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唐代的詠蜀漢詩

2016-07-19 13:18:44
關(guān)鍵詞:先主君臣蜀漢

唐 海 宏

(隴南師范高等??茖W(xué)校 文史學(xué)院, 甘肅 成縣 742500)

論唐代的詠蜀漢詩

唐 海 宏

(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xué)校 文史學(xué)院, 甘肅 成縣 742500)

在唐代眾多詠嘆蜀漢歷史人物的詩作中,詩人對蜀漢君臣人物強(qiáng)烈的崇拜與向往,反映在對賢相諸葛亮的稱頌與對君臣遇合的欽慕兩個方面。在詩人的心目中,輔佐先主劉備、鞠躬盡瘁的軍師諸葛亮不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忠君愛國的道德典范;劉備仁德愛民、禮賢下士的情操,以及與諸葛亮的君臣遇合,也成為了士人們爭相歌頌的重點。而這些作品對后世的詩歌、小說、戲曲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唐代;蜀漢詩;論述

詠三國詩是唐代百花爭艷的詩苑中的奇葩,雖然在蔚為大觀的唐詩國度里,它并不占有顯赫的位置,但是它的價值和影響卻是不容忽視與否定的。據(jù)劉尊明初步統(tǒng)計,在《全唐詩》中,詠三國的詩篇計120余首[1]60;朱一玄、劉毓忱的《三國演義資料匯編》一書共收錄唐代詠三國詩136首[2]42-93。通過查檢更多文獻(xiàn)資料后,筆者匯集唐代詠三國詩大約有二百余首。其中,論及蜀漢人物的詠蜀漢詩就有95首,而吟詠諸葛亮的有60多首,占了詠蜀漢詩的近三分之二。這里就以95首唐代詠蜀漢詩為對象,將其作一簡單論述。

一、唐代詠蜀漢詩的數(shù)目及分布特征

唐代詠蜀漢詩以詠諸葛亮為中心,旁及劉備、關(guān)羽、張飛、劉禪等人物。這些蜀漢人物能夠成為唐代詩人關(guān)注的首選對象,這與詩人個人經(jīng)歷、心理個性等因素有關(guān),也與時代文化制約下詩人群體的共性文化心理現(xiàn)象有關(guān)。為了更清晰地了解唐代詠蜀漢詩,現(xiàn)將其篇目列表如下:

作者生卒年數(shù)量(首)詩名(人)備注駱賓王640-6842疇昔篇(諸葛亮),幽縶書情通簡知己(諸葛亮)陳子昂650-6921峴山懷古(諸葛亮)楊 炯661-7021廣溪峽(劉備、諸葛亮、劉禪)郎士元不詳1關(guān)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關(guān)羽)張九齡678-7401登襄陽峴山(諸葛亮)王泠然692-7232詠八陣圖送人(諸葛亮),奉和戶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諸公并見示(諸葛亮)

續(xù)表

作者生卒年數(shù)量(首)詩名(人)備注高 適700-7651三君詠·魏鄭公(諸葛亮)李 白701-7624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諸葛亮),君道曲(劉備、諸葛亮),贈友人三首(其三)(劉備、諸葛亮),留別王司馬嵩(諸葛亮)儲光羲706-7631薦玄德公廟(劉備)杜甫712-77015蜀相(諸葛亮),武侯廟(諸葛亮),八陣圖(諸葛亮),諸葛廟(諸葛亮),夔州歌十絕句(其九)(諸葛亮),上卿翁請修武侯廟遺像缺落時崔卿權(quán)夔州(諸葛亮),詠懷古跡五首(其四)(劉備),詠懷古跡五首(其五)(諸葛亮),古柏行(諸葛亮),登樓(諸葛亮),承聞故房相公靈櫬自閬州啟殯歸葬東都有作二首(諸葛亮),遣興五首(其一)(諸葛亮),閣夜(諸葛亮),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yán)公武(諸葛亮),謁先主廟(劉備)李 華715-7661詠史十一首 (其九)(諸葛亮)岑 參715-7701先主武侯廟(劉備、諸葛亮)竇 常不詳1謁諸葛武侯廟(諸葛亮)盧 綸739-7991嘆諸葛(諸葛亮)戎 昱744-8001上湖南崔中丞(諸葛亮)王仲舒762-8231寄李十員外(諸葛亮)劉禹錫772-8424觀八陣圖(諸葛亮),和楊侍郎初至郴州紀(jì)事書情題郡齋八韻(諸葛亮),刑部白侍郎謝病長告改賓客分司以詩贈別(諸葛亮),蜀先主廟(劉備)楊嗣復(fù)不詳2丁巳歲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題臨淮公舊碑(諸葛亮),題李處士山居(諸葛亮)楊汝士不詳1和宗人尚書嗣復(fù)祠祭武侯畢題臨淮公舊碑(諸葛亮)武少儀不詳1諸葛承相廟(諸葛亮)白居易772-8464詠史(諸葛亮),寄隱者(諸葛亮),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章(諸葛亮),送韋侍御量移金州司馬時予官獨未出(諸葛亮)元 稹779-8463嘆臥龍(諸葛亮),哭呂衡州六首(其一)(諸葛亮),黃明府詩(并序)(諸葛亮)殷堯藩780-8551張飛廟(張飛)李德裕787-8491憶金門舊游奉寄江西沈大夫(諸葛亮)雍 陶789-8732武侯廟古柏(諸葛亮),蜀中戰(zhàn)后感事(諸葛亮)殷潛之不詳1題籌筆驛(諸葛亮)杜 牧803-8521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諸葛亮)薛 逢806-8752題白馬驛(諸葛亮),題籌筆驛(諸葛亮)李商隱812-8582武侯廟古柏(諸葛亮),籌筆驛(諸葛亮)溫庭筠812-8701過五丈原(諸葛亮)

續(xù)表

作者生卒年數(shù)量(首)詩名(人)備注薛 能817-8802籌筆驛(諸葛亮),游嘉州后溪(諸葛亮)李 翰不詳1臥龍崗謁武侯祠(諸葛亮)費貫卿不詳1閑居即事(諸葛亮)劉 叉不詳1入蜀(諸葛亮)李 頻不詳1送友人游蜀(諸葛亮)章孝標(biāo)不詳1諸葛武侯廟(諸葛亮)李山甫不詳2代孔明哭先主(劉備、諸葛亮),又代孔明哭先主(劉備、諸葛亮)李咸用不詳1題陳將軍別墅(諸葛亮)趙 嘏不詳1述懷上令狐相公(諸葛亮)吳 融不詳1和寄座主尚書(諸葛亮)許 渾不詳1南陽道中(諸葛亮)陸龜蒙?-8811讀襄陽耆舊傳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諸葛亮)羅 隱833-9092籌筆驛(諸葛亮),淮南送李司空朝覲(諸葛亮)韋 莊836-9102喻東軍(諸葛亮),聞官軍繼至未睹凱旋(諸葛亮)胡 曾839-?4詠史詩·五丈原(諸葛亮),詠史詩·瀘水(諸葛亮),詠史詩·南陽(諸葛亮),草檄答南蠻有詠(諸葛亮)劉 兼不詳1中夏晝臥(諸葛亮)羅 鄴不詳1上東川顧尚書(諸葛亮)貫 休823-9121送人征蠻(諸葛亮)崔道融不詳1過隆中(諸葛亮)張 儼不詳3貞元八年十二月謁先主廟絕句三首(其一)(劉備),貞元八年十二月謁先主廟絕句三首(其二)(劉備),貞元八年十二月謁先主廟絕句三首(其三)(劉備)周 曇不詳2蜀先主(劉備),后主(劉禪)汪 遵不詳1南陽(諸葛亮)徐 夤858-8871蜀(諸葛亮)李 中920-9741讀蜀志(諸葛亮)

(本表根據(jù)朱一玄、劉毓忱的《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 2003年),孫繪茹的《唐詩中三國題材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xué)碩士論文,2012年) ,王潤農(nóng)的《唐代詩歌中的三國圖像》(私立東吳大學(xué)碩士論文,2013年)等數(shù)據(jù)進(jìn)行繪制。)

從上表可以看出,唐代詩人對蜀漢政治集團(tuán)始終是給予高度關(guān)注的,而這些詠蜀漢詩也呈現(xiàn)出鮮明的特征。首先,從詠頌的對象來看,作品的內(nèi)容涵蓋了蜀漢政治集團(tuán)中的主要英雄人物。如先主劉備、丞相諸葛亮、大將關(guān)羽、張飛以及后主劉禪,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則是殫精竭慮輔佐蜀漢的軍師——諸葛亮。在95首唐人詠蜀漢詩作中,涉及到諸葛亮的詩作就有85首,可見,在唐人的眼里,對諸葛亮的崇拜已經(jīng)成為那個時代的風(fēng)尚了。其次,從作者與作品的數(shù)量關(guān)系來看,作者共有54人,大多數(shù)詩人只有一兩篇,但也有多達(dá)十幾首的。如杜甫就有15首,足見他對蜀漢政治集團(tuán)的認(rèn)同。第三,從作品的質(zhì)量來看,有不少詩篇是千古傳誦的佳作。

二、唐代詠蜀漢詩的內(nèi)容

唐代詩人在詠史詩中對蜀漢人物的關(guān)注與詩人個人經(jīng)歷以及所處的時代特征有著緊密的關(guān)系,這使得詠蜀漢詩在不同的詩人作品中表現(xiàn)出了許多既有共性的時代文化底蘊,又體現(xiàn)出了豐富而極具張力的文化價值。

(一)對賢相諸葛亮的稱頌

在95首唐人詠蜀漢詩作中,涉及到諸葛亮的詩作有85首。在唐代眾多詩人心目中,諸葛亮不僅是愛國忠君的典范,更是智慧的化身。在不同的詩人筆下,都體現(xiàn)出了尊崇諸葛亮的心理傾向,首開唐人先河者是駱賓王,他在《疇昔篇》[3]835與《幽縶書情通簡知己》[3]860中曾有“諸葛才雄已號龍”、“《梁甫》臥龍才”的感嘆。而在推崇諸葛亮的眾多唐代詩人中,杜甫最具代表性。在《詠懷古跡五首》<其五>中,杜甫對諸葛亮給予盛贊,詩云:

諸葛大名垂孫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4]2511

瞻仰了武侯祠后,杜甫以極具藝術(shù)感染力的詩句、以激情昂揚的筆觸稱頌了諸葛亮,對其雄才大略進(jìn)行了熱烈的頌揚。詩稱武侯令名與宇宙并存,功業(yè)萬古如同凌空的雄鳳飛翔。盛贊諸葛亮的人品與伊尹、呂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從容鎮(zhèn)定的指揮才能卻使蕭何、曹參為之黯然失色。盡管蜀漢的氣數(shù)衰終,難以恢復(fù),但他仍然意志堅定地操持軍務(wù),最終積勞成疾而身死。詩人表現(xiàn)出了對武侯的極度崇尚之情,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不以事業(yè)成敗持評的高人之見。對此詩,劉克莊曾評曰:“臥龍沒已千載,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許之。此詩儕之伊呂伯仲間,而以蕭曹為不足道,此論皆自子美發(fā)之??纪?、南軒,近代大儒,不能廢也?!盵5]1507此外,杜甫還有“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登樓)”[4]2480“欻憶吟梁父,躬耕也未遲(諸葛廟)”[4]2506“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八陣圖)”[4]2503等名句頌揚諸葛亮。

同時,盛唐詩人對諸葛亮亦很推崇,其詩云:“陳兵劍閣山將動,飲馬珠江水不流(王泠然《詠八陣圖送人》)?!盵3]1175“蜀主相諸葛,功高名亦尊。驅(qū)馳千萬眾,怒目酸中原(李華《詠史》)。”[6]1590“永安宮外有祠堂,魚水恩深祚不長。角立一方初退舍,擬稱三漢更圖王。人同過隙無留影,石在窮沙尚啟行。歸蜀降吳競何事,為陵為谷共蒼蒼(竇?!吨]諸葛武侯廟》)?!盵4]3025

到了中晚唐,追懷諸葛亮功業(yè)的詩歌越來越多。武少儀稱贊了他的聯(lián)吳抗曹策略:“因機(jī)定蜀延衰漢,以計連吳振弱孫(《諸葛丞相廟》)”[7]3693;劉禹錫贊道:“一吟《梁甫》曲,知是臥龍才(《和楊侍郎初至郴州紀(jì)事書情題郡齋八韻》)”[8]4106;杜牧歌頌了諸葛亮的運籌帷幄:“永安宮受詔,籌筆驛沈思。畫地乾坤在,濡毫勝負(fù)知(《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9]6063;薛逢夸贊他不僅能指揮千軍萬馬又對劉備傾心盡力:“天地三分魏蜀吳,武侯倔起贊訐漠。身依豪杰傾心術(shù),目對云山演陣圖(《題籌筆釋》)”[9]6384;而羅隱稱許他為劉備北征東討、出謀劃策:“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策 (《籌筆釋》)”[10]7607。

另外,也有許多詩作表現(xiàn)了諸葛亮的超凡脫俗和神秘莫測,如劉禹錫的《觀八陣圖》:

軒皇傳上略,蜀相運神機(jī)。

水落龍蛇出,沙平鵝鸛飛。

波濤無動勢,鱗介避余威。

會有知兵者,臨流指是非。[8]4027

詩人盛贊了蜀相諸葛亮的謀才將略以及八陣圖的神奇,在對諸葛亮的傾慕和無限神往中隱隱見出了詩人濟(jì)世雄心與以“知兵”者慨然自命的壯志豪情。此外李商隱還有“猿鳥猶疑畏簡書,風(fēng)云常為護(hù)儲胥”[9]6211之句來稱頌諸葛亮的治軍謹(jǐn)嚴(yán),其死去雖已有數(shù)百年之久,但他的形象依舊凜然生威,直到現(xiàn)在此處的猿鳥彷佛還在懼怕他軍書的威力,風(fēng)云似乎也愛護(hù)著他的營壘,護(hù)衛(wèi)軍營周遭的藩籬。李山甫用“憶昔南陽顧草廬,便乘雷電捧乘輿”[10]7415抒寫諸葛亮乘雷電而意氣奮發(fā)、風(fēng)神飛動的俊逸形象,盡現(xiàn)了其英雄之氣。而李中以“報國盡神機(jī)”[11]8611、李山甫用“鯨鬛翻騰四海波,始將天意用千戈。盡驅(qū)神鬼隨鞭策,全罩英雄入網(wǎng)羅”[9]6211、溫庭筠作“鐵馬云雕久絕塵,柳陰高壓漢營春。天晴殺氣屯關(guān)右,夜半妖星照渭濱”[12]6780、胡曾借“蜀相西驅(qū)十萬來,秋風(fēng)原下久裴回。長星不為英雄住,半夜流光落九垓”[10]7477來描寫與諸葛亮有關(guān)的怪異之事,表達(dá)對諸葛亮北伐中原的英雄業(yè)績半途而廢的惋惜之情。

(二)對君臣遇合的欽慕

《三國志·諸葛亮傳》曾記載劉備得到諸葛亮?xí)r,曾感嘆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盵13]761《三國志·先主傳》中亦記載其君臣之關(guān)系為“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13]744,這種理想的君臣關(guān)系成了唐代詩人心目中君臣相得的楷模,使得他們在詩中反復(fù)吟詠著這一君臣關(guān)系的理想模式和典范意義。

對劉備、諸葛亮君臣遇合稱頌最早的詩人是李白,其《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曾云:

漢道昔云季,群雄方戰(zhàn)爭。霸圖各未立,割據(jù)資豪英。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當(dāng)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魚水三顧合,風(fēng)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晚途值子玉,華發(fā)同衰榮。托意在經(jīng)濟(jì),結(jié)交為弟兄。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6]1737

詩人對諸葛亮得到劉備三顧茅廬的禮遇之后,兩人形成了“猶魚之有水”的君臣關(guān)系進(jìn)行了歌頌,并對諸葛亮輔佐劉備叱咤風(fēng)云、建立功業(yè)表示了期盼,同時也流露出了李白在政治上積極進(jìn)取的理想與抱負(fù)。此外,“小白鴻翼于夷吾,劉葛魚水本無二 (《君道曲》)”[6]1696,“蜀主思孔明,晉家望安石(《贈友人三首》其三)”[6]1766等詩句亦是對君臣遇合的歌頌。

李白之后,詩圣杜甫對劉備與諸葛亮“猶魚之有水”之君臣契合、同心共濟(jì)的關(guān)系也不斷地加以禮贊。杜甫對諸葛亮知遇于劉備后兩人開啟的一段君臣遇合佳話給予了真誠的頌贊與由衷的向往,其《諸葛廟》一詩云:

久游巴子國,屢入武侯祠。

竹日斜虛寢,溪風(fēng)滿薄帷。

君臣當(dāng)共濟(jì),賢圣亦同時。

翊戴歸先主,并吞更出師。

蟲蛇穿畫壁,巫覡醉蛛絲。

欻憶吟《梁父》,躬耕也未遲。[4]2506

此詩中,杜甫借孔明以自況,其中“君臣當(dāng)共濟(jì),圣賢亦同時”是杜甫對諸葛亮功勛的體認(rèn),也是他寄希望于朝野上下,希翼能精誠合作而掃除禍亂。此外,杜甫還滿懷深情地寫到:“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jì)老臣心(《蜀相》)”[4]2433;“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詠懷古跡五首》其四)”[4]2511;“應(yīng)天才不小,得士契無鄰(《謁先主廟》)”[4]2504;“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遣興五首》其一)”[4]2293。這些詩句里,杜甫反復(fù)闡述著劉備、諸葛亮二人親密無間,共濟(jì)契合的關(guān)系。在面對諸葛亮廟前“柯如青銅根如石”的古柏,他慨然寫下了《古柏行》,借贊久經(jīng)風(fēng)霜、挺立寒谷之古柏,來稱頌雄才偉略、忠心不二之諸葛孔明。詩雖句句詠古柏,實為聲聲頌武侯。在杜甫詩中反復(fù)出現(xiàn)如“君臣當(dāng)共濟(jì)”這類的詩句,強(qiáng)調(diào)的正是劉備與諸葛亮二人之相契一體,生前如此,死后亦然,而又不為時空阻隔所改變的君臣關(guān)系。

李杜之外,岑參《先主武侯廟》、儲光羲《薦玄德公廟》、張儼《貞元八年十二月謁先主廟絕句三首》、周曇《蜀先主》等詩對劉備、諸葛亮的精神相通、魚水交情進(jìn)行了熱情歌頌,欽慕之情溢于言表。同時也委婉地流露出了詩人們懷才不遇、屢受壓抑的不平情緒。

張大燭說:“正是諸葛亮和劉備之間這種‘風(fēng)云際會感通契合’的君臣關(guān)系,成為唐代詩人心目中的共同企慕。所謂‘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那逢圣主尋。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托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 (白居易詩,引自《三國演義》)。 ”[14]57而關(guān)四平對此作了進(jìn)一步的闡述:“由于詩人各自經(jīng)歷、際遇及思想意識、切入角度的個性差異,雖同是企盼君臣遇合,但其詩作的立論重心、觀察視角與思想意蘊亦各個有別,這就使得君臣遇合思想的表述呈多角度、多層面的豐厚形態(tài)?!盵15]49由此可見,唐代詩人以一腔熱血為諸葛亮寫照,這既是對古人君臣契合的欽慕,又是詩人心曲的折射,他們將自己報國為民的赤子之心與懷才不遇的悲嘆傾瀉在了字里行間之中。

詠蜀漢詩除了頌劉備、諸葛亮之外,也旁及到了關(guān)羽、張飛、劉禪等人物。但從總數(shù)上來說這類詩作極少,主要以頌揚關(guān)張與貶斥劉禪為主,也從未引起后人的關(guān)注,在此不再贅言。

在興復(fù)漢室的偉大理想感召之下,蜀漢英雄人物籠罩在了亮麗的歷史光環(huán)之下,但是隨著蜀漢英雄人物的消亡,蜀漢政權(quán)的終結(jié),建立在蜀漢英雄人物悲劇之上的賢相與君臣遇合的美景破碎了,這種“悲劇之美”對士人產(chǎn)生了巨大的震撼。唐代詩人中普遍存在著推崇蜀漢、認(rèn)同蜀漢的心理傾向,在這種心理作用的驅(qū)動下,詩人由對諸葛亮的贊揚,進(jìn)而對其所在的蜀漢政權(quán)寄予了認(rèn)同。而在唐代詠蜀漢的詩作中,也便分化出了對諸葛亮的崇拜與對君臣遇合的欽慕兩種吟詠范式,而這種范式的確立,對后世有關(guān)蜀漢的詩歌、話本、傳奇乃至《三國演義》都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yuǎn)的影響。

[1] 劉尊明.歷史與詩人心靈的碰撞--唐詩詠三國論析[J].文學(xué)遺產(chǎn),1992,(5).

[2] 朱一玄,劉毓忱.三國演義資料匯編 [M].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 2003.

[3]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第2冊卷55-卷146[M].北京:中華書局,2013.

[4]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第4冊卷216-卷271[M].北京:中華書局,2013.

[5] (唐)杜甫.杜詩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6]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第3冊卷147-卷215[M].北京:中華書局,2013.

[7]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第5冊卷272-卷345[M].北京:中華書局,2013.

[8]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第6冊卷346-卷423[M].北京:中華書局,2013.

[9]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第8冊卷480-卷548[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0]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第10冊卷631-卷702[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1]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第11冊卷703-卷795[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2]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第9冊卷549-卷630[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3] (晉)陳壽撰.三國志下[M].北京:中華書局,2011.

[14] 張大燭.萬古凌霄一羽毛——唐詩中的諸葛亮形象[J].南平師專學(xué)報,2005,(3).

[15] 關(guān)四平.三國歷史的詩意化——唐代詠三國詩與士人心態(tài)[J].天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2,(1).

[責(zé)任編輯:劉 力]

Study on the Poetry about the Kingdom of Shu Han in Tang Dynasty

Tang Haihong

(Department of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Cheng xian Gansu 742500, China)

In numerous Tang Dynasty chant the history of Shu Han character of poems, the poet of the Shu Han monarch character strong adoration and yearning, reflects in Yin phase Zhuge Liang’s praise with the monarch and his admiration of two aspects. In the poet’s mind and help to Lord Liu Bei, spared no efforts in the strategist, Zhuge Liang is not only the incarnation of wisdom, loyalty and patriotic moral model; Liu Bei Ren Aimin, Synod of sentiment, and Zhuge Liang of the monarch and his subjects haphazard, has also become a focus of scholars scramble to sing the praises of the. These work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oetry, novels and dramas of the later generations.

Tang Dynasty; the poetry about the kingdom of Shu Han; study

2015-11-21

唐海宏(1974-),男,甘肅徽縣人,隴南師范高等??茖W(xué)校文史學(xué)院,講師。

隴南師范高等??茖W(xué)校2014年校級科研項目“唐人詩歌中的三國情懷”(項目編號:2014LSSK02009)。

I22

A

1673—0429(2016)01—0037—06

猜你喜歡
先主君臣蜀漢
宋代君臣殿上間距考論
隆中對
劉備慘敗
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們力保蜀漢江山30年
北廣人物(2018年34期)2018-09-29 12:09:34
何崝(四首)
文史雜志(2018年5期)2018-09-19 03:04:16
明清兩朝邊疆治理中的西夏歷史借鏡——兼論明清君臣的“西夏觀”
西夏學(xué)(2018年1期)2018-04-29 09:07:34
蜀漢“大赦”初探
法律史評論(2017年0期)2017-07-09 03:43:58
三十六計之欲擒故縱
隆中對(節(jié)選)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for the Binary Mixtures of 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and Ionic Liquids*
澄城县| 廊坊市| 井冈山市| 渭源县| 临漳县| 金昌市| 高邑县| 平遥县| 清水河县| 左权县| 洪江市| 马公市| 乐山市| 青浦区| 宝兴县| 酒泉市| 乌海市| 广宁县| 莱州市| 贵州省| 柯坪县| 巴里| 进贤县| 马尔康县| 神农架林区| 会泽县| 崇州市| 滨州市| 涞水县| 紫云| 石柱| 玛纳斯县| 天水市| 光山县| 高雄县| 嘉鱼县| 辛集市| 上虞市| 泰顺县| 洮南市|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