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濟南醫(yī)院燕山辦事處燕山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 250013)
?
腦梗死恢復期患者施行康復護理的效果評價
劉冬梅
(濟南醫(yī)院燕山辦事處燕山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 250013)
【摘要】目的 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施行康復護理的效果進行觀察與探討。方法 對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腦梗死恢復期患者進行臨床的相關研究,按照隨機的原則分為2組,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基礎的護理,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基礎的護理加康復護理,分析兩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輕度依賴(88.00%)明顯的高于對照組患者(38.00%),研究組患者完全依賴、重度依賴、中度依賴(0%、2.00%、10.00%)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12.00%、24.00%、26.00%),組間差異明顯(P<0.05);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8.0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68.00%),組間差異明顯(P<0.05)。結論 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給予康復護理的效果較好。
【關鍵詞】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護理;效果
腦梗死是在老年人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相關疾病,多是因為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多種影響因素引起患者體內(nèi)的血液黏稠度升高,頸內(nèi)的動脈及大腦的動脈狹窄情況增加,最終導致腦梗死,嚴重威脅患者的日常生活質(zhì)量[1-2]。本文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施行康復護理的效果進行相關的研究及探討,所研究的相關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將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腦梗死恢復期患者作為臨床研究的對象,按照隨機的原則平均分為兩組,每組有50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患者的年齡為50~71歲,平均年齡為(59.3±3.4)歲;研究組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患者的年齡為48~72歲,平均年齡為(59.6±3.2)歲。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比、病程、病情等方面基本相似(P>0.05),兩組之間的差異均不具備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組間的相關數(shù)據(jù)均可進行比較及分析。
1.2 方法:對對照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進行基礎護理,主要包括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癥狀及體征變化,指導患者進行規(guī)律的睡眠等,對研究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進行基礎護理加康復護理,康復護理內(nèi)容主要有:①語言方面的康復護理。為患者營造比較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并按照不同患者的愛好和興趣,為患者提供相關的圖片、書籍、影音資料,有效的、適宜的刺激患者的語言和聽覺能力,并指導患者的家屬多和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可對患者講解一些患者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刺激患者進行說話的欲望,促使患者語言方面的恢復。②心理方面的康復護理。由于患者的行動不方便,自身的語言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障礙,多數(shù)患者存在焦慮及悲觀等不良心理,對患者出現(xiàn)不良心理及消極情緒的影響因素,對患者進行有效和及時的心理疏導,增加對患者的鼓勵,盡量減少患者對于臨床治療的抵觸情況,明顯提高患者對于治療的信心,以積極的態(tài)度接受相關的臨床治療。③肢體方面的康復護理。給予患者一定的被動鍛煉和主動鍛煉,促使患者肢體的康復,被動鍛煉主要是,當患者的生命體征得以穩(wěn)定之后,護理工作人員協(xié)助患者于病床上進行相關的被動鍛煉,并注重對患者肢體的肘、踝等小關節(jié)的恢復情況,避免出現(xiàn)僵直的情況;主動鍛煉主要是,指導患者于病床上進行自我主動的軀干肌的康復練習,可進行適宜的擺肩等練習逐漸恢復患者的肩關節(jié)靈活程度,并按照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適宜的調(diào)整。分析兩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護理效果和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程度。
1.3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統(tǒng)計學的軟件(SPSS19.0)分析本研究中涉及的相關數(shù)據(jù),使用(±s)表示計量資料,按照t檢驗的方式實施相關的檢驗,并應用χ2檢驗的方法對于本研究中的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查,若P <0.05則表示組間的相關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的意義。
研究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輕度依賴的例數(shù)明顯的高于對照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研究組患者完全依賴、重度依賴、中度依賴的例數(shù)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的差異均比較的明顯,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見表1。研究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的高于對照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兩組之間的差異比較的明顯,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腦梗死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n(%)]
表2 兩組腦梗死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程度分析[n(%)]
腦梗死患者的局灶性神經(jīng)功能存在一定的不全,是腦組織的相關循環(huán)出現(xiàn)障礙的臨床疾病,患者在早期的階段大腦的可塑性比較好,腦組織中剩余的相關細胞可進行代償性的生理功能,此時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康復護理可重建患者的腦組織功能,防止患者腦神經(jīng)出現(xiàn)萎縮的癥狀,有效改善患者的腦組織,促進患者的肢體及語言的恢復,提高患者對于自我生活的自理能力,減少依賴性,明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質(zhì)量[3-4]。
參考文獻
[1] 黃巧.探討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康復護理效果[J].醫(yī)學信息,2014,27(5):235-236.
[2] 陳勤佩.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康復護理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4):40-41.
[3] 粟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康復護理效果觀察[J].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23(6):242-242.
[4] 吳雪華.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康復護理效果分析[J].醫(yī)藥與保健,2014,12(8):8-15.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6-02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