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奇 胡新軍 粟建文 韓小霞 袁祖華(湖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湖南長沙 410125)
高多肽苦瓜新品種多肽1號的選育
李勇奇 胡新軍 粟建文 韓小霞 袁祖華
(湖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湖南長沙 410125)
多肽1號苦瓜新品種是以湖南地方品種藍山苦瓜與廣東條瘤苦瓜雜交后代定向選擇而成的自交系G189-4為母本,以從貴州引進的綠苦瓜與廣東大頂苦瓜雜交后代中定向選擇而成的自交系G102為父本,通過雜交選育而成。該品種多肽P含量高,達1.046 mg·g-1(FW),果實表皮綠色,果肩平,突瘤,圓筒形,瓜長28~30 cm,粗6 cm,肉厚1.1 cm,味微苦,單瓜質量400 g左右,一般每667 m2產量3 400 kg左右。田間表現較強的抗白粉病和疫病能力,適宜我國南方地區(qū)早春栽培及加工專用。
苦瓜;多肽1號;一代雜種;多肽P;加工專用
苦瓜是我國長江以南地區(qū)重要的蔬菜種類之一,栽培廣泛(李志 等,2005;李大忠 等,2009;張長遠 等,2011;劉昭華 等,2014)。作為一種功能蔬菜,苦瓜具有明目、降糖等作用(苗明軍 等,2011),特別是其安全降血糖的功能日益受到關注??喙暇哂薪堤亲饔檬怯捎谄浜小爸参镆葝u素”多肽P(嚴哲琳和劉銅華,2011),國內外企業(yè)利用苦瓜多肽P提取物為原料開發(fā)了大量藥品和飲料。不同苦瓜品種果實多肽P含量差異很大,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加工專用的高多肽P含量苦瓜品種,不能滿足生產企業(yè)的迫切需要。多肽1號多肽P含量高,為1.046 mg·g-1(FW),早熟,生長勢較強,連續(xù)坐果性好,瓜形好,商品率較高,是適合我國南方地區(qū)早春露地和保護地栽培的優(yōu)良苦瓜品種。
湖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苦瓜育種課題組通過對廣泛收集的250余份苦瓜資源進行多肽P含量實驗室測定(福林酚法),篩選出32份高多肽P含量〔0.657~1.132 mg·g-1(FW)〕的不同類型苦瓜資源,綜合其他農藝性狀,于2008年春試配了45個組合,2008年冬在海南進行優(yōu)勢鑒定,同時對F1果實進行多肽P含量的實驗室測定,其中組合G189-4×G102表現出多肽P含量高、早熟、生長勢較強、連續(xù)坐果能力好、果皮綠色、果實粗圓筒形、平肩、肉厚等突出特點,被命名為多肽1號。
母本G189-4是從湖南地方品種藍山苦瓜與廣東條瘤苦瓜雜交后代中定向選擇而成的自交系,多肽P含量高〔1.132 mg·g-1(FW)〕,早熟,果皮綠色、突瘤,果實粗圓筒形,植株生長勢中等,雌花率高,但果面易出現縱裂紋,果實商品性較差,易早衰。父本G102是從貴州引進的綠苦瓜與廣東大頂苦瓜的雜交后代中定向選擇而成的自交系,多肽P含量高〔0.836 mg·g-1(FW)〕,早熟,果實錐形,果皮翠綠色、突狀瘤,生長勢強。
2009~2010年在本所試驗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2010~2011年在湖南長沙、岳陽、衡陽、懷化進行區(qū)域試驗,2011~2012年在湖南衡陽、邵陽,海南???,四川峨眉山等地進行生產示范,多肽1號均表現早熟,生長勢較強,連續(xù)坐果能力強,商品性優(yōu)。2013年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登記(登記編號XPD016-2013)。到目前為止,已在海南??诶塾嬐茝V267 hm2,主要用作多肽飲料的加工原料。
2.1 熟性
2009~2010年在本所試驗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小區(qū)面積15 m2,采用“人”字架栽培,畦寬2 m,株距35 cm,行距180 cm,每小區(qū)定植40株,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均以當地主栽品種春華作對照。試驗結果表明(表1):多肽1號第1雌花節(jié)位平均為第13節(jié),比對照春華高3節(jié),始收期比對照遲3 d(天),平均前期產量為515.0 kg· (667 m2)-1,比對照增產0.8%。
2010~2011年參加湖南省苦瓜區(qū)域試驗,設長沙、岳陽、衡陽、懷化4個試驗點。采用“人”字架栽培,畦寬2 m,株距35 cm,行距180 cm,每667 m2種植1 400~1 500株,均以當地主栽品種春華作對照。試驗結果表明(表2):多肽1號比對照春華遲3 d(天)采收,平均前期產量為502.6 kg·(667 m2)-1,比對照增產1.2%。
2.2 豐產性
在2009~2010年的品種比較試驗中,多肽1號平均總產量為3 421.7 kg·(667 m2)-1,比對照春華增產 8.6%(表1)。
在2010~2011年的區(qū)域試驗中,多肽1號平均總產量為3 373.0 kg·(667 m2)-1,比對照春華增產11.3%(表2)。
2011~2012年在湖南衡陽、邵陽,海南???,四川峨眉山等地進行生產示范,多肽1號平均每667 m2產量3 427.4 kg,特別因其早熟,前期產量高,經濟效益好,適合于加工,深受種植者歡迎。
表1 多肽1號品種比較試驗結果
表2 多肽1號區(qū)域試驗產量結果
2.3 多肽P含量比較
2008年冬在三亞的組合比較試驗中,采集多肽1號及對照春華的成熟商品果實,送湖南省蔬菜工程與技術重點實驗室進行多肽P含量測定。結果表明:多肽1號果實多肽P含量為1.046 mg·g-1(FW),對照春華果實多肽P含量為0.405 mg·g-1(FW)。2010~2011年冬在海口進行的生產示范中,海南思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多肽1號加工多肽苦瓜飲料,每噸苦瓜可生產 1.4 t飲料,而當地其他苦瓜品種每噸只能生產0.6 t飲料。
2.4 抗病性及適應性
在2010~2011年區(qū)域試驗的同時,對白粉病和疫病進行了田間抗病性調查。結果表明:多肽1號與對照春華均未發(fā)現白粉病和疫病田間病死株。多肽1號白粉病的病情指數兩年平均為11.2,對照春華病情指數兩年平均為11.0;多肽1號疫病的病情指數兩年平均為2.6,對照春華病情指數兩年平均為7.6。證明多肽1號和對照春華田間均表現較強的抗白粉病和疫病能力。
多肽1號果實多肽P含量高,為1.046 mg·g-1(FW),植株蔓生,生長勢較強,分枝力強,節(jié)間較短,蔓長4 m左右,主蔓結瓜為主,第1雌花節(jié)位為第11~14節(jié),早熟。商品瓜圓筒形,綠色,果肩平,突狀瘤,瓜長28~30 cm,粗6 cm,肉厚1.1 cm,味微苦,單瓜質量400 g左右。一般每667 m2產量3 400 kg左右。田間表現較強的抗白粉病和疫病能力,適于我國南方地區(qū)早春露地和保護地栽培。
南方早春保護地栽培的適宜播種期為1月下旬至2月中旬,露地栽培一般3月上、中旬播種,秋延后栽培一般于7月中下旬播種。選擇土層深厚、肥沃、向陽的地塊,每667 m2施入農家肥1 500 kg、復合肥(N-P-K為17-17-17)100 kg、餅肥100 kg作基肥,深翻整平,按2 m做畦,覆蓋地膜。當幼苗4~5片真葉時選晴天下午定植,一般采用“人”字架或一條龍架式栽培,每667 m2種植1 400~1 500株,及時摘除下部側蔓。注意及時防治蚜蟲、瓜絹螟、地老虎和瓜實蠅等蟲害,在低溫和陰雨天尤其要注意防治白粉病和疫病。雌花開放后18 d(天)即可采收,此時果實已充分長大,果表瘤狀明顯,且有光澤,采收宜在晴天早上進行。采收后每7~10 d(天)追施復合肥(N-P-K 為17-17-17)1次,每株10~15 g,施肥后灌水。
李大忠,薛珠政,康建坂,李永平,林琿,朱海生,邱思鑫,溫慶放.2009.苦瓜新品種閩研2號的選育.福建農業(yè)學報,24(6):528-530.
李志,李躍建,常偉.2005.苦瓜新品種秋月苦瓜.中國蔬菜,(10/11):127.
劉昭華,牛玉,劉子記,楊衍.2014.熱研3號油綠苦瓜的選育.熱帶作物學報,35(1):24-27.
苗明軍,常偉,李志,李躍建.2011.苦瓜的營養(yǎng)與藥用價值研究進展.園藝與種苗,(6):106-109.
嚴哲琳,劉銅華.2011.苦瓜提取物對Ⅱ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謝的影響.吉林中醫(yī)藥,31(8):809-811.
張長遠,羅少波,羅劍寧,何曉莉,鄭曉明.2011.苦瓜新品種金綠苦瓜的選育.中國蔬菜,(8):96-98.
A New High Polypeptide Bitter Gourd F1Hybrid — ‘Duotai No.1'
LI Yong-qi,HU Xin-jun,SU Jian-wen,HAN Xiao-xia,YUAN Zu-hua
(Institute of Vegetable,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angsha 410125,Hunan,China)
New bitter gourd variety ‘Duotai No.1' is developed by crossing inbred line ‘G189-4' as female parent,and inbred line ‘G102' as male parent.The P-polypeptide content of this new variety is high as 1.046 mg·g-1(FW).The fruit has green peel,and it is of cylinder shape,28-30 cm in length,6 cm in width and 1.1 cm in thickness.It tastes a little bitter.Th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about 400 g,and average yield is 51 t·hm-2.It is resistant to powdery mildew and blight in fields.It is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Southern China in spring and for processing application.
Bitter gourd;‘Duotai No.1';F1hybrid;Polypeptide P;Processing application
國家大宗蔬菜產業(yè)技術體系項目(CARS-25-01A)
李勇奇,男,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瓜類蔬菜遺傳育種方面的研究,電話:0731-84690076,E-mail:56368132@qq.com
2016-01-18;接受日期: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