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
【關鍵詞】 師生關系;沖突;語言交流;家長;互動平臺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6—0030—01
師生沖突是現(xiàn)代教育中無法回避的矛盾,而初中階段是學生叛逆心理集中爆發(fā)的關鍵時期,如果教師的策略得當,就可規(guī)避沖突的發(fā)生,反之則會陷入沖突的泥潭,疲于應付。師生沖突的發(fā)生不是必然事件,也不是洪水猛獸,是發(fā)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偶發(fā)事件,可防、可控,只要教師注重規(guī)避的策略,就可以減少師生沖突的發(fā)生。下面,筆者結(jié)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重塑師生關系的新基石
師生關系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同樣的學生、同樣的問題,遇到不同的教師就有不同的結(jié)果。教師要有走下圣壇的勇氣,要有亦師亦友的情懷,教師要和學生平等交流,努力打造自己的教學高地,使學生既能高山仰止,又能如沐春風。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說過:“教師和學生是一對相互依賴的生命,共同成長的伙伴?!边@應該是對師生關系最恰當?shù)亩ㄎ?,教師只有把學生視為具有平等人格的人,贏得學生的心,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就要求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拋棄“不茍言笑”的面具,學會“蹲下身子看學生”,以一顆坦誠的心去感受每一個學生的喜怒哀樂,進而把他們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當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如果教師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fā)、表揚、激勵,將會把一觸即發(fā)的師生沖突,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二、提升教書育人的崇高追求
首先,把熱愛學生作為教育的抓手。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教育的真諦。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有聽話乖巧者、有勤奮好學者、有亭亭玉立者、有自由散漫調(diào)皮搗蛋者等,這就是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不論你高興不高興,都要面對,既要接納他的優(yōu)點又要接納他的缺點,教師不僅要喜歡“白天鵝”,更要喜歡“丑小鴨”;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越高,師生產(chǎn)生矛盾的概率就越小,即便有師生沖突的充分條件,也能進行有效的避讓,不會使矛盾發(fā)生碰撞。
其次,演繹好課堂教學的這幕大劇。課堂是師生沖突的多發(fā)地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就是:教師要當好導演,不要一味唱主角,包辦代替,越俎代庖,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有所不為就是: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也是教師教育對象中獨一無二的,他們擁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閱歷,個性迥異。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篩選、重組與改造,使教學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實際,要把課堂延伸到教室外。
最后,運用好語言交流的獨特魅力。教育是交流的藝術,教師應該是語言大師,語言得當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樣的問題,由于運用語言的角度不同,可能造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尤其是教育批評學生時,教師如果用語偏激,如用尖刻的語言、侮辱性語言、傷自尊性的語言等,就有可能激化師生矛盾,引發(fā)學生的對立。因此,教師不論是在教學過程中,或是在教學管理中,都應運用含蓄、幽默、委婉、迂回等方式。唯有如此,才能使教育教學在師生的共同演繹中心靈相通,沁人心脾。
三、尋求家長的鼎力支持
家長是學生的影子,教師要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順暢,經(jīng)常與家長聯(lián)系,使家長能感受到你很在乎他的學生,同時與家長對教育學生達成某種默契,從而使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關注,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我校有一位學生,總是在其他教師的課堂上出現(xiàn)不良狀況,但在數(shù)學課上,相對比較“安靜”,原因是數(shù)學老師與學生的父親是同學,兩家常有來往,因而學生在數(shù)學課上就比較收斂,數(shù)學成績也是各學科中最好的??梢姡倚B?lián)系對于預防師生沖突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只要心里有人,家長、學生就會目中有人。
四、構(gòu)建提前介入的互動平臺
師生沖突不僅僅是師生之間矛盾的凸顯,更是學校管理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改革學校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給教師和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引導師生參與校規(guī)校紀的制訂,使其具有人性化,更具人情味,讓不當校規(guī)遠離校園、遠離師生。學校要積極構(gòu)建家?;拥钠脚_,使家長進得來校園、看得見變化,例如,定期召開師生座談會、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學校問卷調(diào)查等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家校的溝通,增強師生的相互理解和情感的疏通。學校主動承擔對師生的心理干預,減輕教師與學生的壓力,舒緩師生心理矛盾。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積極搭建平臺,給“精力旺盛”的學生提供展示和釋放“能量”的機會,使校園中的每個人都得到關注,都成為聚焦。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