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振華
(江蘇省江浦高級中學文昌校區(qū),江蘇 南京 211800)
?
同課異構中不一樣的精彩
——江蘇省優(yōu)質(zhì)課評比中三節(jié)課的對比分析
雍振華
(江蘇省江浦高級中學文昌校區(qū),江蘇南京211800)
摘要:高效課堂取決于良好的教學設計,在參與江蘇省優(yōu)質(zhì)課評比的三節(jié)同題異構課中,課題的引入、三種邏輯的認識、難點的突破、教學素材的整合與挖掘、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的設計等各有精彩.
關鍵詞:高中物理;同課異構;力的分解
1引言
2013年由省教研室等籌辦,在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開展了高中物理優(yōu)質(zhì)課的評比活動.其中涉及到“力的分解”課題的有七節(jié)課,教師們同課異構,精彩紛呈,展現(xiàn)了優(yōu)秀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下面選擇其中三節(jié)課進行分析對比,分別以課A、課B、課C標示,表1、表2、表3分別是三節(jié)課教學流程、時間進度和組織形式.
表1
表2
表3
續(xù)表
2三節(jié)課的對比
2.1課題的引入
課A、課B從“小力拉動大力”、“斷鋼絲”的演示實驗開始,在視覺上給予學生沖擊感,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演示實驗完畢后,兩位教師復習了合力、分力的概念,然后引導學生由力的合成逆向思考引入力的分解這個主題,思路簡單直接.課C則是采用學生熟悉的騎車下坡情境,通過師生對話,引出對重力的分解.
對比來看,課A、B的引入利用了眼球效應,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實驗情境離學生生活有一定距離,同時與教師后續(xù)所講到的問題缺乏關聯(lián)性,影響學生認知過程的連貫性.課C的騎車下坡則與學生生活很近,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對力分解的必要性和意義,體現(xiàn)了因為需要所以發(fā)生的認知規(guī)律.同時,該情境的引入也涉及物體在斜面上重力分解的實例,可謂一箭雙雕.
對此作進一步的思考,不論力的合成還是分解本質(zhì)都是矢量的運算,是對物理量運算法則的學習.但是不少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大部分教師只是從合力、分力的效果等效性讓學生了解力的合成與分解,而沒有上升到矢量運算法則的角度來看待,所以從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教育的角度來看設計上還有待完善.
2.2三種邏輯的認識
教學的本質(zhì)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將知識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讓學生掌握的過程,其總體的設計將遵循一定的教學邏輯.其中就知識而言,有其內(nèi)在發(fā)生、演變的邏輯.除此以外,學生的認知過程也有其規(guī)律,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認知邏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大多關心的是知識邏輯,而經(jīng)驗告訴我們,貼合認知邏輯的教學,其效率會更高.教師對知識邏輯和認知邏輯的認識決定了教學邏輯.
從知識邏輯來說,三節(jié)課整體上延續(xù)了課本的設計思路.從力的合成聯(lián)系到力的分解,然后提出力分解的依據(jù),再進行實例分析,區(qū)別主要是在引入力分解的方式和分析力的分解依據(jù)的位置不同.
從認知邏輯來說,課A、課B從合、分的邏輯關系引出力的分解,直觀、形象.課C遵循了另一個思路,通過騎車下坡的實例,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在不知不覺中引出了力的分解.這兩種方式都符合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規(guī)律.課C教師的獨到之處是將斜面上重力分解的兩個例子進行對比,讓學生認識到同一個力基于作用效果,不同分解結果則可能完全不同,這種對比設計無疑大大加深了學生基于作用效果分解力的認知深度,讓物理課更有了物理的味道.
從認知難度來看,三節(jié)課教師列舉了水平面斜拉物體、物體放在斜面上時對重力分解、中間力兩邊對稱分解三個例子,都關注了模型從易到難的教學邏輯.課C除了關注模型的難易,更關注了模型間的演變,物體在斜面上先讓擋板與斜面垂直,然后讓檔板變?yōu)樨Q直,這樣使學生感覺不到這是兩個問題而是同一個問題的兩種形式,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2.3難點的突破
本節(jié)課的難點在于通過對力作用效果的分析,作出平行四邊形并求出分力大?。畯姆治隽Φ淖饔眯Ч蟻碚f,三位教師都通過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幫助學生突破了教學難點.除此以外,三節(jié)課又各有獨到之處.
課A中橡皮筋中間掛砝碼的實驗,教師通過讓學生做兩次不同角度下的平行四邊形,直接從線段長度來判斷分力大小變化,避開了用數(shù)學求分力的難點.
課B中,教師對水平面斜拉力分解的創(chuàng)新實驗讓學生對拉力的兩個效果有了更準確的認識.由于初中經(jīng)驗的影響,學生總是認為壓力等于重力,這里臺秤的應用讓學生清楚地看到物體對平面壓力的變化,很好突破了這個易錯點.
課C的特別之處在于對斜面上重力的分解,教師沒有用演示實驗,而是采用師生對話的方式讓學生把對力作用效果的體會說出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并沒有問學生某個力產(chǎn)生了怎樣的效果,而是問學生你有什么感覺?這種問法顯然比直接問學生有什么樣的效果更顯自然,更容易讓學生接受.顯然,問話方式的不同也體現(xiàn)了教師理念的不同.相同的問題,不一樣的問法,學生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樣的,這一點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關注.在平行四邊形的作圖上,教師注意到作圖的規(guī)范性,引導學生關注作圖時哪些地方用實線、哪些地方用虛線.
2.4教學素材的整合與挖掘
許多教學素材雖表面內(nèi)容不同,但教師如關注其內(nèi)在關系,通過對素材的整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課A中教師先讓木板水平,研究斜拉力的分解,然后將木板一端抬高,變成斜面上對重力的分解,形成物理情境的自然過渡.課B中教師沒有關注到實例間的關系,幾個分解實例相對獨立.課C中教師不是直接把物體放在斜面上分解重力,而是先用木板垂直斜面擋住小球然后將木板轉為豎直方向,顯然教師關注到兩個情境內(nèi)在形式的一致性.
關于素材的挖掘,C課教師做得更加到位.由于前概念的影響,學生經(jīng)常認為物體在斜面上對斜面的壓力總是mgcosθ.為此,教師對木板從兩種角度夾球的情境進行深入挖掘,通過教師的引導、比較,較好地突破了這個教學難點,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對力的分解的物理本質(zhì)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課A中也關注到了上述兩個模型中壓力的不同,但教學中很快帶過,學生印象不深.對于合力、分力間的大小關系,平時教師多習慣脫離物理情境,直接從平行四邊形的數(shù)形關系讓學生得出,至于實際情形怎樣,學生多不清楚且存在疑惑.在課C中教師利用對繩拉桿模型的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合力、分力間大小的可能關系,由于是從實際情境得出,結果讓人信服,很好地破除了學生潛在的疑惑.
2.5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
演示實驗中,學生知識經(jīng)驗的獲得來源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所以一般要求實驗現(xiàn)象直觀、明顯.學生分組實驗則是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器材,學生進行實驗觀察,實驗本身應容易操作.相比演示實驗,學生有親身的經(jīng)歷和體會,獲得的經(jīng)驗包含視、聽、觸覺等,這些都是演示實驗所不能代替的.
從演示實驗角度進行對比:
課A中沒有單獨設置演示實驗,只是在課開始時有一個小力拉大力的引入實驗.課B中教師對水平面斜拉物體力的分解進行了實驗創(chuàng)新.如圖1所示,教師在物體下方放置臺秤,水平方向放置彈簧,這讓學生對兩個方向分力的效果有更加清晰的認識.不足之處是教師在講解器材、實驗步驟說明花費了較多時間,影響了后面教學.
圖1
課C中教師針對斜面上擋板夾球情形下重力的分解,采用了演示實驗,教師在兩個分力的方向放置了DIS傳感器,數(shù)據(jù)得到實時顯示.這樣做的優(yōu)點非常明顯,實驗由定性變?yōu)槎?,對平行四邊形法則計算出來的分力大小直接進行了驗證,進而證明運用平行四邊形法則計算分力大小的合理性.課B的如圖1所示的實驗還可做如下改進:將彈簧改為彈簧秤,這樣可進行定量驗證,但是不論數(shù)據(jù)精度還是可操作性都不如DIS傳感器好.另外課C在結尾做了小力產(chǎn)生大力的演示實驗(如圖2).相比其他類似的實驗,教師用砝碼的個數(shù)突出表現(xiàn)分力合力的大小,更加直觀清晰.
圖2
從學生實驗角度進行對比:
課A中教師讓學生用木板、小車自己完成了的三個實驗,應該說器材的利用率非常高.不足之處是斜拉物體的實驗通過木板的凹下程度來判斷分力的效果,有一定缺陷.因為水平木板是兩邊架起、中間懸空,凹下程度是中間最大,兩邊變?。畬W生在實驗中,由于木板光滑,小車極易滾動,學生多半會讓小車在木板的不同位置移動,所以凹下程度的變化到底是由于分力的作用,還是由于小車在木板位置的不同,實際上是不好分辨的.學生在課中之所以說出了正確的結果,多是因為學生事前對實驗現(xiàn)象已經(jīng)有了基本的預判而已.為此,教師有必要提醒學生在施加拉力前后,盡量把小車放在木板的同一個位置.課B中在斜面上分解重力的實驗,小車是用固定在木板一端的彈簧拉住,這樣做的好處是小車相對固定,避免了A課中出現(xiàn)的問題.課C中學生分組做了繩拉桿分解重力的實驗,學生體會深刻,突破了教學難點.
3總結與反思
從上述課例中可以看到,教師們在關注教材本身知識系統(tǒng)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課堂實施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想、讓學生做、讓學生說,教師起的僅僅是組織、引導的作用,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看到不少有待改進的地方,例如:課堂引入關注眼球效應,忽略了其他因素的考慮;教學設計多遵循教材的邏輯體系和呈現(xiàn)次序,缺乏自己獨立、深入的思考;實驗在操作層面上還不夠關注細節(jié),影響了實驗效果;教學素材的整合意識還不夠強,降低了教學過程的整體性、連續(xù)性,同時對素材的深度挖掘還有待加強,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思考、改進、提高.
參考文獻:
[1] 耿建.差異性——一節(jié)同題異構課的比較[J].物理教師,2012,(10).
[2] 葛曉東.從同課異構看教學目標的確立[J].物理教師,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