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衍方
禪宗三祖僧璨塔磚初賞
童衍方
編者按:為紀念明旸法師百年誕辰,“禪宗三祖僧璨塔磚”捐贈儀式2016年5月2日在龍華古寺舉行。這件歷經眾多名家遞藏的禪林遺珍,正式入藏龍華古寺。
禪宗三祖僧璨塔銘磚,上面的銘文是禪宗四祖道信大師親筆書寫,目前是四祖道信大師存世唯一書法真跡。銘文在磚正面壁三十字,左側壁八字,共三十八字,銘文為陽文,陰刻于范上模印而成。本刊約請著名書法篆刻家童衍方先生撰寫《禪宗三祖僧璨塔磚初賞》一文,考釋磚銘,記述傳藏,明示珍稀,以餉讀者。
中國古代磚銘文化是金石學的重要組成,磚銘中的年號、地名、官職、人名等成為考釋傳世史料最重要的信息資源。銘文書法的結體與筆意又構成了古代書法藝術的經典,此外古代文字的演變及民間俗體的使用過程,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在磚銘的別字之中?!暗涝谕哧丁?,正因為古代磚銘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內涵,清代乾嘉金石學興盛后,以阮元、張廷濟、陳介祺、馮登府、吳大澂、陸心源、端方等為代表的金石家收集古磚并著書研究。遂推磚銘文化日趨高潮,尤其湖州陸心源輯《千甓亭古磚圖釋》刊集藏古磚拓本外,詳細記載古磚出土地、釋文及尺寸等元素,在金石學學術層面上成為迄今影響后世古磚文化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考傳世古磚,《大隋開皇十二年僧璨大士隱化塔磚》當是極為重要的古磚遺珍。丙申暮春,海上龍華古寺舉行“禪宗三祖僧璨大士塔磚法寶捐贈儀式”,此磚即為清端方、龔心釗等所藏,著錄于續(xù)修四庫全書版端方撰《匋齋藏石記》,載曰:“磚高四寸九分、寬三寸六分、厚一寸二分弱,正面塔記五行,行六字,字徑五分弱,有幕格,左側紀年,一行八字,字徑六分并正書,磚頂刻五五泉式及回紋、蕉葉紋,右側所刻屬徒推道具之類,不甚晰,不可識?!庇州d曰:“大隋開皇十二年七月僧璨大士隱化於舒之皖公山岫,結塔供養(yǎng),道信為記?!庇椅逍性谡妗!按笏彘_皇十二年作?!庇乙恍性谧髠?。匋齋考曰:“按五燈會元,東土祖師章次,三祖僧璨大師初以白衣謁二祖,既受度傳法,隱於舒州皖公山。至隋開皇十二年,四祖道信大師年始十四來禮祖,服勞九載,后于吉州受戒,祖屢試以玄微乃付衣法,祖即適羅浮山優(yōu)游二載卻還舊址,逾月,士民奔趨大設檀供,祖為四眾廣宣心要,訖於法會大樹下合掌立終,即隋煬帝大業(yè)二年十月十五日也。此塔記作於四祖禮謁之年,曰隱化者謂隱居山岫,化導眾生耳,結塔供養(yǎng)謂供養(yǎng)諸佛。此塔記關系兩代傳法掌故,謙制作精美,書勢秀整,真鴻珤也。五五泉,李佐賢《古泉匯》列不知時代品,據此塔記知開皇時行用矣。按隱化,化字若作怛,化解則以五燈會元證之年歲不合會元。三祖章次云,初以白衣謁二祖,既受度傳法,隱于舒州之皖公山……”
端方收得此后特制木匣以藏之,木匣正面見題銘曰:“隋開皇僧璨塔記,匋齋藏。光緒癸卯二月朔,瑞安黃紹箕題。”側存會稽李葆恂題銘曰:“大唐善業(yè)泥書法遒媚類褚登善,為世所重。此磚近出皖公山下,為匋齋尚書所得,較褚書尤加古勁,致可貴也!公藏漢晉正面文磚百余事,非呂堯仙、吳康甫輩僅有側面者所能夢見。李葆恂記?!敝撩駠甏舜u歸合肥龔心釗藏,龔氏手書題記:“皖省之古石文字存者絕少,此隋僧燦塔記磚,光緒末年出土于舒城。東坡詩敘有燦忍之通句,是即燦公也。出土后旋入端匋齋,繼以贈貝子溥倫,改國后為馮叔瑩所得,庚午六月余購自馮君。磚之字法已開褚登善之風韻,良可寶貴。癸未十月合肥龔心釗記,是年七十四?!饼徥鲜謺}記將此磚傳承脈絡清晰地予以載錄,為后世研究考釋此磚提供了極為關鍵的史料文本。木匣另側見楊鐘義、萬中立觀款。
上圖:陳佩秋先生題額
中圖:樊卓林先生跋,茆帆先生書
下左圖:龔心釗題記手跡
下右圖:磚銘墨拓
筆者曾見清鄭大鶴于光緒癸卯三月跋西泠印社創(chuàng)始人葉銘拓此端方藏磚,跋曰:“右璨大師皖公山塔記磚……結塔供養(yǎng)謂造浮圖以供佛,非標識滅度以藏骸者。王象之輿地碑記曰,安慶府有山谷寺璨大師碑銘,唐寶應元年防琯文徐浩書文字并一時名跡,可證大師玄微深入佛海,為名公卿所欽仰,惜未得墨本與塔記印證之。光緒癸未之歲三月,大鶴山人記在紫微玉尺仙館之南窗,時紅藥初花?!?又跋曰:“此塔磚發(fā)見不一,曩於石埭徐氏案頭見之,因得一拓?!笔ば焓霞赐砬逯鹗倚焓繍?,由此表明此磚為端方藏后曾移居觀自得齋。
上圖:韓敏先生題額;下圖:照成大和尚書跋
先賢題記考釋已注明此磚銘開唐褚遂良書法之先河,磚制陽文形制承繼漢魏磚莂,又開大唐佛界善業(yè)泥,更兼禪宗三祖之塔記,珍稀至上!
(題圖左:藏磚木匣題記及旁跋;右:磚銘影真)
(作者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西泠印社副社長)
責任編輯 秦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