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里的許多尋常食物,背后都有玄妙機關。
第一回“西門慶熱結十弟兄 武二郎冷遇親哥嫂”,花子虛派家里的小廝給西門慶家里送東西,“剛待轉身,被吳月娘喚住,叫大丫頭玉簫在食籮里揀了兩件蒸酥果餡兒與他。因說道:‘這是與你當茶的。你到家拜上你家娘,你說西門大娘說,遲幾日還要請娘過去坐半日兒哩。那小廝接了,又磕了一個頭兒,應著去了?!?/p>
初看那兩件“蒸酥果餡兒”沒什么稀奇,不過是吳月娘賞給小廝的茶點?;蛟S是果餡兒的酥皮點心?但前面有“蒸”字,酥皮點心如果用蒸的,顯然不能成形。所以,這里的“酥”,并不是我們常見的酥皮。
清代小說《醒世姻緣傳》第十七回:“叫人把那些盒子端到船上,二盒果餡餅,兩盒蒸酥,兩盒薄脆?!痹谶@里,“蒸酥”和“果餡”是并列的點心。那么, “蒸酥”的“酥”究竟是什么呢?
一個“酥”字,打開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千年歷 史。
最早對“酥”做出解釋的,是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洱R民要術》中,第一次詳細說明:牛乳初步加工為酪,熬制奶酪時冷卻凝成的浮皮為酥,把酥進一步提純,是為醍醐,產量有限,品質最高,有所謂“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的說法。所以,按照“抨酥法”做出來的“酥”,和我們今天所說的酥油、奶油較為相似。
“酥”本身的顏色是白色的,我在拉薩大昭寺,曾見過僧侶供奉所雕刻的酥油花,潔白無瑕,嘆為觀止。古人在“酥”中加入各種染料,呈現綠色,謂之“眉黛青”;呈現紅色,謂之“紅酥”,陸游悼念唐婉的“紅酥手,黃藤酒”,典故即出于此。
在唐朝時,“酥”曾經被做成一道高級夏日甜點——酥山。這大概是具有唐代特色的冰淇淋。唐人王泠然曾經在《蘇合山賦》里記載了一次高級宴會,出席宴會的都是“英髦俊彥”,然而,宴席上雖然“綺饌齊列”,人們還是被酥山(蘇山)傾倒了。這道甜點“味兼金房之密(蜜), 勢盡美人之情。素手淋瀝而象起,玄冬涸冱而體成。足同夫露結霜凝,不異乎水積冰生”。從《蘇合山賦》可以得知,“酥山”一般由女性制作,先將“酥”加熱到近乎融化、非常柔軟的狀態(tài),然后,向盤子一類的器皿上滴淋,一邊淋一邊做出山巒的造型,然后,放到冰窖里冷凍,這個過程叫做“點酥”。經過冷凍后的酥山晶瑩剔透,上面還點綴有花朵和小樹,遠看就像一座潔白瑰麗的小山。章懷太子墓的壁畫上,亦繪畫了捧著“酥山”的侍者。
宋朝人把“點酥”技藝繼續(xù)發(fā)揚光大,點酥漸漸不再是為了入口,變成了純粹的觀賞品。比如,《師友談記》里曾經記載,“澈之婦閉戶不治事,惟滴酥為花果等物。每請客,一客二十,皆工巧,盡力為之者。只用一次。復速客,則更之。以次諸婦日夜滴酥不輟?!边@個方法實在太過靡費,實在不值得提倡。
經過一番分析,我們可知,《金瓶梅》里的“蒸酥果餡兒”,可能指的是以奶油和果仁做餡兒,然后蒸制而成的點心。夏日炎炎,“蒸酥果餡兒”也許吃不下去,但做一份穿越千年的“暖金盤里點酥山”,卻比古人要容易許多——說穿了,就是一份奶油刨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