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佳
魏晉是游仙詩發(fā)展的繁榮時期,其中更是以“三曹”為文人游仙詩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高峰。曹操現(xiàn)存完整的詩歌二十一首,其中游仙詩共七首,包括《氣出唱》三首、《精列》、《陌上?!泛汀肚锖小范?,占到總量的三分之一。其子曹植游仙詩創(chuàng)作的數(shù)量最多,有《仙人篇》、《游仙》、《升天行》二首、《飛龍篇》、《桂之樹行》、《平陵東》、《五游詠》、《遠游篇》、《苦思行》、《驅(qū)車篇》共十一首,同時曹植也是文學史上第一個以“游仙”為詩歌題目來闡述游仙這一主題的詩人。而曹丕只留有一首游仙詩《折楊柳行》。
一、樂府傳統(tǒng)
縱觀“三曹”現(xiàn)留存下來的游仙詩,曹操與曹丕皆為樂府游仙詩,曹植的《游仙》為非樂府游仙詩,其余也都是樂府游仙詩。樂府詩有三個特點,分別是語言樸實自然;有演奏時的“解”;句式長短不一,回環(huán)往復。曹操與曹植的游仙詩中都體現(xiàn)了樂府詩的這三個特點,而曹植的游仙詩既有漢樂府的特點,又有不同之處。
(一)語言
漢樂府的語言多樸實自然,保留有民歌的特色。曹操在這一方面尤為突出,他的游仙詩語言質(zhì)樸,氣勢宏大。如《氣出唱》其二中的第一段:
華陰山,自以為大。高百丈,浮云為之蓋。仙人欲來,出隨風,列之雨。吹我洞簫鼓琴瑟,何訚訚!酒與歌戲,今日相樂誠為樂。玉女起,起舞移數(shù)時。鼓吹一何嘈嘈。
這首詩緊承前一首《氣出唱》其一而來,詩人向東游歷得到神之藥之后又向西而行,來到華陰山。華陰山高大巍峨,浮云如同傘蓋般遮蔽著山峰。這個比喻想象奇特,氣勢恢宏,“崛起甚奇”(陳祚明《采菽堂詩集》卷五)。接著仙人出場,與詩人一起宴飲游樂,吹簫鼓瑟仙女伴舞,一派歌舞升平。其中的“仙人欲來,出隨風,列之雨”,雖不飾以文藻,但仙人伴隨風雨出場的磅礴氣勢卻呼之欲出。
曹植與之相比則多了幾分文采。如,同樣是對衣著的描寫,曹操只有簡單的一句“負揜被裘,似非恒人”(《秋胡行》其一),交代了仙人的身份,并沒有過多描寫。曹植則是“披我丹霞衣,襲我素霓裳”(《五游詠》),不僅有顏色,還有樣式,更加直觀可感。另外,關于仙境的描繪,曹操是“金階玉為堂,芝草生殿旁”(《氣出唱》其三),從一個宏觀的角度觀察,氣勢宏大;而曹植卻是抓住極具特色的一點,以小見大,延宕開來。如“綠蘿緣玉樹,光耀粲相輝”(《苦思行》),綠蘿攀附玉樹而生,兩種綠色交相輝映,有一種光彩奪目之美。
(二)分“解”
樂府其實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包含了詩歌、音樂和舞蹈,但現(xiàn)在音樂和舞蹈已經(jīng)失傳,我們只能看到作為文本的詩歌。樂府在形式上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分“解”。楊蔭瀏在《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中專門論述了相和曲中的“解”是什么,他說:“漢代的《大曲》已是歌舞曲;它有歌唱的部分,所以有歌詞,但它又有不須歌唱而只須用器樂演奏或用器樂伴奏著進行跳舞的部分,那就是‘解”(5)。
以曹丕的《折楊柳行》為例。一解:西山一何高,高高殊無極。上有兩仙童,不飲亦不食。與我一丸藥,光耀有五色。
二解 :服藥四五日,身體生羽翼。輕舉乘浮云,倏忽行萬億。流覽觀四海,茫茫非所識。
三解:彭祖稱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聃適西戎,于今竟不還。王喬假虛辭,赤松垂空言。
四解:達人識真?zhèn)?,愚夫好妄傳。追念往古事,憒憒千萬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觀。
這首詩一共分為四解,其中的前兩解描述了詩人在西山上遇到了兩位仙童,仙童給了他一枚丸藥。服食后身體生出了羽翼,詩人“輕舉乘浮云”,來到了飄渺的仙界。后兩解作者筆鋒一轉(zhuǎn),質(zhì)疑彭祖、老聃、王喬、赤松等神仙并非真的存在,最后表明“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觀”的不信神仙的思想。這首詩如果單獨看文本的話,前后是自相矛盾的,令人費解。但將它與樂府相聯(lián)系就可以知道,曹丕寫作前兩解是為了入樂方便演奏,最終想要表達的還是不信神仙的思想。正如陳柞明評價的那樣:“子桓言神仙則妄言也,疑神仙則但疑也,不似孟德有沉吟之心?!保ā恫奢奶霉旁娺x》卷五)
(三)句式
樂府詩的句式一般長短不一,回環(huán)往復。如曹操的《氣出唱》“駕六龍,乘風而行。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歷登高山臨谿谷,乘云而行,行四海外”。不拘泥于四言,而是三言、五言、七言都有,讀起來富于變化,有音律美?;丨h(huán)往復體現(xiàn)在《秋胡行》中:“愿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愿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經(jīng)歷昆侖,上到蓬萊。飄飖八極,與神人俱。思得神藥,萬歲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華山?!泵恳唤獾囊欢渑c三四句都是重復的,最后一句與第一句也相互呼應。曹植的《平陵東》中“閶闔開,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飛龍。乘飛龍,與仙期,東上蓬萊采靈芝。靈芝采之可服食,年若王父無終極”,運用了頂針的修辭,“乘飛龍”和“采靈芝”重復。樂府詩多用于配樂演唱,這種回環(huán)往復的手法可以起到強調(diào)的作用,引起聽者的注意。
二、對生命的思索
東漢末年王室衰微,豪強蜂起,先是黃巾起義,繼而董卓叛亂,整個社會陷入了軍閥大混戰(zhàn)之中。這樣戰(zhàn)亂頻繁的生活,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家人流離失所,戰(zhàn)士九死一生,目之所及都是“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慘象。死亡的陰影開始籠罩人們,那種“恐懼迫使人們思考,而思考又得不出結(jié)果,于是產(chǎn)生了濃重的生命悲情”(6)。
三曹對于生命有著較為客觀的理解,能夠認識到生命是有盡頭的。如“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終期。”(曹操《精列》)、“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保ú苤病端蛻稀菲涠?、“彭祖稱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聃適西戎,于今竟不還?!保ú苤病墩蹢盍小罚┒F(xiàn)實的社會情況迫使詩人們對生命進行思索,這種思索反映在游仙詩作品中,曹操和曹植表現(xiàn)為希望能夠延長壽命,曹丕則是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生命,及時行樂。
曹操曾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說到“性不信天命之事”,還留有《善哉行》殘篇“痛哉世人,見欺神仙”??梢娫谒脑缙谒枷胫惺遣恍派裣傻?。但在東漢末年,四百年間儒學獨尊的局面逐漸被打破,宗教神學勃興,神仙之說也開始流行。曹操將方士們都聚集在魏國,“誠恐斯人之徒,接奸宄以欺眾,行妖隱以惑民”(曹植《辨道論》)。但這種將術士聚而禁之的做法,客觀上反而為他們提供了互相交流、自由傳道的平臺。曹操后期雖不像秦皇漢武那樣迷戀成仙,但據(jù)張華《博物志》載,(操)“又好養(yǎng)性法,亦解方藥,招引方術之士”,他還曾向皇甫隆討要長壽的秘方,“聞卿年出百歲,而體力不衰,耳目聰明,顏色和悅,此盛事也。所服食施行導引,可得聞乎?若有可傳,想可密示封內(nèi)”(《千金方》卷八一)。曹操服藥和學習房中術皆“行之有效”、“有驗”,讓曹操產(chǎn)生了延壽的想法。在游仙詩《氣出唱》中,曹操在蓬萊山遇到仙人,教他“閉其口,但當愛氣壽萬年”,反映了道家主張將口液咽下以保持元氣的思想。同時還“上到天之門,來賜神之藥。跪受之,敬神齊,當如此,道自來”,希望通過神仙賜藥來延年益壽。這些都與其服藥和方術練習的有效相關。
曹植渴望延長壽命則與他的人生經(jīng)歷有關。曹植的一生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以建安二十二年為界,前期是備受父親曹操寵愛的貴公子。曹植少年時期就因文采出眾而引起了曹操的注意,后“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甚至“幾為太子者數(shù)矣”。這樣的曹植“性簡易,不治威儀”,與鄴下文人宴飲游樂,關系友好。但他還有“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jié)”的一面。建安二十二年,曹植私自乘坐王室的馬車,在帝王才可以走的“馳道”上馳騁玩樂了一番,曹操知曉后大怒。后來曹操又命曹植去解救曹仁,但曹植喝的酩酊大醉,不能受命,由此曹植的寵愛日衰。
曹丕在游仙詩中對生命的思索不同于曹操和曹植的延壽,而是希望在有限的歲月里及時行樂。“壽命非松喬,誰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終百年”。曹丕不相信神仙,對生命也有著清醒的認識,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只有順應自己的心意,忘記煩憂,及時行樂,才能夠保己終百年。這首詩寫于建安二十二年之前,也即曹丕被立為太子之前。在中國古代社會,“立嫡以長”一直以來都是立嗣的傳統(tǒng)。曹操的長子曹昂在建安二年南征張繡中遇害,曹丕便成為了長子。按照傳統(tǒng),曹丕是太子的不二人選,但曹操向來是“唯才是舉”,也因此更加偏愛曹沖和曹植。曹沖自小便聰慧異常,又“容貌姿美”,是以曹操“數(shù)對群臣稱述,有欲傳后意”??上於视⒉?,曹沖十三歲時就病逝了,曹操傷心不已。曹丕前去寬慰,反而遭到父親的數(shù)落:“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辈軟_死后,曹丕滿懷希望,可現(xiàn)實又給了他無情一擊。曹丕的同母弟曹植文采斐然,頗受曹操青睞,曹沖死后,更是有意無意將其作為接班人培養(yǎng)。
三、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
游仙詩有著“坎壈詠懷”的傳統(tǒng),王夫之在《楚辭通釋》中曾指出:“游仙之志,乃遭世不造,孤清無侶,幽憂有懷,思所寄托而寓意也?!薄叭堋备情_創(chuàng)了文人游仙詩的先例,借游仙以抒懷逐漸成為文人游仙詩的主流。曹操和曹植的部分游仙詩中充斥著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
曹操到了暮年,一方面渴望實現(xiàn)統(tǒng)一天下的愿望,另一方面又清醒地意識到生命的有限,這種矛盾復雜的情緒在《秋胡行》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建安二十年,曹操西征張魯時途徑“秦蜀之咽喉”的大散關,道路艱險,所以在詩的開篇便極言征途之難,“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牛頓不起,車墮谷間”。詩人坐在盤石之上,彈起五弦之琴,心中不禁感到惶惑不安。令詩人如此迷煩的究竟是什么?眼前的山險路艱嗎?顯然不是。建安十一年曹操征討高幹時遇到過相似的處境,翻越太行山時“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但在這首《苦寒行》中我們可以讀到曹操不畏艱苦的勇敢和對士兵的關心,洋溢著積極進取的精神。曹植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渴望建功立業(yè)卻不被啟用的矛盾,另一個則是向往自由與深受迫害的現(xiàn)實處境之間的矛盾。
在曹植筆下,仙境是“靈液飛素波,蘭桂上參天。玄豹游其下,翔鹍戲其巔”,整個畫面靜中有動,前半部分靈液翻涌著白浪,桂樹高聳入天,描繪了仙境環(huán)境的清幽怡人;后半部分以飛禽走獸的嬉戲襯托仙境的自由。這樣清幽怡人而又充滿自由的仙境,反襯了曹植現(xiàn)實生活的困苦,表現(xiàn)了他向往自由與飽受迫害的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
【參考文獻】
[1]曹操.曹操集[M].中華書局,2012.
[2]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3]陳壽,裴松之.三國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范長梅.淺析魏晉游仙樂府與非樂府的差異[J].樂府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