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說理
明朝嘉靖年間,松江有個胡知縣,奇貪無比,百姓們苦不堪言。
一天,巡撫大人從該縣經(jīng)過,百姓們決定乘機告胡知縣一狀。于是他們把胡知縣的種種罪名一一寫在紙上,遞交上去??裳矒岽笕丝戳艘谎?,說:“公務(wù)太忙,沒時間處理,等日后再說。”這一等就是幾個月。胡知縣不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了。
就在這時,河道總督出巡河堤修筑工程,也來到了該縣。百姓們仿佛又看到了一線希望,忙聯(lián)名上書,希望這次能有個結(jié)果。雖然總督大人答應(yīng),一定會好好調(diào)查,給百姓一個滿意的答復(fù)。可是,巡完工程,他就走了。
百姓們不由得仰天長嘆: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說理的地方嗎?此言一出,立刻有人冷笑道:“理?‘理’字拆開是‘王’和‘里’,若想講理,必須先有王牌為盾,否則就是走上萬里路也是枉然?!?/p>
理是個形聲字,右邊的“里”,既是聲旁也是形旁,意為民居、作坊。理,篆文理=王(王,玉)+里(里,作坊),表示在作坊治玉,其造字本義:在作坊將山上挖來的璞石加工成美玉。后引申為:動詞,意思是解決,安排,如理財、理解;名詞,意思是紋路、條紋,如紋理;名詞,意思是秩序、科學(xué),如道理、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