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獨有的極度瀕危鳥類——鸮(音xiāo)鸚鵡,是世界上最肥(最重)的鸚鵡,并且由于它們的體重問題,也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沒錯,作為生活在叢林中的鳥類,它們居然不會飛!可謂是全世界最不像鸚鵡的鸚鵡了。
鸮鸚鵡長著亮綠色羽毛,生活在新西蘭幾個無人小島上。由于新西蘭長期與其他大陸相隔絕,這里鳥類的天敵比較少,因此它們“拋棄”了飛翔,并且基本沒有其他的生存技能。
目前,它們極度瀕危,在新西蘭的一些無人島嶼上大約僅存125只。它們非常溫順,好奇心重,如果有人靠近它們,它們會像貓狗一樣不怕人,能與人和平相處。受到驚嚇時,它們或者一動不動呆立著,或者在陸地上飛快奔跑,攀登上樹冠。然而一旦它們登上了樹冠,便會忘記自己是不會飛的鳥,往往匆忙拍打翅膀嘗試飛行,反而失去平衡掉落在地,釀成悲劇。
除了雌性鸮鸚鵡對于繁殖漠不關心之外,笨拙的雄性甚至還能搞混交配對象,有時會將負鼠或者其他掠食者當成配偶。它們最大的障礙除了它們自己以外,伴隨著人類而來的外來“天敵”,如貓、蛇、鼠等動物,也極大危及著它們的生存。
另外,它們又只吃一種食物——芮木淚柏漿果,而這種果實卡路里過高,致使鸮鸚鵡媽媽孵化出的雄鳥數量遠遠大于雌鳥的數量,以致“男女比例”嚴重失調。而近年來,高大的芮木淚柏樹結果數量減少,甚至出現幾年未結果的情況,小島上出現了食物短缺的現象。種種因素加在一起,導致了它們的數量正在大量減少中。
目前,環(huán)保主義者正在努力通過人為手段拯救瀕危的鸮鸚鵡,例如,人工種植芮木淚柏樹,以增加食物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