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遠基
放松是武術氣功中的重要概念,太極拳為中華傳統(tǒng)武術氣功之一,研究太極拳放松的本質、特點和作用,以及如何在太極拳練習中達到正確放松,對充分發(fā)揮好太極拳的實戰(zhàn)和健身作用很有意義。
一、太極拳放松的本質特點
學習太極拳之難,首先難在對松的理解和領會。先人有云:“松松松,太極功,太極頭條要放松。學太極,先學松,不松難得太極功?!彼墒翘珮O拳練家的終生追求,一世修煉的至高境界。正如著名武術家王宗岳《十三勢歌》云:“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蔽溆硐逶疲骸皹O柔軟,然后能極堅剛?!睏畛胃γ咳战淌卩嵚嗟韧降軙r,必重復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凈。要全身松開?!薄安凰桑凰?,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迸_灣葉金山同道說:“因為松是一種極高的無形境界,沒有練到真松的人,根本不可能明白松是什么。”
由上可見,松是太極拳練習時需要把握的精髓。那太極拳之松到底是如何的呢?府內派太極拳傳人李正認為:“松是一種狀態(tài),它的外在表現(xiàn)為肢體動作的自然、自如、自由,精神面貌的安詳。自然的就不是刻意的,自如的就不是受約束的,自由的就不是被迫的。它的內在要求是心理狀態(tài)的平和,肌肉的放松,經絡的通暢?!逼鋵崳勺鳛橐环N操作方法和行功狀態(tài),幾乎存在于任何一門中華傳統(tǒng)武術氣功的修煉之中。太極拳松的本質其實就是人體各部分和體內各系統(tǒng)在意識引領下對地球萬有引力的最大限度的尊重、服從和運用。它是包括太極拳在內的中華武術氣功修持的重要因素,在整個太極拳修煉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一)主觀性
太極拳的松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是一種在人的意念引領下的放松。意念是大腦的一種機能,是建立在客觀世界之上,通過語言、形象、動作等形式的反饋,構建、重組、優(yōu)化,達到調和人體陰陽和激發(fā)人體潛能目的的工具。練習太極拳要達到的放松,是在意念的主導下實現(xiàn)的。通過意念導引的放松、松展,全身各個臟器才能有序地運行松展,肌肉韌帶、關節(jié)才能處處松開拉長。
對此,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總結道:“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腹內松靜氣騰然也?!庇靡饽钐崞鹁瘢箖人伸o,才可達到輕靈而不遲重的境界?!度摗芬苍疲骸跋仍谛模笤谏?。腹松氣斂入股。”“筋骨要松,皮毛要攻,節(jié)節(jié)貫串,虛靈在中。”又云:“對拉拔長,逢上必下,前進之中必有后撐。”這些關于放松、松展、節(jié)節(jié)貫串的要求,都是在意念引領下實現(xiàn)的。腰胯以上松開要在意念引領下往上領拔,腰胯以下松開是在意念引領下往下沉墜。上領是采天之氣,下沉是接地之力,這就是松展的要義。沒有意念的正確引領容易造成肢體僵緊不靈活。
武禹襄說:“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心為令,氣為旗。心為驅使,神為主帥?!痹谶@里,武禹襄闡述了練習太極拳時意念的重要性,這也說明了意念的主觀性。太極拳每勢動作,從頭到尾都包含有“弓狀”的對拉勁力,在完成一個動作時,總是先有一個意念,“偏沉則隨”,在充分放松后再上下、左右、前后進行對拉弓勁的拔長。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太極拳放松的主觀性。
(二)相對性
其一,太極拳的松是相對的,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松是全身肌肉放松,特別是腰胯以上的肌肉放松。但是腿部的肌肉無時無刻不在支撐身體,因此腿部肌肉的放松是相對的,是“上虛、下實、中間活”,是似松非松、松而不懈。對此,武禹襄強調:“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存心……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松開,猶須貫串,不外起承轉合……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彼赏笇嶋H上說的是要松沉到位,松沉對不同的身體部位(如上肢或下肢)和不同動作的虛與實、開與合的轉換,其要求程度是不同的。該松沉到什么程度就要松沉到什么程度,沒松沉到位就是沒松透。如果學者過于注重了太極拳松的表象,不知道松的相對性,就會忽略了松的真意,這勢必使太極拳喪失武術之本質。
其二,太極拳的松是以不影響氣血運行為標準的。正如太極拳宗師楊澄甫曾說:“練太極拳要全身松開,不使有分毫之拙勁,留滯于筋骨血液之間以自縛束,然后輕靈變化,圓轉自如?!庇纱丝梢?,楊澄甫對松的相對性理解是到位的,即放松至不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即可。
其三,太極拳松的相對性,以松而不懈、松而不軟為基本要求。松是指全身各關節(jié)、肌肉筋腱的放開、拉長、放松和精神上的高度松靜。打拳時要求放松,不僅是肌肉、關節(jié)、筋腱等肢體的放松,而且意念也要放松,肢體松要做到松而不懈,意念松要做到松而不散。這樣才是內外一致,周身放松。懈是指肢體的疲軟,精神上的萎靡。懈既無目的性,也無規(guī)則可言,是一種無意識的放任懈怠。懈時關節(jié)是閉合的,肌肉軟組織是萎縮的,皮膚和肌肉之間是緊的。腰懈則身癱,胯懈則身傾,膝懈則站立不穩(wěn)。有的同道在練拳時不掌握松的要領,把松理解為懈,練拳時肢體疲軟,精神萎靡,顯示了一種病態(tài),這是對太極拳松的相對性認識不到位的結果。
其四,太極拳的松與緊是辯證統(tǒng)一,不是割裂開的。在各式太極拳中,松軟無力都不配稱作松,松里有緊才是真松,緊里有松才是真松,緊松渾然合一,緊與松在拳中相分相系,松是為了更好的緊,緊是為了最大限度的松,松緊轉換不要留痕跡,漸變人莫知,瞬變人難測。松則蓄能,緊則釋能。慢松慢緊內力堅,瞬松瞬緊力無邊。每一動作自松中含緊,說是松,實是緊,看是緊,實是松,忽緊忽松,忽松忽緊,任爾奸巧叢生,自是松緊俱備。如此,才是真正的武藝。
(三)促生能量性
太極拳放松的促生能量性,是指在練習太極拳時,通過身型的充分放松,促生、激發(fā)并引導人體的能量進行有規(guī)律的運行,使其為太極拳的養(yǎng)生和技擊所用。
其一,松可以直接帶來運動能量?!捌羷t隨”是太極拳因松而動的核心運動理論和基本方法?!捌弊质侵钙谥w的一邊,或上邊、或下邊、或左邊、或右邊、或前邊、或后邊;“沉”字是指肢體的一邊憑著自身重量,順著地心引力向下松,向下落?!捌痢笔窃谌砥毡榉潘蓷l件下的重點部位向下放松,是向底盤之內的某處放下去,落下去;“則隨”是指肢體偏沉以外的其他各部位,受偏沉部位的拉動,松松地隨之做出調整,隨之產生運動。練拳時,重心之所以會移動,就是兩側腰胯依次偏沉引起的;肢體之所以會伸縮,是前腹和后腰交替偏沉引起的。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應當用偏沉的方法引動,在放松的過程中完成。凡是通過偏沉產生的動作,就是松出來的動作,就是正確的;凡是沒有通過偏沉做出來的動作,就是用力做出來的動作,就是錯誤的。
其二,放松可以讓人體促生能量,使人體內的各種能量得到整合和激發(fā)。在練習太極拳時,有人的手掌或身體其他部位會出現(xiàn)大、小、輕、重、熱、涼、麻、癢等“八觸”,有人會出現(xiàn)腸鳴、放屁、打噯或身體某部位產生跳動,或在體表產生絲線樣走動,或病灶處有隱痛,或某部分有觸電感覺,也有人會產生頭發(fā)豎起,腳趾、頭頂突然針刺樣疼痛,或在眼前出現(xiàn)各種顏色與光環(huán),等等。這些都是練習太極拳中準確放松的結果,它們的存在,充分地證實太極拳放松可促生能量性。
其三,太極拳在實戰(zhàn)技擊時出現(xiàn)的超強隱蔽性和穿透力等等之中(沈家楨、顧留馨《陳式太極拳》第5頁)。何謂內勁?神氣合一而已。隨著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不斷深化,被擊中的受傷者往往外不露皮肉傷,俗稱氣力。這種氣力不露痕跡,而五臟六腑卻會受到嚴重的損傷。這是太極高手通過放松最大限度調動能量形成內勁而發(fā)揮作用的結果。正如楊少侯所說:“太極拳就是因為松松軟軟的,打出的勁才非常大呢!”
(四)圓活性
太極拳松的圓活性,是指在練習太極拳時松的狀態(tài)具有輕靈而圓活的特點。正如《十三勢行功要解》云:“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薄短珮O拳術十要》指出:“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練太極拳全身松開,不使有分毫之拙勁,以留滯于筋骨血脈之間以自縛束,然后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p>
這種松的圓活性,其一是修煉者放松至圓融的自然效應。當修煉太極放松至一定境界后,身形會圓滿如球,正合應太極之象。即球即圓,即圓即轉,即轉即活,故謂圓活。圓轉活機,機即時間,時間就是先天自然??臻g中的時間,雖無形無象、行軌無跡、規(guī)律無形,但都是圓轉。大之繞轉,小之滾轉,再小也轉,而且周行不殆、環(huán)環(huán)相連、無始無終。其二是體現(xiàn)在內的氣在身體內的運轉方向可隨人體姿態(tài)的變化、意識的引導、內氣的轉換而不斷變化,有柔而剛、彈抖柔韌,有韌而彈、渾厚雄悍、不易琢磨之妙。其三是體現(xiàn)在“■、捋、擠、按、采、■、肘、靠”等八勁和“進、退、顧、盼、定”為主的身法習練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輕靈之妙。實腳能較好地松沉,虛腳自然能輕靈。正如丁水德云:“松不是癟、塌,柔不是軟、舞。松是周身206塊骨頭關節(jié)能保持最大限度的靈活性,使之不僵化,好似一串珍珠項鏈節(jié)節(jié)貫串,產生一動無有不動的效果?!逼渌氖窃凇罢?、粘、連、隨、聽、化、拿、發(fā)、擎、引、松、放、截、扣、抓、閉、敷、蓋、對、吞、敷、蓋、對、吞”等太極拳主要技擊手法中,由于充分放松,其內勁靈活巧變,其速度、方向、大小和作用點可因敵而變,可輕重、可剛柔、可快慢、可虛實、可忽隱忽現(xiàn),變幻莫測,來去無蹤。正如陳鑫所說:“前后左右,上下四旁,轉接靈敏,緩急相將。高擎低取,如愿相償,不滯于跡,不涉于虛,至誠運動,擒縱由余,天機活潑,浩氣流行?!?/p>
(五)連續(xù)性
太極拳松的連續(xù)性,是指在練習太極拳時呈現(xiàn)出來的松的狀態(tài)是貫徹始終的,是節(jié)節(jié)貫串的,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太極拳者,其靜如動,其動如靜,動靜循環(huán),相連不斷”。這種放松的穩(wěn)定性,不僅僅貫穿于每個定勢的“起、承、開、合”之中,而且貫穿于每個定勢之間,從太極起勢至合太極結束,具有明顯的連續(xù)性的特點。正如張三豐真人云:“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蕩,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xù)處?!边@里真人強調的就是松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他又云:“用意不用力,太極圓轉,無使斷絕。當?shù)脵C得勢,令對手其根自斷。一招一式,務須節(jié)節(jié)貫串,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边@種“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松的連續(xù)性,是進行拳架修煉的顯著特點。需要指出的是,在專門進行八勁訓練或者進行推手或散手發(fā)勁訓練時,這種松的連續(xù)性則又是有所不同的。
二、在練習太極拳中如何正確放松
(一)意念引領原則
太極拳練習中的放松,是在意念的引領下實現(xiàn)的。正如李雅軒先生說:“末隨時勢,先將腦筋靜下來,摒除雜念,身心放松?!本毠r,大腦越入靜,神經興奮程度就會越降低,肌肉就越松,血液流動就越好。心靜非指強令內心鎮(zhèn)靜,而是要使急切求松的心情趨于緩和、坦然和寬松,繼而進入無欲無求之境界。如果只知道放松肢體去練拳,從形體動作上看似柔軟優(yōu)美,但周身總有一部分沒有放松,如一顆心老懸著放不下來,刻意追求和意念過重的結果,恰恰導致了與真松境界的背道而馳。
松是內外雙修。內求心神意念放松,神經安舒,頭腦清靜,先求心意松,而后在意念引領下肢體松,從腳到頂,踝、膝、胯、腰、肩、肘、腕等關節(jié)松開,且節(jié)節(jié)貫串,舉動輕柔,頂上虛靈,周身全體不著力,形于手指,肢體肌膚干凈。太極拳要求九大關節(jié)放松,還要求溜臀、裹襠、收腹、舒展前胸、圓背,而關鍵是收吸胸窩,收吸小腹兩側的腹股溝?!度摗访魇荆骸瓣P節(jié)要松,皮毛要攻,節(jié)節(jié)貫串,虛靈在中?!碧珮O拳盤拳練功舉動只有在意念引領下,才能實現(xiàn)輕靈,這是太極拳之特性。正如陳鑫云:“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心動意動,意動氣隨,意到氣亦到,每招每勢都要氣沉丹田,發(fā)于丹田,氣內走百骸、五臟,外行肌膚,貫于四肢末節(jié)?!?/p>
在練習太極拳時,必須是意念先行,先在意念引領下放松,而后才有動作。比如如何做到“松肩”這個要求,郝月如就指出:“以意將兩肩松開,氣向下沉,意中加一靜字,謂之松肩?!庇直热纭八晒恰?,只有在正確意念指導下放松肌肉求得身體各骨關節(jié)的放松,增強骨關節(jié)韌帶的彈性,才能達到節(jié)節(jié)放松,節(jié)節(jié)貫串,下動上自領,上動下自隨,一動無有不動。其實,太極拳每一拳勢都分“起、承、開、合”,只有做到意念在先、放松到位,四字之間才能做到不截然斷續(xù)而連貫自如,開中寓合,合中寓開。
(二)實踐招熟原則
要把握好太極拳放松的道理,關鍵在于多實踐,即多加練習,深入練習。所謂實踐出真理也。
其一,練太極拳放松,只是明白道理還不夠,還要深入實踐才行。學太極拳需要的不只是一種認知能力,而且還有一種實踐力,即經脈氣血的暢通能力,神經網絡的感知和指揮能力,運動情感的催動能力,筋骨肌肉的自覺能力、協(xié)調能力、執(zhí)行能力。這些能力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實際鍛煉出來的,只有通過長期、反復、有質量的運動實踐,疏通體內的各種溝通渠道,讓身體各個部位、大小關節(jié)、筋肌皮肉都更加靈敏才能實現(xiàn)的。
其二,要通過實踐讓放松由自控化為自覺行為。要通過反復練習招熟記住肢體弛張狀況,熟悉變化過程,練就想動就能動、想松就能松的由自控能力化為練拳的自覺行為。這樣才能形成意念而身應的條件反射,形成放松至一動無有不動的連鎖反應機制。進而達到意識到某個動作,氣血馬上隨之運行涌動,全身所有細胞的生命活力和整體的精氣神都隨之被充分調動起來,肢體也都節(jié)節(jié)貫串地松活起來。此時,還可以充分體會到全身放松通暢、陰陽平衡的舒服感。
其三,要達到真松,就必須經過一定的鍛煉時間,必須練夠一定的量。正如先師云:“久練為功?!薄叭蛉f遍,拳理自現(xiàn)?!痹S禹生也指出:“一天一遍,只能保持不忘而已,一天練二遍只能熟練而已,一天至少練三遍才能有所長進?!绷孔儾拍苡匈|變,有量變才能放松才能逐步到位。當然,練拳的量,主要是指縱向深度的有質量的量,而不是指橫向廣度的量,不是指會練的各種太極套路多??傊獜木镁?、多練、精練、深練的實踐中領會放松的本質。這就是太極拳通過放松實踐招熟的原則。
(三)分層修煉原則
即太極拳的練習,其放松是分層次的??煞譃樗膫€層次:
一是初級階段,即放松筋骨皮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在走拳架時達到放松。要在實現(xiàn)身法中正、腰胯主宰、虛實轉換的前提下實現(xiàn)松筋、松骨、松皮。通過充分松筋、松骨、松皮,促進人體氣血流通,培養(yǎng)出內氣。這與道家內丹功的“煉精化氣”、“百日筑基”階段是一致的。
二是用意不用力階段,即用意、用氣不用力階段。當拳架熟練之后,應進入修煉內勁,即以意導氣、以氣運身之行氣習練階段,此階段是太極拳由外形轉入內轉的一個轉折點,這是練習太極拳內功的一個關鍵階段,與道家內丹功的“小周天”階段是一致的。
三是松沉成勁階段。在用意不用力階段不斷深入后,要逐步通過習練進入松沉成勁階段。這是放松功夫之升華階段,也是在動態(tài)中,受到各種不斷變換的外力,通過不斷松沉來借勁打勁,對付各種勁別之超凡脫俗的階段。同時,這也是對自身丹田內轉功能強不強,腰胯活不活,內轉圓不圓,內氣是否充盈,虛實有沒有,手、眼、身法、步是否協(xié)調一致等綜合實力狀態(tài)的考驗。這是修煉太極拳放松至積柔為剛、以氣變手的中乘階段,與道家內丹功的“大周天”、“煉氣化神”階段是一致的。
四是松沉入虛階段。這是練習太極拳術爐火純青之階段。在此階段,剛復歸柔,以意念變手,意念若有若無,已達到“煉神還虛”境界。此時,身心完全松透,氣遍于身內,神通于天地之時,內氣會自然在體內鼓蕩游弋,形成自在于五臟六腑和筋骨皮肉血之間的自由運轉,意念則是不用而用,神便不領而領,此種境界,拳味必出,所謂出神入化,階及神明至矣。
(四)由慢及松原則
要真正達到正確的放松,必然遵守由慢及松的原則。
其一,練太極拳是個追求質量、精雕細刻的慢修煉的過程。只有細心做,慢慢練,在慢練中對照規(guī)矩、用于自身,才有利于放松。正如謝鐵夫云:“為求虛靈必從輕、緩、勻入手。在拳術中不輕不足以重,不緩不足以速,不勻不足以剛,此乃克服肌肉的僵硬狀態(tài)所必需?!本毺珮O拳放松,要給全身細胞一個覺醒反應、拉開距離、松出空隙的過程,要給經脈氣血一個疏通流動的過程,要給松感留夠從心意到形體之間、從筋骨到皮毛之間、從中心到末梢之間,如水依次流動的時間,以便在從容淡定、無端循環(huán)的運行過程中體會心與意合、意與松合、松與力合、力與形合,體會拳法拳理的貫徹情況,體會八門五步的不同松感。
其二,放松的感覺在慢練中才能更好地體認。在練拳過程中,放松的感覺遇有不明顯時,通行不順暢之處時,似停非停的放慢速度,用心意將其解融,則易于體認。在放松之感覺明顯時,通過慢練,特別是在肢體伸拉時,就會享受到一種伸筋拔骨的暢快之爽。特別是開合轉換之時,氣機盤旋舒卷,肢體似龍絞蛇驚,意味無窮。比如,肢體由上向下放松時,松感如水滲沙,層層下行;由下向上放松時,松感如汽蒸騰,節(jié)節(jié)上升;由內向外放松時,松感如墨洇紙,放大身形;由外向內放松時,松感如龍吸水,斂入骨中;左右之間依次放松時,松感如水流動,節(jié)節(jié)貫通。這一切,都是松感和緩運行,都是生理、心理體驗漸變,都是在經歷一個氣血流涌和神經感應的過程。過程需要時間安排,過程不能急,不能快。慢練生穩(wěn)靜,靜極生運動,慢中出細活,慢中長內功。
其三,快練之松來源于慢練之積累。太極拳之拳架練習分快慢,兩者都講究放松??炀氈潘?,來源于慢練之放松,得益于慢練之長期積累。慢練放松不到位,不知道如何對地球萬有引力進行最大限度的尊重、服從和運用,快練想練好是不可能的。
綜上所述,放松在練習太極拳中發(fā)揮著核心作用。在實際運用中,修煉者必須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技法的需求松沉到位,從而實現(xiàn)調息、調身、調心充分協(xié)調統(tǒng)一,才能從整體上促進功力技能的提升,獲取最優(yōu)化的健身效益和技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