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坤沐
在大量國產影視劇中,很多演員的表演背后都藏著另一個聲音,而那些聲音的背后,又藏著怎樣的秘密?
“729生日快樂。今天,是個新的開始?!辈痪们?,配音演員張杰在生日當天發(fā)了一條講述自己從業(yè)生涯的微博,轉發(fā)量近萬,他曾經為《甄嬛傳》里的溫實初、《古劍奇譚》里的屠蘇等經典角色配音,最近一次“發(fā)聲”是在電視劇《青云志》中為男主角李易峰配音。
幾年前,一部《甄嬛傳》捧紅了為孫儷配音的季冠霖,這個暑假,在視頻網站中熱播的《老九門》《幻城》《青云志》再一次讓配音成為了高頻彈幕的主角。
配音演員們已經開始擺脫“隱形人”的身份,從幕后走到了臺前。
目前,國產影視劇大都需要后期配音,特別是古裝劇,這其中有演員職業(yè)精神的主觀原因,也有拍攝現(xiàn)場環(huán)境的客觀原因。
金星曾在自己的脫口秀節(jié)目里大曝年輕演員拍戲不背臺詞,只念1、2、3、4。演員劉濤在接受采訪時也稱有某位80后女演員在表演時全程以數(shù)字代替臺詞。老戲骨陳寶國則直接用“不要臉”來評價這種行為。
面對如此的“數(shù)字小姐”,后期配音就變成了一種不得不的必需之舉。但配音演員并非只為這些既不專業(yè)也不敬業(yè)的演員“擦屁股”而存在。事實上,在現(xiàn)在的電視劇生產流程中,無論演員本人臺詞功底好壞、敬業(yè)與否,采用后期配音都是十分普遍的做法。
在橫店,每天都有幾十個劇組同時開工。同一條街上,街頭在吹吹打打辦婚禮,街尾在打打殺殺丟炸彈,嘈雜混亂的聲音環(huán)境讓同期錄音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尤其是古裝劇,即便真的能找到深山老林作為拍攝場地,隔絕了城市里的汽車喇叭聲,也無法規(guī)避劇組使用發(fā)電機戶外供電的噪音。與其花大成本一一解決這些問題,不如索性后期配音,省事省成本效果還好。
即使是同期錄音相對方便的現(xiàn)代劇也大多會采用后期配音。知名配音導演、演員姜廣濤告訴記者,現(xiàn)在多國、多地區(qū)演員混搭的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同一個劇組里,女主角說韓語,男主角說“港式普通話”,配角里還總是少不了臺灣腔,這已經是內地劇組的常態(tài)。Rain和唐嫣在《克拉戀人》里對戲,就是一個說韓語一個說中文,彼此靠記住對方臺詞的最后幾個發(fā)音來判斷什么時候該接話。一部劇里只要有一個演員需要配音,和他有對手戲的演員就最好都用配音,否則戲中的環(huán)境聲很難靠后期做出無縫銜接的效果。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為電視的普及程度低,看電影成為了最大眾化的娛樂方式,因此,在那個譯制片盛行的年代,捧紅過很多配音演員。為電影《佐羅》中的佐羅配音的童自榮,一度被稱為中國最性感的男音,知名度不輸如今的大眾偶像。甚至有人專門以他的聲音為藍本做科學分析,測量出最悅耳的聲音頻率是聲帶一秒鐘顫七次。
但如今衡量一個配音演員好壞的標準則是:他們能夠多大程度地隱藏自己。
姜廣濤將這個職業(yè)定義為“不能刷存在感的人”。季冠霖也曾經拿裁縫作類比,她說:“做配音的就是不管別人拿來的布料成色如何,材質如何,都要盡可能加工到不著痕跡。”
事實上,做影視配音的基本功之一,就是要讓觀眾感受不到表演和聲音來自不同的人,不能讓觀眾對配音演員的聲音有獨立于畫面之外的單獨認知,否則觀眾會很難入戲。這就是直到媒體廣泛報道前、還有很多人以為《甄嬛傳》用的就是孫儷本人的聲音的原因。
這種和諧的聲畫觀感,并不是單純靠模仿音色來完成的。對配音演員來說更重要的是口型同步,情感表達貼合角色。除此之外,還要對演員本人的發(fā)音習慣做一些揣度,觀察他們的發(fā)聲方式,再進行模仿。
為了不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影視行業(yè)甚至一度遵循配音演員不在片尾字幕中署名的慣例,只注明配音導演,或者某某配音工作室。
“不能表達自己”的工作方式對于演員來說無異于捆住手腳,這也決定了很多演話劇出身、臺詞功底很好的演員,未必就是一位好的配音演員。畢竟,演員在配音時只能調動聲音,最多配合表情上的變化,不能有大幅度的肢體動作,否則衣服摩擦的聲音和腳步聲等雜音就會被收錄進話筒,影響錄音效果。
當影視作品中涉及到一些特殊角色時,完成合格的配音就不只是“不能刷存在感”這么簡單了。
給電影《畫皮2》做后期時,在烏爾善導演的設想中,一個叫天狼女王的角色應該是帶著類似于梵文的西亞口音。這可難壞了配音導演,無奈之下只好到薊門里的新疆館子蹲守了一夜,才生拉了兩個來自西亞國家的留學生到棚里去試音。然而由于兩人都沒有配音經驗,她們的配音沒有達到導演的要求。最后由一位哈薩克的女播音員完成了這個角色的配音。
黃曉明曾為了《風聲》里日本軍官的角色苦練日語,但是這種臨時突擊只能保證口型不違和,還遠遠達不到像日本人的水平。他的角色是由日本演員配音的,這解決了日語部分的問題,但是日本演員一句中文都不會說,其中的中文段落,需要配音導演一句一句幫他糾正發(fā)音,恨不得每句話都錄兩三百遍,才達到最終電影上映時的效果。
姜廣濤曾經一個人包攬一整部動畫片《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的中文版配音,包括故事旁白和女性角色都要自己來,因為美國原版就用了這種操作模式,這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處理手段。
在普通影視劇中,一人分配多角的情況也屢見不鮮,而這種做法的背后則是整個中國配音行業(yè)的種種無奈。
姜廣濤說,如果一部影視劇需要同一個配音演員通過變聲去配不同的角色,恰恰是行業(yè)的悲哀所在?!坝^眾可能聽不出哪幾個角色是同一個人配的,但是能直觀感受到一部劇在音色豐富性上的局限,這個騙不了人?!甭曇舭囊蛩?,除了音色之外,還有語言習慣、語種、語感等。影視劇里的角色千奇百怪,但是活躍 在中國配音行業(yè)一線的從業(yè)者不過幾百 人。
國內大學開設配音專業(yè)的少之又少。黃渤考上的那屆北京電影學院配音班,是北電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一撥獨苗。事實上,黃渤也是因考表演系不成才轉而進入配音班“曲線救國”的,在學校期間,他和同學們曾經靠錄那種“你撥叫的機主已奔向火星,請聽到嘀的一聲后留言”之類的彩鈴掙外快,畢業(yè)之后就奔向了演員之路,一去不回頭。
金馬影帝張涵予也是配音演員出身,他早在上中學時就因模仿五十多歲的配音大師丘岳峰的聲音而成功引起中央電視臺的注意,開始從事配音工作。動畫片《米老鼠和唐老鴨》中國版中最初的唐老鴨就是由張涵予配音的,《教父》《拯救大兵瑞恩》等經典譯制片里也都有他的聲音。張涵予一度說要為配音事業(yè)奉獻自己的一生,沒想到接近中年時成了影帝。資深配音演員徐濤一度對此非常惋惜,他說張涵予最近在電影里的聲音都很沙啞,不復當年的渾厚有力,不知道是不是工作辛苦的原 因。
據了解,配音工作的收入雖然比一般白領要高一些,但是和演員比起來還是相去甚遠。徐濤也曾經為影視配音這個行業(yè)的報酬之低鳴不平。他說,配音演員的單集報酬甚至不足影視演員的百分之一,保證收入完全是靠加大工作量。一般情況下,他們一天至少需要連續(xù)工作12個小時,把自己關在不見天日的錄音棚里替別人哭、替別人笑,心力消耗極大。
為此,配音演員們也在尋找新的生存路徑。在采訪中,姜廣濤不斷提及要從二次元和游戲配音上做嘗試,去為整個行業(yè)尋找突破口?!爸挥锌臻g足夠大,才能吸引年輕人投入進來,這個行業(yè)才會真的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