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玳珈
“掌握信息價值判斷的基本方法,學會鑒別與評價信息”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的一項。以粵教版《信息技術基礎》為例,《信息的鑒別與評價》一課結合不同案例,分別從“來源”“價值取向”和“時效性”介紹信息的甄別方法。然而在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使用十余年后的今天,許多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顯然已滯后于時代需求。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我們當前處在一個信息獲取、發(fā)布及互動都十分迅捷的新媒體時代,面對更豐富的信息、更多元的信息活動,如何運用批判的眼光、辯證的思維和科學的方法進行甄別與選擇,是對信息時代每一個公民提出的挑戰(zhàn)。因此,筆者以“新媒體時代下的信息”為抓手,引用熱門話題、關注時代特點與社會需求、強調(diào)技術工具與方法的運用,對這一節(jié)課進行了重新設計。
教學設計概況
標題:《新媒體時代,信息的鑒別與評價》
使用教材及章節(jié):《信息技術基礎》(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章第三節(jié)
教學分析與設計思路:為使學生對新媒體時代下的信息及信息活動特征形成更深刻的體驗,進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鑒別與評價,筆者選擇了曾一度在各視頻網(wǎng)站、社交網(wǎng)站及手機網(wǎng)絡媒體被“刷爆屏”的典型案例——柴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作為素材。通過課前播放并使學生了解其從“引發(fā)轟動、點擊量破億”到播出不久遭“封殺”的事實,引起學生認知和情感的沖突,再讓學生帶著沖突與疑問,分組完成4個不同的分析與操作任務。在任務的設計上既緊抓新媒體時代下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鮮明特征,又有針對性地分別突出了信息鑒別與評價的四個主要維度:真實性、客觀性、準確性和時效性,讓學生逐步從思考、分析與操作中形成新的認知與情感態(tài)度。
教學活動的設計、實施與效果
1. 知識鋪墊
教師首先出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新媒體”的定義,即“以數(shù)字技術為基礎,以網(wǎng)絡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并與學生共同列舉日常使用新媒體的行為,共同探討新媒體的特征。
這一環(huán)節(jié)開宗明義,使學生在學習前期就明確新媒體定義、明確新媒體時代下的常見信息、信息活動及其特征。
2. 案例導入
教師與學生回顧柴靜霧霾調(diào)查紀錄片《穹頂之下》,重溫其發(fā)布當天獲得的網(wǎng)絡效應及不久即被封殺的情況,介紹該視頻發(fā)布后產(chǎn)生的“擁柴派”和“砍柴派”兩大意見陣營。提出問題:你會加入其中哪一派?
學生由此產(chǎn)生認知及情感沖突,產(chǎn)生參與后續(xù)學習及活動的愿望。
3. 學習活動
教師為學習小組發(fā)放任務包(含任務卡、素材包、作業(yè)卡、經(jīng)驗卡),小組合作完成材料的觀摩與閱讀、問題的思辨與實踐,并將分析討論和操作實踐的結果填在作業(yè)卡中。
任務一:為有源頭活水來
學生從文字材料中尋找蛛絲馬跡,獲得必須訪問權威來源NASA官網(wǎng)的線索,進而找到碳密度圖并下載后進行比對,以驗證柴靜的觀點。
這一過程學生可能需要借助翻譯軟件理解相關信息,同時還需要完成圖片下載等操作。任務完成之后,教師隨即引導學生交流尋求信息來源的經(jīng)驗并填寫經(jīng)驗卡,如國際新聞可以看CNN、BBC,國內(nèi)新聞可以看各門戶網(wǎng)站和主流媒體,歷史知識可以查找維基百科,科學信息可以咨詢果殼網(wǎng)等權威專家。設計該任務,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形成在日常生活中面對魚龍混雜的信息時,從信息源頭辨別其真?zhèn)蔚囊庾R和能力。
任務二:公婆各有理,誰說服了你
面對同一具有公眾影響力的事件或現(xiàn)象,不同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觀點或意見,并形成持有這些觀點或意見的一類群體。這在具備個性化與社群化特征的新媒體信息活動中尤為常見。在該任務中,學生就“是否學習國際經(jīng)驗”這一爭論查找相關的討論群(博客、微博、論壇或貼吧等),統(tǒng)計其被閱讀的次數(shù)、被參與討論的次數(shù),并分析有哪些不同聲音,結合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辯證思考。通過該任務,引導學生認識到社會角色的不同決定了信息的價值取向不同,任何時候都不應被動地聽從或消極地參與朋友圈、貼吧或網(wǎng)絡輿論群體發(fā)布的偏激信息,不輕易為“意見領袖”所“綁架”,而應通過自身的思考、分析甚至實踐調(diào)查得出客觀的結論。
任務三:讓信息技術說話
新媒體信息都是以數(shù)字化的形態(tài)存在的。它們可能是來自信息源的第一手資料,也可能是被加工處理過的二手資料。本任務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過的信息技術,根據(jù)面對的信息內(nèi)容或特征,獲取其原始信息并進行加工與再表達,進而通過對比,驗證其準確性。在該任務中,學生通過獲取“北京PM2.5來源”的相關數(shù)值信息,運用Excel進行圖表分析,并將所得圖表與材料中的圖表進行比較,以驗證其準確性。該任務啟發(fā)了學生在判別數(shù)字信息的準確性時,應善于將課堂學習的信息技術工具與方法學以致用。
任務四:新新益善
即時性既是新媒體的特征,又是其一大優(yōu)勢,而信息推送更是目前許多網(wǎng)絡媒體或手機媒體具備的功能。該任務讓學生查找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并關注其發(fā)布時間,查找、瀏覽并推薦能及時推送有關霧霾最新信息的微信公眾號。該任務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在獲取信息時關注信息的發(fā)布時間、更新時間,以及根據(jù)信息需求關注具有信息推送功能的媒體。
針對各任務,不同小組分享各自完成的作業(yè)卡,并在教師的引導下交流分享鑒別與評價信息的經(jīng)驗,同時完成經(jīng)驗卡。
教學反思
媒介素養(yǎng)是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21世紀技能”之一。身處新媒體時代的學生,只有通過終身學習、提高自身媒介素養(yǎng)并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才能讓新媒體更好地服務于生活與工作。本課例有以下特點。
1. 緊扣課標。四個任務以及對應經(jīng)驗卡的設計實質上分別指向了信息鑒別與評價的四個維度:真實性、客觀性、準確性與時效性。通過相應的問題思辨與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去親歷信息鑒別與評價的各個維度。在日常的信息活動中,對某一事物的判別通常是需要從多個角度、運用多種方法來進行的,因此本課自始至終都圍繞一個案例“穹頂之下”,從多方信息、各種渠道、不同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辯證思考,分析得出科學合理的答案。
2. 時代感強。新媒體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個性化與社群化的特征。這些特征在教學伊始由教師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已形成了共識,隨后又分別在各個任務中有所體現(xiàn)。如任務三,面對同一信息,往往會產(chǎn)生不同的觀點,并借助各類媒體平臺形成相應的意見群體,這里新媒體信息的共享性、個性化與社群化特征顯而易見。在各個任務中出現(xiàn)的是有代表性的多種新媒體形態(tài),如互聯(lián)網(wǎng)、討論群、微信(朋友圈、公眾號)等,給學生提供了參與信息活動的真實體驗。
3. 實操性強。新媒體時代下的信息活動不可避免地會涉及信息技術的運用,要對信息進行科學、高效的鑒別與評價,不能僅僅依賴經(jīng)驗判斷,而應合理運用相應的技術工具或方法。四個任務中的實踐操作活動都涉及了一定的技術工具或方法,如瀏覽網(wǎng)頁、下載源圖片、機器翻譯、使用Excel制作圖表、關注微信公眾號等,幫助學生形成善用信息技術輔助來鑒別與評價信息的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