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遠革(遼寧省東港市中心醫(yī)院感染科,遼寧 東港 118300)
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病毒載量和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相關性的分析
由遠革
(遼寧省東港市中心醫(yī)院感染科,遼寧 東港 118300)
目的 針對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基因型提出探討,并分析患者的病毒載量和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之間的相關性。方法 將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3例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使用流式細胞儀檢測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計算其NK細胞的相對數(shù)量,與另43例健康人群做比較,應用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對其外周血中HCV-RNA肝病病毒載量予以檢測。結果 外周血T淋巴細胞載量與正常人組相比,結果較低,其中HCV-RNA肝病病毒呈現(xiàn)陽性的患者與陰性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NK細胞的相對數(shù)量比較結果顯示,丙型肝炎患者高于正常人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丙型肝炎患者細胞免疫功能較低,血液中NK細胞介導非特異性免疫持續(xù)上調,因此清除患者體內(nèi)HCV-RNA肝病病毒時,可能會對患者機體帶來持續(xù)性免疫性肝損傷。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病毒載量;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相關性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問題目前成為了全球范圍內(nèi)的一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方面的議題[1]。近年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機制,尤其是在宿主的免疫因素方面的研究成為醫(yī)界關注的熱點,本文通過外周血T淋巴細胞實驗顯示丙型肝炎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細胞中亞群相對數(shù)量的變化,并分析其與外周血病毒載量之間的相關性,探討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基因型,以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機制過程中的作用。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3例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作為觀察組,另選43例正常人群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年齡范圍為28~67歲,平均年齡(41.25±12.47)歲。正常人組年齡范圍為27~68歲,平均年齡(42.01±11.95)歲。病例選擇標準為:①血清谷丙轉氨酶反復升高,病程超過半年;②血清HCV-RNA(或)抗HCV-RNA呈現(xiàn)陽性。病例排除標準[2]:①排除因其他病毒感染的肝炎患者,包括甲型、乙型、戊型肝炎病毒;②排除感染巨細胞病毒、EB病毒感染等的患者;③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或者酒精性肝病患者;④排除代謝性肝病患者;⑤所選病例近3個月內(nèi)未使用抗病毒藥物及免疫抑制劑。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均無顯著性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2HCV-RNA定量檢測:應用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對其外周血中HCV-RNA肝病病毒載量予以檢測。其中熒光定量聚合儀器為深圳匹基公司生產(chǎn),具體操作見其說明書。
表1 兩組淋巴細胞亞群的百分比的比較情況
表1 兩組淋巴細胞亞群的百分比的比較情況
注:與正常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CD3/CD4 CD3/CD8 CD4/CD8 CD56正常組 43 35.24±5.14 25.07±4.32 1.41±0.87 15.2±4.8丙肝組 43 29.41±7.85* 25.17±7.84 1.24±0.51* 21.84±11.5*
1.3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4.0軟件系統(tǒng)進行分析,所有計量資料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HCV-RNA肝病病毒檢測呈現(xiàn)陽性的患者與呈陰性的患者之間、之間的細胞亞群百分比低于正常人組,CD4/CD8的比值也低于正常人組,不過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目前全世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已超過一億七千萬[3]。由于醫(yī)院內(nèi)輸血治療的廣泛應用,以及器官移植的興起。一些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也導致了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與感染,我國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數(shù)近年來呈現(xiàn)出顯著上升趨勢。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硬化、肝癌等發(fā)生率顯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此丙型肝炎目前已經(jīng)嚴重危害到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倍受人們的重視和關注。
綜上所述,丙型肝炎患者細胞免疫功能較低,血液中NK細胞介導非特異性免疫持續(xù)上調,因此清除患者體內(nèi)HCV-RNA肝病病毒時,可能會對患者機體帶來持續(xù)性免疫性肝損傷。
[1] 陳智,張萍,陳峰,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若干細胞免疫的評價及意義分析[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4,4(4):75-76.
[2] 萬學發(fā),謝敬東,周霞秋.乙肝病毒前C區(qū)變異與血T細胞亞群及TNF-a相關性[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4(10):12-14.
[3] 郭曉鳳,梁偉峰,張永樂.杭州地區(qū)112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調查及意義[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0,7(1):255.
1671-8194(2016)21-0097-01
R512.6+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