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華
原文
黛玉道:“你們都有了?”說著,提筆一揮而就,擲與眾人。李紈等看他寫道是: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p>
看了這句,寶玉先喝起彩來,只說“從何處想來!”又看下面道: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p>
眾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說:“果然比別人又是一樣心腸?!庇挚聪旅娴朗牵?/p>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fēng)夜已昏?!?/p>
眾人看了,都道是這首為上。
導(dǎo)引
大觀園中,在探春的倡導(dǎo)之下,寶玉、寶釵、黛玉、李紈等人紛紛響應(yīng),很快成立了詩社。詩社剛剛成立,就舉辦了第一次賽詩活動:詠白海棠。探春、寶釵、寶玉已先后寫完,黛玉最后“一揮而就”,可見其才思敏捷。另外,從寶玉與眾人的喝彩與叫好中,便可看出此詩的不同凡響。
闡發(fā)
詩的開頭便是別樣的詩境:湘妃竹做的浪漫的湘簾卷起一半,古樸的屋門半開半掩。半卷的簾后,半開的門前,遮掩的是怎樣一位亭亭的高雅的女子?她清澈的雙眸,正投向簾內(nèi)門前那盆潔白素雅的海棠花。
海棠花事如何暫且先不說,單看滋養(yǎng)這海棠花的土壤,竟似那碾碎的冰塊,泛著晶瑩的光澤;再看盛放海棠的花盆,竟似那溫潤的玉石一般。冰之清寒,玉之潤澤,就這樣與海棠相伴。冰玉的精神不就化入了海棠花的神韻之內(nèi)了嗎?
以“半”字起筆,以“半”字呼應(yīng)。如“冰”似“玉”,想自天外。怪不得寶玉贊嘆“從何處想來”!
經(jīng)歷這樣的鋪墊、渲染之后,黛玉開始將目光投向那盛放的白海棠。那是怎樣的潔白呢?該是將梨蕊的三分皎潔悄悄地偷過來了吧?哦,那在春天里爛漫盛開的梨花撲入人的眼睛中了,那份不染塵埃的潔凈的白色融入眼睛中了!“梨”者,離也。這潔白的海棠花勾起黛玉離別家鄉(xiāng)的傷悲了嗎?引發(fā)黛玉永遠也見不到父母的凄涼之慨了嗎?
細(xì)細(xì)嗅去,一縷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似有若無,似散還留。這哪里是海棠花香?這分明是梅花的魂魄?。?/p>
那在嚴(yán)寒中怒放的梅花,那怒放的梅花散發(fā)的縷縷冷香,是不屈的意志!是動人的傲岸!是高雅的堅守!
“果然比別人又是一樣心腸?!?/p>
風(fēng)兒穿過半卷的湘簾,跑進半掩的門內(nèi),去跟海棠花親近。海棠花兒輕輕起舞,潔白的花兒飄飄欲起,仿佛那月宮中的仙人縫制的潔白衣裙,飄逸脫俗,美麗不凡。風(fēng)定花靜,花瓣低垂,似乎是那清秋時節(jié)閨中憂怨的女子剛剛擦去哀泣的淚痕,凄婉而動人。
嬌羞的海棠花一如那嬌羞的女子,默默無語。不是無語,是不知可以向誰傾訴無盡的心事。西風(fēng)卷涼來,倦意掩花姿,夜色昏沉中,無語伴花魂……
在對白海棠的歌詠中,一個冰雪聰明、高潔雅致、傷別怨離、心事重重、美麗動人的女子形象宛然于眼前!
那不就是黛玉的形象嗎?
處處海棠處處人,冰玉精神梅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