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磊
神奇的筆頭
喜歡或者不喜歡魯迅的人,多少都知道其父親的死因。
多年以后,當大先生斜靠在椅子背上,回想起庸醫(yī)的伎倆,他憤懣地寫道:“蘆根和經(jīng)霜三年的甘蔗,他(請來的名醫(yī))就從來沒有用過。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對,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蟲也要貞節(jié),續(xù)弦或再醮,連做藥資格也喪失了。”——魯迅筆下這對初戀的蟋蟀,是用來做藥引子的。
“藥引子”這個詞,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憑直覺,應該是一種類似催化劑的東西。有了這東西,事半功倍;沒有這東西,寸步難行。
可以用來做藥引子的東西據(jù)說很多。早年看連環(huán)畫,里面講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的紛爭。慈安本來是極不信任慈禧的。后來,慈安患了重病且久治不愈。一天,那拉氏親自熬藥進奉,手臂上卻纏著布條。面對慈安的質(zhì)疑,慈禧回答說,聽御醫(yī)講,舍身割肉是可以增強療效的?!@把戲感動了慈安,于是那拉氏的地位得以鞏固。
這故事的結(jié)局是,慈安一天天繼續(xù)吃藥,最后好像中毒死了。
權(quán)力的斗爭,有時候是需要舍身飼虎的把戲的。有了這味藥,善良的人們就心軟啦。
據(jù)說許廣平也曾“割股飼親”。周海嬰在《我與魯迅七十年》中提到,魯迅病入膏肓之后,許廣平一籌莫展。她曾從自己的胳臂上割下一塊肉,做成肉湯給魯迅吃。
有人說,知識女性許廣平是受了《二十四孝圖》的啟示才這么做的。不知道魯迅自己當年是否清楚知道這一細節(jié)?!要知道,他是極反對《二十四孝圖》的。所謂“割股飼親”,吃到口里的還是脂肪,這是很多人都應該明了的事情。許廣平,也是病急亂投醫(yī)吧。
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提到過一味藥,叫做“敗筆”。所謂敗筆,就是用過的毛筆頭。
中國古代的書寫工具,當然首推毛筆。考古學家曾獲得過戰(zhàn)國時代的毛筆實物,這是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毛筆。毛筆的制作,用料比較廣泛。有羊毫、鼠須、雞毛以及兔毛等等。有人說,當年王羲之寫《蘭亭序》用的是鼠須筆。至于近代大書法家何紹基,則喜歡用雞毛筆。
“上古殺青書竹帛,至蒙恬以兔毫作筆,后世復以羊、鼠諸毛為之,惟兔毫入藥用。”——李時珍提到的敗筆,聲明必須用兔毛的。至于具體療效,這位藥物學家說,“水服,治小便不通,小便數(shù)難淋瀝,陰腫脫肛?!彼^小便不通,不知是否就是前列腺炎。兔毛燒成灰,最后就成了炭灰。炭灰究竟有沒有利尿的作用,今天的醫(yī)生應該很清楚。
除了利尿,敗筆還可以治療心理原因?qū)е碌年栶簦ā熬品X,治男子交婚之夕莖萎”)、難產(chǎn)(“酒服二錢,治難產(chǎn)”)、咽喉腫痛(“漿飲服二錢,治咽喉痛,不下飲食”)以及心痛。
小小的筆頭,如此神奇,其效果能趕得上廣譜抗菌藥了。
自從西醫(yī)被引進中國,高呼打倒中醫(yī)者就大有人在(梁啟超先生也不能免俗,以至于丟了性命)。前前后后,已經(jīng)一百多年了。但時至今日,中醫(yī)依然不倒。究其原因,我想應該是因為療效的問題。
“蟋蟀一對,要原配”,玩的其實是神秘的鬼把戲。就這一點而言,中醫(yī)是須要祛魅的。
飛頭獠與夜游癥
《封神演義》里,姜子牙受恩師南極仙翁委托,去協(xié)助周文王完成建國大業(yè)。姜尚的同門師兄弟申公豹對此非常嫉妒,試圖出面阻攔。
為阻止周文王的事業(yè),申公豹在半路上截住了姜尚。詭辯不成,進而提出打賭:和姜子牙比賽砍頭——誰能把自己的頭砍下來,再安然無恙地接上,誰就贏了。
姜尚一聽就傻了,這樣的法術(shù),他真的不會。
這件事,最終由南極仙翁出面才得以妥善解決:申公豹把頭割下來以后,他們的師傅放出一只仙鶴將頭叼走了。然后,把他的頭反面接在身體上。從此,申公豹就成了一個臉永遠朝后看的人。
這個安排似乎有很深的寓意。
張華在《博物志》里提到過一個叫“落頭民”的部落。他寫道,“南方有落頭蟲,其頭能飛。其種人常有所祭祀,號曰蟲落,故因取之焉。以其飛因晚便去,以耳為翼,將曉還,復著體,吳人往往得此人也”。
這個部落,似乎患有集體性的夜游癥。晚上,他們的頭會離開軀體到處飛。他們以耳朵為翅膀(耳朵得有多大啊),睜著一雙大眼睛到處漂浮游走。
這么多的頭顱,在寂靜的夜里滿天飛,確實是一個非常怪異的景象。
那么,他們半夜里飛出去究竟要做什么?為了窺探他人的隱私,還是私下里跑出去幽會?抑或,為盜竊而踩點?
我們不得而知。
《酉陽雜俎》里有一個詞條,叫做“飛頭獠”,與“落頭民”好像是一回事。
段成式寫道,“嶺南溪洞中,往往有飛頭者,故有飛頭獠子之號。頭飛一日前,頸有痕,匝項如紅縷,妻子遂看守之。其人及夜,狀如病,頭忽離身而去。乃于岸泥,尋蟹蚓之類食之,將曉飛還,如夢覺,其腹實矣?!?/p>
這段文字,交代了兩個問題。
其一,這些人半夜里到處飛,主要目的是為了尋找食物。他們吃下去的,一般是螃蟹和蚯蚓之類。且,這些食物不經(jīng)洗濯,沒有燒烤,是生吃的。
其二,這些會飛的頭顱雖然離開了身體,但吃了東西以后,食物會自動到其胃囊里?!捌涓箤嵰病薄?/p>
——這么一個奇異的民族,他們的男人,夜里頭顱到處游走。老婆則在家里小心翼翼地守著他們的身體,這些可憐的女人提心吊膽。她們的老公的頭顱,除了吃東西之外,會不會玩同性戀的游戲?他們會不會在夜色的掩護下到樹叢里接吻?又或者,他們的頭顱如果飛不回來怎么辦?會不會深更半夜鉆到別人家的被窩里忘記了出來?
這樣想著,感覺上述枯燥無味的故事就有趣了起來。
陶淵明很喜歡《山海經(jīng)》。某個下午,他剪過了趾甲,摳過了腳丫子,讀過了《山海經(jīng)》。然后寫了一首詩:“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岬降氖且粋€在體制內(nèi)造反的人。這個叫刑天的,看不慣炎帝的胡作非為,就揭竿而起。
失敗是必然的。這個因失敗而被砍頭的人,倔強到用雙乳做眼睛,拿著武器繼續(xù)作戰(zhàn)。
真的是一個可敬的倔貨。
又及:
詩人張進步說,日本民間傳說中有惡鬼叫飛頭蠻的,與此類似。另,東南亞有一種巫術(shù),殺人于無形。取名叫做降頭術(shù),據(jù)稱來自于苗疆。不知是否與飛頭獠有關(guān)。
蛇頭麝的傳說
香料的制作,貫穿了人類的文明史。1370年,最古老的香水“匈牙利水”問世。這,是用乙醇提取芳香物質(zhì)的最早嘗試。實際上,在此之前,香料的使用就已經(jīng)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了。
1987年,考古學家發(fā)掘了一座古代埃及帝王的陵墓。這座陵墓,距今已有3500年。打開這座陵墓的時候,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美麗的油膏缸內(nèi)仍然散發(fā)著香氣。他們推測,里面盛放的是樹脂或香膏。
古代歐洲人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香料的妙用。為了獲取大量的香料,他們把目光投向更為遙遠的東方。在西方的傳說里,東方遍地是香料。這種傳說,激勵了一代代歐洲人到東方尋找香料和黃金,并由此開啟了偉大的航海時代(也給其他民族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其中,哥倫布和達伽馬的遠航都與此有關(guān)。
在古代阿拉伯,有一種叫做拉達農(nóng)的香料。它的氣味非常甜美,但是生產(chǎn)它的東西味道特別不好。這種香料,是在公山羊的胡須里提取的。古代阿拉伯人最常用的,就是這種芳香劑。
除了拉達農(nóng),古阿拉伯人更喜歡一種叫乳香的植物?!吨T藩志》記載,“乳香,一名熏陸香,出大食之麻羅拔、施曷、奴發(fā)三國深山窮谷中?!贝笫?,是古代中國對伊朗穆斯林或阿拉伯帝國的泛稱。
乳香又名乳頭香,因為其樹脂滴下來就形成乳頭的形狀而得名(太兒童不宜了)。古代阿拉伯人經(jīng)常帶著一種蘇合香樹采集乳香。這種蘇合香樹,據(jù)說是腓尼基人帶到希臘的。
在民間傳說中,大凡藏有財寶的地方,多有靈異的獸類守護。這些具有靈性的動物,有時是蛇,有時則是猿或其他動物。乳香生長的地方也不例外。希羅多德寫道,“乳香的產(chǎn)地,都有一些帶翼的小蛇守衛(wèi)著。阿拉伯人采集乳香的時候,就點燃這種蘇合香樹的樹枝,靠它的煙霧將蛇熏跑?!?/p>
希羅多德的記載究竟是否屬實,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關(guān)于“帶翼的小蛇”的傳說,卻實在是玄妙極了。在各類文字資料中,帶翼的蛇其實是很少見的。這種長著翅膀的小東西,難道是一種體積較小的恐龍?又或者,僅僅是一種傳說?
古代民間傳說,孫叔敖遇到過兩頭蛇。世間真的有兩頭蛇嗎?有人對此表示質(zhì)疑。
2008年8月4日,蕭山網(wǎng)上刊登了一條新聞,稱當?shù)匕l(fā)現(xiàn)了兩頭蛇。這種情況,按照有關(guān)人士的說法,應該是基因變異或環(huán)境惡化所致。問題是,孫叔敖當年遇到的兩頭蛇也是環(huán)境惡化所致嗎?
民國時期,有位號稱“湘西王”的湖南軍閥,叫做陳渠珍。陳與北洋時期的總理熊希齡,以及大作家沈從文并稱為“鳳凰三杰”。三位都是湘西鳳凰人。頗有趣的是,沈從文老先生,早年曾做過陳的秘書。
清末,陳渠珍曾經(jīng)率軍入藏,參加過平定藏人叛亂的軍事行動。辛亥革命后,他帶領(lǐng)部隊里的心腹、老鄉(xiāng)以及自己的藏族妻子返回家鄉(xiāng)。他們從拉薩出發(fā),一直往北走,最后到達西寧。一路走來,真是九死一生。最后,連他的藏族妻子也染天花去世了??芍^悲慘。
陳后來寫過一部書,就是鼎鼎大名的《艽野塵夢》。在書里,他詳細講述了自己早年的西藏軍旅生涯。其中,有一節(jié)關(guān)于麝香的生產(chǎn)經(jīng)歷非常神奇。
陳寫道,當?shù)氐拟佣加腥某唛L,春夏之間,側(cè)臥于山中,肚臍眼張開很是腥臭,螞蟻蟲子都來赴會,結(jié)果肚皮一合,蟲子都吸了進去。往復幾次,肚臍眼里塞滿了螞蟻,不久便變成了麝香。
最讓人感到意外的,還是關(guān)于“蛇頭麝”的傳說。
陳渠珍說,蛇聞到獐子肚臍的腥臭,也和螞蟻蟲子一樣來湊熱鬧。獐子于瞬間將蛇頭咬掉,然后蛇身腐脫,而頭被含于肚臍眼中,逐漸形成“蛇頭麝”。這種珍貴的香料,一般會有一兩左右的重量。
與希羅多德的敘述相比,“蛇頭麝”的傳說更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