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銳
【賞析】
本文是一篇很好的反彈琵琶類美文。由金庸小說入題,提出“既然擔不起,不如放手”的觀點,反彈琵琶出新調,讓人不由得拍案稱奇,讀興大振。以“擔當”為主題的文章,由正面切入并不足為奇,而像作者這樣“橫看成嶺側成峰”,獨抒機杼本不多見,兼之文脈暢達、有理有據(jù)者更是鳳毛麟角,不禁讓人在慣于為滿紙“豪言壯語”擊節(jié)之外,眼前一亮。文章伊始,作者以武俠小說中為“擔當”二字所累的悲劇人物為切入點,結合金庸先生對于“天時、地利、人和”的理解,進而引出“擔不起,不如放手”的獨到論點。作者能夠從小說中的虛擬人物中擷取事例,而不循規(guī)蹈矩、一味因循史料,已見新意;更何況后文中又輔以史實來佐證,使全文虛實相生、彼攝互蕩。屈原與陶淵明、賈誼與李白、比干與蘇軾……形成了幾組不同時代、相似命運的人生對照,“秀口一張未嘗不是半個大宋”一句,頗有縱橫古今、參透世事之禪味;結尾處“擔當說來不難……”一段,巧妙地為本文“非主流”的論點打了一個精彩的“回旋球”——劉禪無德猶可恕,項羽無謀實可哀!作者由漢后主、楚霸王亡國亡天下為例,將文意引申至“家國天下”的高度,“真到了那時毀家滅國的責難,會把人壓得透不過氣,而且這一壓,就是千百年……”力透紙背、引人警醒,而對陶淵明、李白、蘇軾的人生態(tài)度的再度回首,則使文章頓添回環(huán)、圓融之美!
寫作指導
作文選材,我們可以選取正面的材料直接來表現(xiàn)中心,但作文要想出新出奇,我們也可變換一下角度,在選材上動腦筋——從反面切入,從別人未想到的或不敢涉及的領域切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反彈琵琶”。如一個作文題《尊重》,從正面取材一般都會選取正面描述人與人之間如何互相尊重的材料,此時單從選材的角度看,材料就不會很新。如果能夠從“尊重”的反義(如“輕視”“鄙視”“譏諷”等)角度選材,從材料方面就會脫穎而出。比如可以寫自己作為成績差的學生,曾經(jīng)下定決心努力學習趕上其他同學,但他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漠視和嘲諷摧毀了我的信心。作者在文章結尾呼吁“尊重差生人格”“尊重差生的進取精神”。這樣的文章在一大堆正面描寫“尊重”的文章中就容易脫穎而出,因為作者從新的角度觀照了“尊重”這個問題,使得選材非常新穎。
“反彈琵琶” 既是訓練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學生較為實用的一種選材技法。用這種方法寫作文有一定的規(guī)矩,那就是要符合情理,符合辯證法?,F(xiàn)介紹幾種“反彈琵琶”的選材方法:
一、巧妙換詞,更切合時代特色
我們時常發(fā)現(xiàn)有些成語、名言警句如以現(xiàn)代觀念思考,會顯得不夠準確、完備。我們可以巧妙地更換一些重點字詞,其意將會更深遠,更切合時代命脈。
二、適當否定,立意更為周全
“橫看成嶺側成峰”,有些名言警句若變換一個相對立的角度去思考,也會產生新意。
三、追究本源,更顯深刻哲理
作文選材時我們可以透過某些事物的現(xiàn)象看本質,追究其本源,推翻歷史定論。
四、可貴質疑,更能引人深思
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fā)展,我們選材時可以根據(jù)新時代精神,我們對一些成語“反彈琵琶”,提出新的疑問。
五、大膽假設,更能看出本質
同學們會發(fā)現(xiàn)有些飽含哲理的名句,已被大家接受和運用,人們的思維也就容易形成定式,難以有效地發(fā)現(xiàn)。其實,我們若能假設一下,也能獲得新意。
六、取材課本,更顯運用靈活
我們選材時有時也可從課本人物、故事中選材,我們可以從課文中挑選某個問題,加以反彈出新。
七、重新詮釋,彰時新理念
這種方法也就是對人們習以為常的觀點道理等進行新的解釋,給司空見慣的萬物賦予了新的思想。
“反彈琵琶”確實是一種較為切實有用的選材方法,但這種方法也有較強的“針對性”,我們在使用這種方法還需注意“反彈”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觀點都能逆向求異。那些違反科學道理,有悖于人們共識和傷害人感情的“反彈”,都是不可取的。如“螳臂擋車”,貶抑螳螂已成共識,你若想褒揚它,想借此改變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人們將難以贊同。我建議同學們用“反彈”這一手法時還是先做一番思考。一般來說,以下幾種情況不適用“反彈”:一是自古以來人們公認的道理。比如“尊老愛幼”,你不能說要“欺老騙幼”;二是一些寓言、神話、成語、典故,不能單從表面字意理解,而應把握其內在含義。如《愚公移山》告訴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種精神,如果從愚公的做法這一角度思考,得出“移山不如搬家”這一結論,這是有悖于寓言的原意的;三是對名人的優(yōu)秀事跡不宜反彈;四是對國家政策、路線、方針、不宜用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