》,2014年第4期。
為此,當務之急是要按照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要求,加快推進現代社會組織體制改革。一方面積極鼓勵和培育社會組織在社會領域的廣泛參與,構建樞紐型社會組織工作體系,培育發(fā)展具有樞紐功能的社會組織;另一方面完善社會組織法人治理機制,制定加強社會組織民主建設的指導意見,由此提升內部治理水平,改善社會服務質量。建立健全社會組織第三方社會評估機制,推進社會組織信息公開,完善社會組織社會監(jiān)督投訴舉報受理機制。②參見劉厚金:《完善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制度》,《黨政論壇》,2014年第12期。
(三)優(yōu)化社會治理結構,完善治理機制
“社會治理”,強調多元化主體通過自主表達、協商對話、責任共擔建立合作互動關系,通過運用權力、市場、法律、文化、習俗等多種社會治理工具,發(fā)揮社會組織、企事業(yè)單位、公民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jié)、居民自治良性互動。③孫濤:《論黨委領導與社會治理體制創(chuàng)新》,《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從實踐層面,優(yōu)化社會治理結構、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首先要求在政府、社會、市場和個人之間實現合作與良性互動,形成新型的伙伴關系。政府要放下身段,善于放權,既為自己減負,也為其他治理主體提供更多空間與機會,同時還要為社會組織創(chuàng)造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鼓勵社會組織的發(fā)展,努力為其能力提升創(chuàng)造條件。在新常態(tài)的社會經濟發(fā)展背景下要重視社會力量參與,最大限度調動各方積極性,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使經濟社會發(fā)展既生機勃勃又和諧穩(wěn)定。
為此,除了充分發(fā)揮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樞紐作用外,更需要積極調動非營利性組織、駐區(qū)單位和企業(yè)作為社會參與的新型中堅力量,不斷健全他們參與社區(qū)治理責任的約束和評價激勵機制。必須認真研究城市社區(qū)治理架構,通過理順政府、街道和居委會三者間的關系,合理配置政治控制職能、行政管理職能、公共服務職能、統(tǒng)籌協調職能和基層自治職能,從而形成社區(qū)發(fā)展合力。尤其是要細化街道的具體職責任務,制定街道的行政權力清單,明確街道在轄區(qū)社會服務與城市管理中的綜合協調定位。按照權責一致、屬地為主的原則,進一步規(guī)范街道與政府專業(yè)管理部門派出機構的關系,科學界定條塊的職能邊界和工作范圍,完善市、區(qū)職能部門職責下沉街道的準入制度,加快建設條塊協同的基層治理機制??茖W制定城市管理網格,加快推進街道、鄉(xiāng)鎮(zhèn)城市網格化綜合管理中心建設,完善其對區(qū)域內各類城市管理職能的統(tǒng)籌協調和快速處置功能,實現城鄉(xiāng)各類區(qū)域的治理資源整合和精細化管理的全覆蓋。
(四)健全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化解各類社會矛盾
針對轉型時期社會矛盾政策關聯性強,政府往往成為矛盾焦點的特定形勢,必須高度重視對政府政策與行為的社會矛盾風險防范。必須建立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立法、執(zhí)法、司法過程中的民主參與機制,在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出臺前,切實做好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和利益訴求,充分評估決策方案對群眾生產、生活和心理可能造成的影響,做到風險過大時通過緩行加以完善,風險較小時或者預先加以化解,或者做好必要的應急預案。④參見楊俊一等:《政府社會管理教程》,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217-218頁。
為此,一方面要對群眾的利益要求要做出正面的回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發(fā)揮利益群體、民意調查、大眾傳媒、網絡傳媒在利益表達機制中的作用,完善信訪制度、聽證制度等利益表達機制,疏通政府在調節(jié)社會矛盾中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要正確定位人民群眾利益沖突的性質和基調,避免不加分析地將事件政治化或意識形態(tài)化。要適當妥協和讓步,使談判和合作成為解決沖突的常規(guī)化形式。要綜合采取認錯與依法懲處相結合的組合化處理方式,改變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的習慣做法。未來基于大數據技術,通過建立一套高水準、可操作的預警預測體系,建立社會矛盾發(fā)生、處置的相關數據庫,建立動態(tài)的社會矛盾監(jiān)控系統(tǒng),跟蹤社會各個群體對某些問題的態(tài)度,重點搜尋有關初露端倪、今后可能釀成大害的社會問題,分析以往社會矛盾發(fā)生的原因、頻率、發(fā)展趨勢,力求在社會矛盾處于潛伏時期,及時察覺、預告有關跡象,提請有關決策部門和全社會引起注意,并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防微杜漸,使有些問題在萌芽狀態(tài)就得到有效遏制,從而把社會問題造成的負面效應和消極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著力從源頭上化解社會風險。
(五)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確保社會運行安全有序
保障社會公共安全是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加強與完善我國公共安全體系,對解決當前我國存在的公共安全問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為此,一方面需要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jiān)管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綜合協調機制、科學評估機制、責任追究機制、應急處置機制及舉報重獎機制是有效杜絕各類食品藥品安全事故、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的關鍵;另一方面需要改進安全生產監(jiān)管體制,做到監(jiān)管有力,監(jiān)管到位,監(jiān)管無處不在,真正提高全社會的安全生產意識,從根本上減少安全隱患,降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與此同時,需要大力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立健全更加注重源頭預防、綜合治理的社會治安治理模式;加強重點人群管理,完善分類管理、等級預警、行知去向、動知軌跡的動態(tài)管控機制;加大治安復雜地區(qū)和突出治安問題的排查整治力度,整合各方力量,著力破解治安瓶頸難題。
在具體實踐中,必須注重在治理方式上將源頭治理、動態(tài)管理和應急處置有機結合。全面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健全社會治安形勢分析研判機制,強化部門聯動、區(qū)域協作,維護地區(qū)安全穩(wěn)定。逐步推進城市綜合管理網格化向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轉型,將社會治安、市場監(jiān)管、社區(qū)服務等功能融合到城市管理網格之中,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蓋的網格管理體系;在提升應急管理能力上,要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有效做法,建立健全社會運行狀況的監(jiān)測體系和危機預警系統(tǒng),對可能出現的社會問題和危機做出預測,將問題和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或及早制定出應對措施。
責任編輯:黃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