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婧
?
命運(yùn)是動詞,讓感恩成為習(xí)慣
文|本刊記者 李婧
翟清鋒,一個典型的河南小伙子,笑起來很憨厚,還帶有一些靦腆。記者是在一次為小學(xué)贈書的活動上認(rèn)識他的,他的經(jīng)歷將我深深吸引,頓時產(chǎn)生了想要深入了解他的念頭,想知道是什么樣的一股力量和信念讓他有如此大的蛻變。
翟清鋒的老家在河南南陽鄧州的一個小村莊,小時候家里很窮,吃不飽飯上不起學(xué)。11歲那年,他瞞著父母離開了家,開始流浪。無意間聽到一個小伙伴說在北京撿廢品都能解決溫飽,于是他一路要飯來到北京。
15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jī)會,他在建筑工地找到了一份打零工的活兒。于是白天在工地打零工,晚上撿廢品,這樣干了7個多月,也有了一些積蓄。他用這些積蓄在順義石門市場擺攤修起了自行車。
后來這個小男孩長大了,想法也多了,腦子也活了,跟朋友們東挪西借了一些錢,租下了一塊廢地,辦起了公司,之后就一發(fā)不可收拾地將生意越做越大,日子越過越好。
他告訴我,他能夠走到今天,少不了好心人的一路幫助。這種事兒太多了,說不完,但是每一件他都記在心里,會想辦法去報答,也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感恩,是一種美德;愛,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翟清鋒,一路走來,一直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地回報著幫助過他的人,同時,也積極地幫助著需要幫助的人。記得他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不用謝我,做三件好事兒,就算是報答了?!?/p>
有一次,春節(jié)前回河南老家,在京石高速路上,他看到一對夫妻蹲在應(yīng)急車道上,好像很無助的樣子,就停下車,問他們需要什么幫助。那對夫妻激動地說終于遇到好人了,車壞了,攔了不知道多少輛車都沒有一輛愿意停下來。他幫著他們把車拖下了高速。我問他別人都不停車,你為什么停車?他想了想,然后搖頭道:“舉手之勞,為什么不做?”
他繼續(xù)道:“其實這樣的事兒也遇上過不少,有一次,一個坐輪椅的老大娘倒在地上,很多圍觀的人,但是沒有一個愿意上前扶一下的,我想都沒想,就上前把老大娘扶起來。旁邊有人說,小伙子小心她訛上你,我說被訛是上輩子欠人家的?!边@是他的人生哲理,對與錯不予置評,但是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效仿。
我饒有興致地跟他開玩笑:“說說捐款吧,對于有錢人,捐款這事兒少不了?!闭f完他就笑了,這次,是真正開懷地笑了。這一個玩笑,讓他徹底放松,好像只有到此時,我們的交流才真正進(jìn)入了對等狀態(tài)。
他說,在網(wǎng)上看到南陽大街上一位大媽在地上跪求給女兒治病的錢,就捐了2000;山西臨汾三姐妹給爸爸看病,缺錢,就給轉(zhuǎn)了2000;給東北燒傷的孩子轉(zhuǎn)了1000;為山西一個白血病患兒捐了300;給順義南彩小學(xué)的師生捐贈了《雷鋒》雜志……列舉不完,有很多也記不清了,都是一些小事兒,希望能夠幫助他們。
采訪臨近結(jié)束,我問他,做了這么多好事,也遇到過冷言冷語吧?也遭遇過別人異樣的眼光吧?迷茫過嗎?他告訴我他也掙扎過,但是后來想明白了,做自己認(rèn)為該做的事兒,公道自在人心。
記者補(bǔ)記:
當(dāng)今社會,物欲橫流,人情淡薄。落寞的表情、虛假的笑容,深深刺痛著我們的心。我們每個人似乎都在尋找著什么,渴求著什么?!暗郧邃h們”就好像股股春風(fēng)、絲絲春雨,沒有抱怨,也不冷漠。他說他在幫助每一個人的時候,想法都很簡單,就是力所能及。這種精神很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做每件事兒都是自然而然的。雷鋒,穿越幾個時代的精神領(lǐng)袖,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兒都不轟轟烈烈,都是平平常常,但貴在一直堅持做,而且樂此不?!e流成海,鑄就了如今的偉岸形象。
勿以善小而不為,很多事兒只是舉手之勞。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建設(shè)和諧家園。正所謂:一花獨(dú)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責(zé)任編輯 原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