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巴西特派記者 王海林
里約奧運會還有不到3天就要在馬拉卡納體育場開幕,各種吐槽聲音和突發(fā)狀態(tài)仍然不絕于耳。這座“上帝之城”到底有沒有準備好?作為一名在里約駐站3年、見證了各項籌備工作的“歪果仁”,《環(huán)球時報》記者既對巴西人“最后一刻交工”的邏輯表示無奈,又無時無刻不被這個熱情的國度所感染。拋開奧運工程上的“硬傷”不說,里約滿城的運動氛圍表明,南美大陸的首屆奧運會真的向我們走來了。
里約奧運會開幕式舉辦地馬拉卡納體育場,是一塊傳奇之地。這里既有貝利打進第1000粒職業(yè)進球的榮耀,也見證了兩年前桑巴足球主場淪陷的悲傷。奧運開幕式舉辦地的身份,將為它增加新的傳奇。大賽臨近,《環(huán)球時報》記者在馬拉卡納球場附近看到一群群健身的民眾??词伢w育場的工作人員并沒有因為這里是奧運圣地,就將人們擋在很遠的地方之外。從運動氛圍的營造上,眼下的里約遠遠強于4年前“高冷”的倫敦。
安吉拉今年63歲,是一名醫(yī)院的退休醫(yī)生。她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像她這樣一把年紀還要為奧運服務的志愿者不在少數(shù)。7月31日,里約奧運會開幕式舉行了首次帶妝彩排,所有參與表演的志愿者每人拿到兩張彩排門票,可以邀請家人或朋友先睹為快。在排練現(xiàn)場,《環(huán)球時報》記者遇到一家銷售公司的負責人羅德里格斯,他是專門請假來參加彩排的?!皞惗貖W運會時我正在英國,可惜工作太忙沒參與?,F(xiàn)在奧運來到我家了,一定不能再錯過!”里約聯(lián)邦大學大三學生克勞迪婭告訴記者,她聽說中國代表團里有個“跳水夢之隊”,有可能包攬全部跳水金牌,“太厲害了。有機會一定要親眼看看中國人跳水!”
據(jù)記者了解,參加奧運會開幕式排練的志愿者來自全球各地。中國人、俄羅斯人等遠道而來的志愿者需要自己掏錢在里約租房住。有趣的是,里約奧組委為每名志愿者都拍攝了照片。他們的笑臉被貼在里約各大地鐵站出入口。
為了迎接陸續(xù)到來的各國游客,里約各奧運場館、景點及交通樞紐都設置了服務中心。交通干道處的奧運指示牌也十分醒目。截至2日,奧運會的各大永久性場館都已經完工,個別臨時場館還在進行最后的搭建和檢查。記者在主要賽場附近看到,快速公交站、地鐵站或輕軌站也都已基本完工。公平地說,里約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剛剛于7月30日開通的“奧運地鐵”更令記者眼前一亮。這條地鐵線路上的列車是由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中車)制造的。據(jù)巴西著名智庫瓦加斯基金會的統(tǒng)計顯示,地鐵投入運營后,里約市中心到奧運場館的通勤時間縮短了一個小時。比賽期間,這條線路每天將運送30萬人次。坐著中車打造的地鐵,用著華為提供的wifi,各國游客在感受奧運激情的同時,也在分享“中國速度”。
根據(jù)巴西國家資產、服務、旅游貿易聯(lián)盟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8月至9月將有140萬游客奔赴里約,為當?shù)芈糜螛I(yè)帶來26.8億雷亞爾的收入和4000多個臨時就業(yè)機會。盡管籌備過程中遇到很多麻煩,里約人倒是始終保持著樂觀心態(tài)。北京時間2日,有外媒報道稱,繼澳大利亞運動員財物被盜后,該國女子水球隊近1/3的成員又因患病被隔離。當記者向一名出租車司機提起這類“負面消息”時,這名司機聳聳肩安慰道,“巴西人需要適應奧運,外國人也需要適應巴西。開賽之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