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全(沙縣林業(yè)局福建沙縣365500)
?
不同時間深翻對毛竹林春筍生長的影響研究
夏德全
(沙縣林業(yè)局福建沙縣365500)
研究了不同時間深翻 (5月份、7月份和11月份)對次年毛竹林春筍生長的影響。結果顯示:7月份進行竹林深翻能夠促進次年竹林發(fā)筍,而11月份深翻則不利于次年的發(fā)筍;深翻竹林的發(fā)筍直徑均顯著大于未深翻竹林,以7月份深翻竹林的發(fā)筍直徑為最大;深翻竹林的退筍直徑均小于未深翻竹林,但竹林深翻措施對退筍的大小影響不大。
毛竹林;深翻時間;春筍生長
毛竹 (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國目前竹類資源中面積最大、用途最廣、價值最高的竹種[1]。我國毛竹經營歷史悠久,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毛竹林的發(fā)展規(guī)模和速度十分迅速,目前毛竹林已成為南方林業(yè)建設的巨大資源優(yōu)勢和產業(yè)發(fā)展的有力依托。竹林深翻是毛竹林的一項重要經營措施,深翻對土壤的理化、生化性質具有良好的影響。在土壤理化性質方面,毛竹林深翻降低了表層土壤的容重,提高了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在生化性質方面,深翻提高了土壤的有機質、全氮、全磷、有效氮、速效磷的含量,增加了土壤養(yǎng)分供給能力,為維持毛竹林的立地生產力提供了重要保障[2]。因此,毛竹林的合理深翻會促進地下鞭系的生長,使鞭段數(shù)量、竹鞭長度、鞭芽數(shù)量、鞭的節(jié)間長度均有較大幅度增加,對鞭層深度、鞭齡組成也有影響[3-4],竹林竹鞭的變化進一步對春筍發(fā)筍產生影響。由于山地毛竹林土壤深翻難度大[5],尤其近年人力工資高,毛竹林土壤深翻成本加大,探索適時的深翻季節(jié),對提高毛竹林經營效益、合理安排人力資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試驗地位于福建省沙縣南陽鄉(xiāng)華村,地處北緯26°19′24″、東經117°59′17″,面積10.4 hm2,屬中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19℃,年降水量1 600 mm,無霜期290 d。土壤為山地紅壤,土層厚度100 cm以上。海拔650 m。毛竹林為多年人工經營毛竹林,集約程度中等,立竹量約2 460株/hm2,毛竹平均胸徑9.3 cm,坡向東北向,坡度27度,主要植被有檵木、杜鵑和五節(jié)芒等。
試驗地選擇在同一個經營戶的毛竹林內,經營條件較為一致。試驗為單因素試驗,2013年進行。試驗設置4種處理,即土壤深翻時間分別為5月份、7月份、11月份和不深翻 (CK),每個處理設3次重復。每個重復小區(qū)面積為10 m ×20 m,采用隨機區(qū)組布置,每個重復間設隔離帶5 m以上。按設置的時間進行20 cm深度的深翻,對照不深翻。第2年筍期逐一登記發(fā)筍和退筍的數(shù)量、直徑。用圍徑尺測定筍體離地10 cm處的直徑。
觀察數(shù)據采用SPSS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和LSD差異性檢驗。
3.1 不同時間深翻對發(fā)筍數(shù)量的影響
不同時間深翻的毛竹林春筍發(fā)筍量的調查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7月份深翻的林分發(fā)筍數(shù)量最多,多于對照林分2.67個/200 m2,而5月份和11月份深翻的林分發(fā)筍數(shù)量均低于對照林分。
表1 不同時間深翻的竹林發(fā)筍數(shù)量 個/200m2
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方差分析可知,就發(fā)筍數(shù)量而言,11月份深翻的竹林與其5月份深翻的竹林及對照均呈顯著差異,與7月份的深翻竹林呈極顯著差異。表明竹林在11月進行深翻不利于次年的發(fā)筍,這可能是由于毛竹林的鞭根系統(tǒng)已經進入冬筍的生長時期,在這個時期進行深翻,鞭根、筍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從而影響毛竹林次年的長筍數(shù)量。
3.2 不同時間深翻對退筍率的影響
不同時間深翻的毛竹林春筍退筍的調查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深翻竹林的退筍率均低于對照竹林,其中以5月份深翻竹林的退筍率為最低;5月、7月和11月深翻竹林的退筍率分別比照林分低9.50、8.44和3.40個百分點。方差分析結果顯示,5月和7月深翻竹林的退筍率與對照林分呈極顯著差異;11月深翻林分的退筍率與7月深翻林分及對照差異不顯著,而與5月深翻林分的退筍率呈顯著差異。由此可見,毛竹林深翻可以降低林分的退筍率,其原因可能是竹林深翻后,對鞭根系統(tǒng)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質,促進鞭芽的良好生長。
表2 不同時間深翻的竹林退筍率%
3.3 不同時間深翻林分發(fā)筍的大小
不同時間深翻竹林發(fā)筍直徑的調查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深翻竹林發(fā)筍的直徑均大于對照竹林,其中以7月份深翻竹林的發(fā)筍直徑為最大;5月、7月和11月深翻竹林的發(fā)筍平均直徑分別比照林分大1.44 cm、2.20 cm和1.67 cm。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深翻竹林的發(fā)筍直徑與對照間呈極顯著差異。
表3 不同時間深翻竹林的發(fā)筍直徑 cm
3.4 不同時間深翻林分退筍的大小
不同時間深翻竹林退筍直徑的調查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深翻竹林退筍的直徑均小于對照竹林,各處理間的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表明竹林深翻對于退筍的大小影響不大。
表4 不同時間深翻竹林的退筍直徑 cm
研究表明,竹林在不同時間進行深翻對春筍的發(fā)筍量影響不同,其中7月份進行竹林深翻能夠促進次年竹林發(fā)筍,而11月份深翻因破壞竹林的鞭根和筍芽而不利于次年的發(fā)筍。
竹林不同時間進行深翻影響著次年竹林發(fā)筍的大小,其中以7月份深翻竹林的發(fā)筍直徑為最大,而且深翻竹林的發(fā)筍直徑與對照間均呈極顯著差異;竹林深翻也影響著次年竹林退筍的大小,但各處理間的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表明竹林深翻對于退筍的大小影響不大。
本研究僅對深翻后的第1年春筍生長情況進行了調查,深翻對第2年春筍生長的影響以及對毛竹林其他方面的影響尚待進一步研究[6]。
[1] 鄭郁善,洪偉.毛竹經營學[M].福建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
[2] 劉廣路,范少輝,漆良華,等.不同墾復時間毛竹林土壤性質變化特征研究[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33(1):68-75.
[3] 周文偉.墾復對毛竹林鞭系生長影響的研究[J].竹子研究匯刊,1995,14(3):30-35.
[4] 董建文,張興正,林德根.不同土壤管理措施的毛竹擴鞭效果研究[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22(1):37-40.
[5] 丁魏發(fā).毛竹墾復技術初步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6(11):23-24.
[6] 田曉鳳.毛竹林墾復對春筍生長的影響研究[J].林業(yè)科技,2014,39(5):38-39.
Effectsof Soil Reclamation at Different Time on the Shoot Growth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Forests
Xia Dequan
(Shaxian County Forestry Bureau,Shaxian 365500,F(xiàn)ujian,China)
The effect of soil reclamation at different time(May,July and November)on the spring bamboo shoot in moso forest next yea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reclamation in July could promote the shooting in next year,while the reclamation in November would hinder the shooting next year.The diameter of shoots grown in reclaimed moso forest is obviously larger than that in non-reclaimed forest,while the diameter of shoots is the largest in the reclaimed moso forest.The diameter of degraded shoots in the reclaimed moso forest is less than that in non-reclaimed forest but the reclamation measures have little impacts on the size of degraded shoots.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forests,soil reclamation time,spring bamboo shoot growth
10.13640/j.cnki.wbr.2016.02.004
福建沙縣科技計劃項目 (編號:沙財教 〔2005〕26號)。
夏德全 (1968-),男,福建省沙縣人,工程師,從事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和林業(yè)科技推廣工作。E-mail:xdq583693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