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克亞古麗·馬合木提
[摘要]古瓷修復是一項傳統(tǒng)的技藝,目前的古瓷修復技術(shù)已經(jīng)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本文針對一件青花釉里紅瓷盤的修復,簡單介紹了青花釉里紅的修復過程和需要的材料工具,以期為開展相關(guān)文物修復工作提供一些借鑒。
[關(guān)鍵訶]青花釉里紅瓷盤 古陶瓷修復
一、青花釉里紅瓷盤修復簡介
需要修復的清代乾隆青花釉里紅瓷盤的盤口直徑19.3cm,盤身直徑11.5cm,高度3cm。器物碎成20片,如圖1所示。修復工作開始前需先檢查好、記錄好要修復的器物,并對器物的基本物理現(xiàn)狀進行評估,確定器物的穩(wěn)定性、真實性,并且檢查出器物表面或隱藏的缺陷。修復人員也可以根據(jù)器物的價值和重要性,估算修復工作所需的物質(zhì)和人力上的花費,然后還可以給器物定適合的修復計劃。
二、青花釉里紅瓷盤修復過程
和修復所有古陶瓷一樣,修復青花釉里紅瓷盤,主要經(jīng)歷六個程序,依次是清洗、粘合、補缺、打底、上色和做釉。具體過程如下:
(一)清洗和拼接
第一部分是清洗。在較柔軟的塑料盆里放入破碎的瓷器,用清水將表面的塵土洗掉。接著沿與器面平直的方向用刀具輕輕刮去水銹,切忌用刀尖劃刮,否則會傷害釉面。清除斷面胎體粘附的水銹的難度較大,但如果不清除,粘接時就會出現(xiàn)明顯的隔縫,將嚴重影響整器修復效果。此時可選擇竹簽或牛角刀將水銹刮去。如果胎壁較厚,可選擇金屬刀輕刮。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一些洗滌用品浸泡清洗,如潔廁劑等,如果依舊無法清除水銹,可選擇合用這兩種方法。
開始修復器物,首先做預拼工作。預拼工作結(jié)束后正式開始拼接。拼接用的是環(huán)氧樹脂樹脂粘合劑(AAA超能膠)。文物修復挑選粘合劑很重要,我國古陶瓷修復中采用的主要為商業(yè)產(chǎn)品——AAA超能膠,不僅粘結(jié)效果好、無毒、無刺激性氣味,而且比較適合修復所需的粘結(jié)劑量,便于使用和保存。
拼接工作比較復雜,是修復的重點也是難點,所以這項工作嘗試了很多器材固定器物:大點碎片使用環(huán)氧樹脂樹脂粘合劑(AAA超能膠)來拼接完成的。對小點碎片來說需要能夠很快地粘合和比較好的粘接效果,所以小的碎片我們用了502超能膠。固定器材比較多用的是熱熔膠專用槍加熱熱熔膠,這個器材也很好用,可以很快的固定碎片,給拼接工作里帶來方便。
(二)配補
配補指的是拼接好器物之后依舊會存在部分殘缺,或既有的殘缺,可選用修復材料實施配補工藝。
1.配補的方法
一般情況下,配補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需配補器物的底、腹或口沿部分的殘缺。這種器物破損情況是最常見的,配補起來也較容易,可選擇打樣膏對器物既有保存區(qū)塊進行翻模取樣,以復原殘缺部分。
第二種,原器物上無法對殘缺部分進行翻模,只能依據(jù)同類器物的特征先做模子,接著再翻模復原。在補缺部位造型確定出來之后務必要慎重,復原依據(jù)也就是參照物要確切,之后才能著手修復。如果沒有參照物,寧可讓器物殘缺也不能任意編造。
第三種,大部分不復存在的殘器的配補。
2.補缺的材料
補缺青花瓷的材料主要包括環(huán)氧樹脂、石膏、AAA強力膠+石粉+礦物顏料,前面兩種主要在大范圍補缺時適用,后一種只在小范圍補缺時適用,只是石膏牢度并不強,必須有加固處理。
(三)打磨
打磨工作是修復工作中最細、最需要耐性、最花時間和精力的一項工作,也是上色工作的前提。不好好完成這項工作,會影響后面的上色。這件器物拼接得比較多,所以拼接留下來的痕跡、補缺的高低一定要磨平。這項工作主要用的是各種沙皮紙,如用“靜電植砂氧化鋁耐水砂紙N0320”“上海砂輪廠WA”“上海砂輪廠W20C20”。
(四)上色和做釉
上色、做釉是修復古陶瓷工序中的最后一道,技術(shù)難度最大,如果不能好好把握,整個修復過程將前功盡棄。上色、做釉需按照釉層的實際厚度來進行。如果釉薄,可一次性完成上色和做釉這兩個程序;如果釉厚或想讓釉面出現(xiàn)玻璃質(zhì)感,就需要再一次單獨上釉。
1.上色的材料
上色所用的材料主要包括三大類:
(1)粘合劑(仿釉基料)——固定顏色、模擬釉層的光澤感。
(2)顏料(著色劑)——形成與器物吻合的色彩。
(3)稀釋劑——調(diào)節(jié)涂料稀薄,使上色更加便利。
顏料是指有色的細顆粒粉狀固體物質(zhì),可分散在媒介中。當溶劑揮發(fā)后,即留下含有粘合劑和顏料的涂層。除使用干燥的粉狀顏料,修復也可以采用油畫顏料、丙烯酸顏料、丙烯酸酯色漆等美術(shù)顏料。但是必須指出的是,這些顏料已經(jīng)含有粘結(jié)劑,如油畫顏料中含亞麻子油、丙烯畫顏料含丙烯酸酯乳液等,上色時可以單獨使用或者與粘結(jié)劑配合使用。
2.上色的方式
噴繪:噴槍噴涂的漆膜厚度均勻、光滑平整,能獲得漸變、均勻的顏色層,顏色能與器物的原色融合自然,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噴涂還可實現(xiàn)大面積的快速上色,修復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噴槍上色可用于底色的噴繪和透明釉的罩光。
筆繪:用于許多陶瓷器的上色,如陶器、釉陶等粗制器物的上色,或者補繪高溫彩瓷或青花瓷上的紋飾。在噴槍技術(shù)沒有普及之前,大面積的底色也是用筆蘸顏料反復涂刷上去的。
調(diào)色指所有色彩都具有明度、色相、純度這三要素,可以用于幫助區(qū)別不同的顏色。色相指不同色彩相互區(qū)別的基本色彩特質(zhì),是不同波長的光給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如紅、橙、黃、綠、青、藍、紫等各種色彩相貌。
調(diào)配色彩要注意的有:一是調(diào)色時先放含量多的顏色,后加含量少的顏色。比如調(diào)配青花的青白底色時,先在調(diào)色板上放上白色,然后加少量群青逐步調(diào)整。二是加黑、灰等量的補色可以加深顏色,加白可以調(diào)淡顏色。有人建議使用生褐加深顏色,用檸檬黃調(diào)淡顏色效果更好。三是調(diào)和一種顏色最好是兩色相加或三色相加,否則顏色會變得灰暗。
三、結(jié)語
修復古瓷實際上也是一種投資,選對修復專家是關(guān)鍵。然而修復陶瓷的專家較少,所以從長遠看,修復陶瓷的隊伍需要擴大,以便為保護好文化遺產(chǎn)提供人才保障,使文化能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