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熙
《科學生活》:交通法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都必須面對的,它和其他法律相比有什么特點?
俞警官:我們說交通法和其他法律法規(guī)的最大區(qū)別在于,交通法是每個人都要參與的。只要在中國境內(nèi),參與道路交通行為的人,都要遵守本法。通俗地說,當你踏出家門開始,就要遵守交通法。所以,交通法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遵守的法律,而并非只有開車的人才需要學習、遵循。實際上,這一點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
其實,很多交通法大家都不太了解。比如:雨天,機動車不開車燈就是違法的。再比如,機動車在右轉(zhuǎn)彎時,應該讓直行的行人和非機動車先行,如果不讓的話,是要扣三分的。而這些規(guī)則一般人知之甚少,當然,這可能與我們以前的宣傳不到位也有關(guān)系。所以,我們應該把這些交通安全的常識從成年人到孩子逐漸普及。
《科學生活》:我們常常聽說某人違反了交通法,被媒體稱為是違章或違規(guī),這種說法正確嗎?合適嗎?
俞警官:現(xiàn)在媒體在宣傳方面也存在一些誤區(qū),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就是把違反交通法說成是違規(guī)、違章,這就選擇性地降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級別。就像前段時間閔行區(qū)一位交警在處理交通違法時被司機拖行致死的這個事件中,一些媒體所用的新聞標題就是《司機違章致交警死亡》。2004年之前,我們用的是條規(guī),所以叫違章是對的,但是,十幾年過去了,現(xiàn)在每個人都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制約,必須遵守本法,作為媒體,如果自己都不懂法,又如何普及法律、教育群眾呢?
《科學生活》:中國式闖紅燈現(xiàn)象讓人大傷腦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
俞警官:作為國際大都市的上海來講,民眾的交通安全意識比較淡薄,特別是兒童的安全教育遠遠不夠。在張江,可以看到很多交警都是抓著違反交通法的行人不讓走,說你不能闖紅燈,人家怎么說?“你別管了”。世界500強里面的白領(lǐng)也不例外。不得不說,這和從小沒有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有關(guān)。
環(huán)境對人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多中國人出國了都能遵守別國的交通法規(guī),但在自己國家卻不能遵守我們的交通法。我們不能因為我們國家的交通法完善得比較晚,就可以視而不見地闖紅燈。借用一位大家的話,“你所在的土地是中國,你若光明,中國便不會黑暗”。我們不要總是埋怨我們的國家怎么樣,問問自己做得怎么樣?現(xiàn)在很多人是選擇性地批判,如果這件事是對自己有利的,就說好。我們要通過不斷地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反省,才會進步。
《科學生活》:現(xiàn)在發(fā)生路怒癥的駕駛員很多,還有些年輕人喜歡飆車。前段時間四川發(fā)生男司機猛踢變道女司機的事件,請從您的視角幫我們解讀一下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俞警官:現(xiàn)在很多人已經(jīng)把強行變道、違法變道當成一種炫耀其駕駛技術(shù)、駕駛水平的方式。有些人甚至認為,“我能強行變道進去說明我厲害”,然后擠壓別人的車,最后引發(fā)爭執(zhí)。我不希望我們的孩子以后都變成這樣的人。很可能今天你是學校里一名學習成績很優(yōu)秀的孩子,但由于你對交通法的漠視,將來可能在幾秒鐘內(nèi)生命就消逝了。
現(xiàn)在,很多家里有錢的年輕人,肆無忌憚地在馬路上飆車,置自己和別人的生命于不顧,嚴重危害了人們的生命安全,這種行為被判定為危害公共安全罪、危險駕駛罪等。所以,沒有法律意識的人即使他的本事再大,能力再強,于己于人于國都有百害而無一利。
《科學生活》:暑假是交通事故的高發(fā)期,孩子們?nèi)菀壮霈F(xiàn)哪些交通安全問題?國外的交通安全教育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俞警官:前段時間,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道,中國每年因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超過20萬人,相當于三個汶川大地震的死亡人數(shù)。而日本每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shù)僅為4000人。從全國來講,雙休日和假期都是交通事故的高發(fā)期,特別是暑假,時間較長,孩子們到外面游玩的機會較多,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較高。
孩子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一個最大特點是突然從道路兩側(cè)竄出來,可能是跟著一個皮球竄出來,或者追逐等,特別容易釀成車禍。這個問題是造成孩子們傷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外國交通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非常到位。在一些西方國家,文明、素養(yǎng)首先體現(xiàn)在交通安全上面,就是要遵守交通法。比如說德國,孩子從上幼兒園就開始穿那種黃色的反光背心。在孩子開始學自行車時,學校會組織考試。騎自行車要戴頭盔,而我們的孩子幾乎沒有人戴。我也問過我的孩子,我說,如果你戴著頭盔騎自行車上學會怎么樣?孩子說,所有的同學都會嘲笑我。自我保護卻要被嘲笑!雖然法律上沒有要求騎自行車必須戴頭盔,但是從自我保護的角度來講,騎自行車是應該要戴頭盔的。日本法律規(guī)定,自行車等非機動車在夜間不開車燈(他們的自行車是配備車燈的),要罰相當于6000元人民幣的款,可以買幾輛自行車了。自行車的車燈也很好配的,體育用品商店里都有的賣,也就十幾塊錢,套在龍頭上就行了,在夜間行車可以很好地保護騎車者。
《科學生活》:人們常說,安全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那么我們學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做得如何呢?
俞警官:在兒童安全方面,法律上規(guī)定學校是有義務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但學校里的老師缺乏相關(guān)的專業(yè)知識。而交通安全教育對講解人員要求也較高,不僅要對交通業(yè)務較為熟識,而且還要考慮孩子心理和年齡的接受程度。
我們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對初中以上的孩子,教育起來就比較困難了,因為他們已經(jīng)把一些陋習以及一些違法的行為養(yǎng)成習慣了。這是我們比較頭痛的,所以,交通安全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浦東新區(qū)有600百多所學校,我一個人每天講兩場,一年也講不完,所以,我們覺得通過微信發(fā)布一些宣傳片是好的方法,發(fā)到每個學校,要求每個班級組織觀看,孩子、家長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
教育局是很重視學生生命教育的,但是大部分學校是不開展交通安全教育的,特別是初中、高中。我自己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到現(xiàn)在的高二,沒有上過一次交通安全課。所以,這個問題,我也是很有意見的。因為,法律明確規(guī)定學校有義務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不能把法律特別是有關(guān)生命的法律視為兒戲,把它長期地拋于腦后,只顧抓學習。如果連孩子的生命都保護不了,學校教育的意義何在?比如說那個某名牌大學副校長的事情,這位副校長2014年在浙江高速的環(huán)線上出口處違法變道造成交通事故導致死亡。作為一個知名學府的副校長,在交通法上置生命于不顧,最后會導致自己死亡,讓人痛心。
作為一名交警,我是非常想進學校去給孩子上交通安全課的,哪怕是周六周日甚至是晚上去給孩子們講課,讓我自己貼錢我也愿意去給學生們講交通安全知識。大家不要認為交警是懶于做宣傳,而是力不從心。
我們在微博、微信上面發(fā)了很多交通法的視頻、文章,希望家長、老師們能重視。如果我們哪里做得不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希望家長、老師能夠給我們及時指出。如果我們還不抓緊教育現(xiàn)在的孩子們,就是對孩子們不負責任。
《科學生活》:有一些學校非常重視生命教育,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就是關(guān)于生命教育的,那些重視生命教育的學校往往學生的學習也很好,您在工作中是否也有這樣的共識?
俞警官:實踐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一些優(yōu)秀的民辦學校,校領(lǐng)導對交通安全的重視程度要高很多,這主要還是取決于校長的辦學思路和辦學理念。如果一個學校的校長尊重生命、重視生命教育,那么這個學校也一定是個好學校。事實往往是,孩子們的成績越好的學校,兒童安全教育的水平也越高,法律意識越高,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相反,往往是只抓學習的學校,而忽視生命教育的學校,學生成績肯定不是最好的。好的學校都是各個方面均衡發(fā)展的,而差的學??瓷先W習很賣力,但事倍功半。
為什么會這樣?想想看,對孩子的生命都不敬畏的學校、校長,怎么能教出優(yōu)秀的孩子?無論哪門學科,都是為生命服務的,都需要敬畏生命。生命教育一定是貫穿語數(shù)英數(shù)理化各門學科的核心思想。我們所有學習的知識,歸根結(jié)底是為人服務的,而人的需求方面,安全又是第一位的。沒有了安全,一切都是浮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我們交警對兒童交通安全教育也有一種迫切的心理,真的很焦急。我已經(jīng)四十多歲了,就是想要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這是我們的職責。比如,微博、微信上的朋友和我討論一些交通安全問題,他們學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識。有些人說,雨天不開車燈是違法行為,要扣1分,罰款50元錢,這個事情很多司機都不知道。我們就是想通過宣傳,讓孩子們在沒有學開車之前就知道雨天不開車燈是違法行為,要記1分、罰款50元,而不是等他們做了駕駛員以后才懂這個法規(guī)。這才是我們要做的,我們的孩子都是優(yōu)秀的,不要因為老師、家長的忽視而貽誤了孩子。
我們一定要把“安全第一”的理念牢記在心,這四個字雖然很土,但確實是真理,我們的孩子們?nèi)W校學習知識,無論哪一門知識,前提就是安全,所以,從寶寶抓起,貫穿幼兒園、小學、中學教育,就要教給孩子生命至上的理念,因為這是學習任何知識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