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華 李岳美
【摘要】病理學是一門極其重要的的醫(yī)學基礎課程,是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之間的“橋梁學科”,為了提高教學水平,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病理學知識,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病理學教學中,讓學生能感知病理學的動態(tài)形象,讓理論知識得以深化,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 病理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153-02
病理學是研究人體疾病發(fā)生的原因、發(fā)生機制、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疾病過程中機體的形態(tài)結構、功能代謝變化和病變轉歸的一門基礎醫(yī)學課程。因此,病理學一直被視為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之間的“橋梁學科”,其形象直觀性和真實具體性在教學中尤為重要[1]。但由于這門課程自身的特點,其發(fā)生機制及病理變化很多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而多媒體技術能夠直觀、形象、生動、真實的將病理學教學內容表現(xiàn)出來,很符合病理學以形態(tài)教學為主的特征[2],減輕醫(yī)學生的學習壓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提供了新的方案。本文從以下幾點對病理學教學中多媒體的有效應用進行探討,希望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病理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
1.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信息統(tǒng)一結合起來,將病理學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相關知識比較直觀簡潔地展示給醫(yī)學生,使抽象晦澀的信息變得活潑生動、具體可見,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2.便于復習相關的基礎知識 傳統(tǒng)教學很難有效展示其他課程的教學材料,只能讓學生空想,而多媒體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地將需要的相關知識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集中展現(xiàn)出來,充分體現(xiàn)出其便利的優(yōu)越性。
3.無縫銜接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 病理學知識大多數(shù)是通過實驗獲得的,是一門實驗學科,在理論教學中恰當?shù)卮┎逑嚓P實驗知識非常重要,尤其在目前實驗課不足的情況下尤為必要[3]。
二、病理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弊端
1.缺乏教學互動 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講課時,多數(shù)時間在注視電腦屏幕,缺少與學生之間及時有效的溝通,同時學生也一直注視屏幕,加上教室光線陰暗,學生不會留意教師的眼神和表情,這種缺乏師生互動的課堂氛圍勢必會影響教學質量。
2.信息超量 信息量大是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之一,但有些教師把與教學有關的全部知識都納入課件,一味地追求信息量大,單位時間內給學生的信息過大,尤其病理描述中存在機理的分析,臨床實踐中又包含基礎理論,本身就比較復雜,若主題變換過于頻繁,學生根本沒時間做筆記和理解消化,不利于學生學習和復習[4]。
3.課件設計不恰當 多媒體教學中,課件是核心。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有的課件幾乎是課本的翻版,沒有把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信息有機結合起來,重點不突出,課件太死板,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的課件又過于追求形式化和多樣化,做不到熟練銜接,讓學生找不到重點。
三、病理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策略
1.全面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教師必須具有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激發(fā)自我能動性,注重教與學的互動性。多媒體教學過程雖然十分精彩,但不能完全取代教師必要的文字講解,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從教材和專業(yè)出發(f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掌握理解知識的能力,采用與之相一致的多媒體教學和講授相結合的授課方法,時刻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課堂反應,以此反饋來調整教學進度,改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在多媒體應用過程中,應主動走下講臺,深入學生,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在注重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5]。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辈±韺W多媒體教學配合圖片展示,這些圖片不僅可以使病理學知識直觀形象,同時可以使學生對圖片的形象認識上升到理性思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讓他們學習探索中體會到病理學的深奧和魅力。
3.完善多媒體課件 制作多媒體課件應緊扣教學大綱,切合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專業(yè)知識層次和多媒體內容一致,重點演示教學內容重難點,盡量減少翻頁次數(shù),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動態(tài)圖片最好不要出現(xiàn),否則易轉移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室光線不能太亮或太暗。此外,選擇合適的多媒體課件背景,淺色背景可以與深色字體搭配,全方位提高教學質量。
4.觀看動態(tài)模擬形象 多媒體教學集視頻、聲音、動畫、圖像于一體,動態(tài)形象逼真,動畫效果顯著,更有利于學生對某些動態(tài)抽象難以表達的病理學知識的學習和體會,例如在講白細胞的滲出和吞噬作用時,可以將內容制成動畫效果,連續(xù)播放,并配以簡明扼要的講解,使原本抽象難懂的知識點變得簡單明了,所有平面教學難以處理的內容都變得迎刃而解。
綜上所述,多媒體應用與病理學教學的有機結合,是病理學教學改革中重要的教學手段。在病理學教學中,恰當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完善的多媒體課件,充分發(fā)揮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將對病理學教學產(chǎn)生巨大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丁敏.淺談多媒體在病理教學中的重要性[J].考試周刊,2014,35:172-173.
[2]周璐,吳波.淺談病理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166.
[3]楚有猛.淺議多媒體技術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4,70:170-171.
[4]崔文亮.多媒體技術在病理學教學中應用的利弊分析[J].學術研究周刊,2014,2:39.
[5]劉洪美,馬奎元,王旭等.優(yōu)化多媒體課件結合病例討論在病理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