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
一、追求真正“對話教學”的“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現(xiàn)下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可以堂堂都是生生交流,生生對話。無論是小組里的交流,還是替老師立在講臺前的題目講解,都處處彰顯著現(xiàn)下的教育工作者對“對話教學”的情有獨鐘!
1.“生生對話”教學需要學生積極的思維
筆者有幸聽了一堂八年級上冊的《刻舟記》,該課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來上。其中有一問題:請摘錄你在解釋或翻譯上有疑問字詞句。教師希望以“學生提問,學生解答”來實現(xiàn)“合作學習”。學生解答形式或為個人搶答,或為小組比賽,很熱鬧。時間久了,筆者竟有了一絲不適的滋味。
教師雖要求學生或課前預習,或課中討論來獲得問題,可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提問的動力變相為“難倒別人”或是純粹的加分。提問進行至后來,諸多學生競忙于從各種資料中收集問題。報完題后,又埋頭重復先前工作的比比可見。無暇顧及自己的問題是否得到了滿意的解答。那就更不用指望他事先是否考慮過自己所提問題的價值,或者是否真的是自己有疑問的問題。
既然,問題可出自資料,那么答案源于其中又有何不可呢?所以真正沉于思考,并細嚼而消化的所剩無幾。
課堂是讓學生產(chǎn)生疑問,而非以終止質(zhì)疑為終點?!皢枴币欢ㄊ墙⒃凇皩W”的基礎之上,有更高一層的要求。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又讓學生自己解決,的確是非常好的深入研讀文本的好方法。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鄙星摇皩W”需要“思”,“問”也就更不必說了。有“思”才能有質(zhì)量地“問”。否則“學”也僅為浮光掠影,無所謂什么“學”了吧。
學生提問是他在熟悉、理解文章之上的“研究性學習”,所以在用“問答”來構建一堂“合作學習”模式的課時要注意:
(1)要鼓勵學生積極思維,提有思想、有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筆者以為,學生應當明白:提問體現(xiàn)智慧,提問尋求幫助,提問激發(fā)自信,提問交流信息,提問創(chuàng)造進步……
(2)傾聽同學解答時,學生也要積極思維,要獲取解題方法,吸收解題經(jīng)驗,拓展解題思維,更新解題觀念。
(3)解答不必拘泥于比賽,不必忌諱學生自己提自己答。因為一些問題教師稍加點撥,學生自能解出,這反倒引導了他如何思考該問題,訓練了他的思維能力。
(4)“生生對話”不能讓教師報答案法被學生報答案法取而代之。
2.“對話教學”內(nèi)涵豐富,每一種“對話”都需要學生積極的思維
“合作學習”理念是很符合“對話教學”的原則,注重“以人為本”,“生生互動”,“課堂生成”,但這都是要以“學生學會了思維”為基石的。
那么沒有思維能力的對話又將是怎樣的?我們的新課堂里許多熱熱鬧鬧的對話場景要么成了菜市場,對某個答案正確與否天馬行空的糾結,“肆無忌憚”的“漫天要價”;要么,只一個“改朝換代”命,“主”還是那個“相”,無非稚嫩了許多,“奴”依舊要失了自我。實在沒有多少“創(chuàng)造性”,即便是所謂的“人性化”,筆者覺得那也有一點道貌岸然的滋味。
其實對話教學的形式有很多種,除“師生對話”、“生生對話”,還有與文本一類的“精神對話”。無論是哪一類對話都是需要學生的積極思維。
二、“合作學習”中科學的小組編排形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1.小組形式要保障學生精力集中
“小組合作”大致可分為兩種形式:一則課前以學生不同情況搭配好能各司其職的小組成員,課時或四五或六七圍坐桌邊,一時室內(nèi)座位之形呈現(xiàn)梅花狀或馬蹄狀;一則課中教師以為有討論之必要,便采取四人一組法,即前后桌四人成一討論體。據(jù)說,另有以隨時變換位置之狀來進行多方“合作學習”的形式。
筆者以為營造一個不被分心的課堂氛圍,便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討論習慣,便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但現(xiàn)下流行的小組形式,即使不動聲響的相互一瞥,都能分學生的心思,學生思維過程極容易中斷。
2.小組形式要深化語文課堂教學內(nèi)容
目前分組討論十分強調(diào)“合作學習”中生生互動觀,筆者覺得此舉易從一極端走向另一極端。要知道“合作學習”強調(diào)生生互動觀,不是對師生互動觀進行否定,不是對教學中教師指導進行否定。同樣提倡課內(nèi)小組討論,不是對學生獨立思考,教師講授教學進行否定。所以,筆者認為前文提及的第一種分組討論形式,不宜師生間情感、信息的交流。
師生之間的“目光對話”也是相當豐富的教學資源。它是否也能為我們帶來隱性的“對話教學”呢?況且,課內(nèi)一定的、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師講授無不必要。比如,師生面對面地交流一則生動典故的講述,一種新穎解法的講解,一段關鍵背景的介紹,都有助于學生思路的打開。而一部分學生非扭轉身,或側轉身進行聆聽,別扭至極,效果甚微。
不如實惠些,采取第二種??勺尠嘀魅伟才抛粫r,適當考慮“合作學習”的特點。
三、“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需要積極的“沉默教學”
一位美國教育家說:教師提出的每個問題,學生要等待2分鐘左右才能有一個必要的思維活動。這就意味著沒有積極的沉默,就沒有學生必要的思維。上海著名特級教師于漪在教學中力求使自己成為—位“能夠教會學生思考的人”使自己的課堂成為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目的左不過讓學生有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這種課堂教學的積極沉默,也被人稱作“課堂教學留白”。留白,顧名思義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在我們的“合作學習”教學中設計點留白,這些留白會給“讀書”留點時間;給思考留點空間,使“思考”更加深刻。那么我們的“互動”就不會流于形式,不會“霧里看花”,不會水中撈月。
所以筆者覺得,當務之急我們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做實以下幾點:
1.給予教師充分的時間和精力以及必要的支持,幫助其完成讓學生能思維,不斷思維,不斷提高思維能力的導學稿的編制。
2.要提倡“多元”的“對話教學”形式,尤其是隱性的“對話教學”,積極地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3.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能力的提高,新型教學理念的產(chǎn)生,“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要用發(fā)展的目光審視自己,更為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我們的學生需要適時地靜下心來思考問題,否則他將成為沒有思維的機械、朽木。我們的課堂模式也需要我們適時地靜下心來思考問題,否則我們將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