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懿/文
跟著彭懿讀經(jīng)典
看一看寫童書的人
彭 懿/文
孩提時讀書,光顧著看故事了,從來沒想過這些書也是人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
那么,是誰躲在童書后面寫了這么多好書?
當(dāng)然是人了,而且他們是世界上最特殊的一個群體,叫兒童文學(xué)作家。他們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能猜透孩子們的心思。他們心中都躲著一個小孩兒,不,他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像彼得·潘那樣永遠也長不大的小孩兒。
每一本童書的作者,其實都是一本可以翻開的書,只要你愿意去讀他。
作家,可以是一種職業(yè),也可以不是一種職業(yè)。有些人一輩子以寫童書為生,他們就是職業(yè)作家??蛇€有些人,在不寫童書的日子里,他們看上去一點兒也不神秘,就是一個普通人,身份可能是教授、律師、圖書館館員、小學(xué)老師,甚至……是一位家庭主婦。
可千萬別誤會,好書并不一定都出自職業(yè)作家之手,非職業(yè)作家照樣能寫出傳世經(jīng)典來。
比如,英國的大學(xué)者C. S.劉易斯有一天心血來潮,就寫了一本名叫《獅子、女巫和魔衣柜》的童書,結(jié)果一下子就風(fēng)靡了世界,讓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心馳神往。
你一定記得那個緊張而又讓人向往的情節(jié)吧:小女孩露茜穿過那個大衣柜,走進了一片雪花飛舞的樹林,緊接著就碰到了一個打著傘、脖子上圍著一條紅圍巾的羊怪。對,露茜走進了一個名叫納尼亞的魔法大陸。因為這本書太受歡迎了,于是,劉易斯響應(yīng)讀者的呼喚,花了6年時間,又寫了6本,構(gòu)成了鴻篇巨制:“納尼亞傳奇”系列。
不過,在這之前劉易斯可沒有寫過一本童書,他曾任教于牛津大學(xué),是劍橋大學(xué)馬格德林文學(xué)院中世紀和文藝復(fù)興文學(xué)史的教授。他當(dāng)然也不是真的心血來潮,從很小的時候起,他就開始躲在閣樓上,邊畫邊寫,編一個幻想王國的故事了。
劉易斯有一個摯友叫J. R. R.托爾金,是牛津大學(xué)英國語言教授,也是一位大學(xué)者。他在創(chuàng)作幻想史詩《魔戒》,也就是那厚厚三大本被狂熱的崇拜者稱為“這個世界只剩下兩種人,讀過《魔戒》和沒有讀過的人”的巨作之前,曾小試牛刀,寫過一本名叫《霍比特人》的童書,說的是生活安逸的霍比特人比爾博· 巴金斯,在巫師甘道夫的鼓動下,血脈中流淌著的先祖的冒險精神被喚醒,加入了一個由13個小矮人組成的遠征隊,前往惡龍守護的孤山,展開了一場曠世卓絕的尋寶之旅的故事。
后來,它成為《魔戒》的開篇序曲。
《霍比特人》還有一個副標題:or There and Back Again。直譯過來,就是“去而復(fù)返”。兒童文學(xué)的故事總是這樣,先是離家,然后再回家。《霍比特人》是一部幻想小說,它與《永遠講不完的故事》一樣,說的也是一段英雄的旅程,先是英雄在平凡的世界里聽到了歷險的召喚,然后拒絕召喚,最后在年長師父的激勵下,勇敢地跨越第一道門檻,踏上漫長的旅途……
英國人伊迪絲· 內(nèi)斯比特是5個孩子的母親,為了賺錢養(yǎng)家,她在41歲那年開始寫童書。
可不要小瞧這位家庭主婦,她出手不凡,既寫現(xiàn)實題材的家庭小說,又寫幻想小說,特別是她的幻想小說,甚至開拓出了一條前人不曾走過的路徑——把幻想世界里的魔法人物,請到了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當(dāng)中來。內(nèi)斯比特最有名的書,就是《五個孩子和一個怪物》了。在這個輕快滑稽的故事里,5個小主人公雖然也會聽到歷險的召喚,也會跨越門檻,但沒有進入另外一個世界,而是從白房子后面的沙坑里,挖出來一個許愿精靈。這個法力所剩無幾的怪物可以讓人愿望成真,但有一個小小的限制,就是一到日落黃昏,魔法就會立刻消失。說內(nèi)斯比特偉大,是因為她在這本書里還有一個發(fā)明,就是創(chuàng)造了一種讓孩子們“離家”出走的方法,把他們送去過暑假,而且還要支開他們的父母。后來,好多的童書都競相模仿。
知道大學(xué)者劉易斯最崇拜的童書作家是誰嗎?是內(nèi)斯比特。他曾對一個朋友說,他是在“內(nèi)斯比特的傳統(tǒng)”中寫童書。他在一封給小書迷的信中說:“我也喜歡內(nèi)斯比特,我感到從她那里學(xué)到了許多怎樣寫這一類作品的方法。”
還有一位家庭主婦,她就是被人稱為“魔法媽媽”的“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 K.羅琳。
她寫“哈利· 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 波特與魔法石》時,還是一個靠領(lǐng)失業(yè)救濟金養(yǎng)活自己和女兒的單身母親。因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她只能到住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館里把“哈利 · 波特”的故事寫在小紙片上??山裉?,連她自己都成了一個民間童話,一個標準的灰姑娘式的童話。她實在是太會講故事了,居然能把世界上那么多小孩兒和在心底永遠不愿長大的大人統(tǒng)統(tǒng)拉回到書桌前面。
美國漫畫家威廉 · 史代格61歲那年,在一位雜志編輯的建議下,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童書。他主要創(chuàng)作圖畫書,如我們熟知的《驢小弟變石頭》《史瑞克》(沒錯,就是后來被改編成動畫片的《史瑞克》),他也寫文字書,比如《帥狗杜明尼克》,可謂是大器晚成。
既然是畫家,史代格當(dāng)然要為自己的書配上插圖,他所有的書都是自寫自畫。這位在別人退休的年齡轉(zhuǎn)行當(dāng)童書作家的可親可敬的老人,96歲時出版了最后一本書。
而美國作家克里斯托弗 · 鮑里尼,寫出暢銷書《伊拉龍》時,只有15歲。他在后記里說,他在母親的幫助下,才“制伏了逗號、冒號、分號和其他小搗蛋”。
伊拉龍不是一條龍,是個15歲的小男孩。他在森林里找到了一塊藍石頭,想不到竟從里面孵化出一條幼龍。一夜之間,他的平凡生活被徹底粉碎,他突然就闖入了一個由命運、魔法和力量組成的危險的全新世界……
這樣的故事,也只有從小讀著托爾金的《魔戒》長大的孩子才能寫得出來。連他自己都不否認,他自幼就是一個幻想小說迷。
(本期責(zé)任校對: 喬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