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生活
最近,日本一家公司生產(chǎn)了一款“智能馬桶”。在使用時,馬桶的傳感器會隨著時間和體積的變化,自動計算人的尿流率和尿流量,從而反映使用者的身體健康狀況。尿流率測定是一項用于檢查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輔助檢查方法。應用尿流計記錄排尿過程中每秒鐘的尿流率并繪成曲線,以了解下尿路有無梗阻。根據(jù)尿流率曲線推算出各尿流率參數(shù),包括最大尿流率、尿流時間、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時間、2秒鐘尿流率及總尿量等。對于許多有尿路功能障礙的老年人來說,這款“智能馬桶”可為首選。
由于難以再通和視野限制,冠狀動脈的慢性阻塞被認為是行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術的一大難題。而波蘭的心臟專家通過谷歌眼鏡,接收到了精準的數(shù)據(jù),成功在一位49歲的男性身上完成了心臟介入手術,同時置入了2枚支架,這在目前報道中尚屬首次。據(jù)了解,與普通顯示器不同的是,谷歌眼鏡獨有的聲音控制與放大功能能夠幫助專家更好地觀察阻塞支,并指導導絲運行方向。同時,手術過程還可以被錄制以供研究學習。
中國臺灣的四名設計師聯(lián)手設計了一款概念水龍頭。它雖然和一般的感應水龍頭出水原理一樣,但最大的區(qū)別在于頂部的數(shù)字顯微鏡和圓形顯示屏。顯微鏡可以將手上的細菌放大然后識別出來。如果細菌很多,系統(tǒng)會呈現(xiàn)紅色LED燈;如果洗手后細菌減少到正常水平,LED燈會變?yōu)榫G色,顯示屏也會變成透明,告知人們洗手完畢,否則會提示重新清洗。如果沒有認真洗手的話,細菌還會扭來扭去顯示在你的面前,非常直觀。這個概念水龍頭容易培養(yǎng)人們正確的洗手習慣,是非常不錯的使用設計。
近日,研究人員在培養(yǎng)皿中重建了人的聲帶組織,他們用健康的聲帶細胞來培養(yǎng)聲帶黏膜。因狗的喉部與人類的很相似,當研究人員將人工聲帶及黏膜植入狗的體內(nèi)時,所產(chǎn)生的組織能隨著氣流而振動,并發(fā)出與自然組織非常相像的聲音。聲帶黏膜移植物的功能也優(yōu)于口腔黏膜移植物,而口腔黏膜移植物是目前被用于治療聲音失常的普遍方法。隨著進一步的研發(fā),這種實驗室中生長的、可移植的聲帶組織可為聲音異?;颊咛峁┮环N非常有前途的治療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