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黃耀紅 陳文靜 吳秀娟
■卷首語
樸素的力量
——來自湖南廣益實驗中學的報道
本刊記者黃耀紅陳文靜吳秀娟
75年前,正值烽煙彌漫的抗戰(zhàn)歲月。一個13歲的長沙少年舟車輾轉(zhuǎn)來到僻靜的常寧鄉(xiāng)下。他心儀已久的中學剛從省城遷入此地。
這所學校,乃聞名遐邇的“湖南私立廣益中學”。那少年,正是多年后的朱基總理。
在那個時候,長沙教育界流行一句話,叫“要學習,到廣益”。廣益作為校名,始于公元1912年。其前身是“惟一學堂”,由中國同盟會湖南分會會長、民主革命家禹之謨先生創(chuàng)建。新中國成立后,湖南私立廣益中學更名為湖南師大附中,廣益之名一度被歷史塵封。
待到廣益重現(xiàn)于湖湘教育版圖,已是2007年。是年,湖南師大附中與華夏集團公司聯(lián)合辦學,湖南廣益實驗中學得以易址掛牌。這一塊以口碑和榮光鑄就的招牌赫然矗立于一大片赭紅的建筑之上,猶如丹青妙手的點睛之筆。
從此,太多的期盼和目光匯聚在這里。每年,這里的初中畢業(yè)會考6A率連年名列長沙市前茅,高考成績亦處于星城高中的優(yōu)秀行列。全國中學組羽毛球冠軍隊出自這里,“廣益”師生榮獲全國、全省各類大獎的消息頻頻見諸校園喜報。這里成了湖湘學子的夢想之地。即使將近五千人的學校規(guī)模,入讀“廣益”依然是“一座難求”。
隔著一百年時空,“廣益”的昔日榮光再度在星城閃耀。
或許,在人們眼里,“廣益”很牛。然而,在校長晏榮貴身上,你又分明感受不到半點牛氣。他儒雅、穩(wěn)重、篤定,但更多的是樸素。
在他看來,樸素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力量,一種見素抱樸的情懷,一種簡單成長的境界。
春天的“廣益”如同美麗的空中花園。教學樓南北排列,皆以回廓相連,形如兩大四合院。每層樓的陽臺上遍植迎春花?;ㄩ_時節(jié),所有的教室無不沉浸在一瀑一瀑金黃的芬芳里。一樓,二樓,三樓,四樓,樓宇建筑圍成了一個花的“天井”。
這時候,從走廊經(jīng)過的晏榮貴校長偶爾會想起顧城的詩:“草在結(jié)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不說話,就十分美麗?!?/p>
他喜歡這種生機盎然、靜水流深的時光。三十多年了,他最美的年華都和孩子們在一起。年近知天命,他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這些年走過的路,想起中學教育里那些花樣翻新的提法、說法與做法,想到“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理念與模式,想起種種教育的虛假與功利。所以,做了“廣益”的校長之后,他更是懷著一種“教育還鄉(xiāng)”的心境,思考著一所學校的前世今生。
從“廣益”走出去的學生,或許多年以后都還記得校長在開學典禮上講過的那“四個夢想”:一曰微笑,因微笑而自信,而友善;二曰運動,因運動而健康,而美麗;三曰讀書,因讀書而廣博,而高雅;四曰旅行,因旅行而廣見識,益身心。沒有哪一個“夢想”稱得上“高大上”。這夢想于晏榮貴而言,更像是他的“夫子自道”。在校園里,任何時候見到他,他的微笑總?cè)珀柟庖话悖簧杂虚e暇,乒乓球、排球、籃球的競技場上能看到他揮汗如雨的身影;而讀書、散步、爬山、旅行,早就成了他的生活方式。
一個校長的氣質(zhì)和修行,與一所學校的文化、一個團隊的精氣神之間總會存在一種神奇的呼應(yīng)。
你或許還記得孫云曉先生那篇關(guān)于中日學生“夏令營的較量”。而今,在廣益校園,關(guān)于較量的“感慨”早就變成了真切而具體的行動。不管什么時候,你走進廣益校園,第一感覺就是清清爽爽,干干凈凈。偌大一個校園,角落里的一片紙屑、空地上的一葉樹葉,都會被路過的學生或老師彎腰拾起。隨便走到哪一層教學樓,你從廁所前經(jīng)過,絕對聞不到半點異味。而每間教室里的書柜、每張課桌上的書籍,幾乎都擺放得井然有序,整整齊齊。無論在哪里遇到學生,他們都會立住腳步,微笑,問好。
待到花開時節(jié),所有的教室無不沉浸在一瀑一瀑金黃的芬芳里
干凈,有序,簡單。如此樸素的追求,成了“廣益”的價值與文化。
他們說,干凈是一種風水,安靜是一種豐富。而有序帶來生動,簡單帶來快樂,和諧帶來幸福。不斷回到樸素,不斷回到常識,不斷回到本真,就是不斷回到教育本身,不斷回到“人”本身。
教育即生長,像迎春花那樣簡單地生長。其實,有一種生長就叫廣益。廣益似乎是生長的另一種表達。
廣者,生命之格局。益者,生命之滋養(yǎng)。增廣識見,擴大視野,豐富人生的內(nèi)涵,延展精神的天地。“廣”之本質(zhì)就在于走向詩與遠方?!藶樯某健?/p>
開卷有益,精益求精,窮且益堅。養(yǎng)德,亦養(yǎng)氣;益身,亦益心?!耙妗敝举|(zhì)就在于“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藶樯呢S盈。
到底該“長”成什么模樣呢?“廣益”最為看重的,莫過于“勤”“善”二字?!坝蒙屏紲嘏耍们趭^升華自己”。
在這個浮華喧囂的時代,堅守樸素,很可能要有一種“說不”的勇氣。樸素是一種世界觀,“說不”就是一種方法論。
這么多年來,“廣益”不是什么“都想做”,也不是什么“都想要”。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法與行為規(guī)范。無論是管理者、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遇到問題永遠“不抱怨”,面對日常規(guī)范永遠“不懈怠”;尊重規(guī)律永遠“不動搖”;以課堂和課程為中心,永遠“不折騰”;以書香安頓靈魂,永遠“不浮躁”。
走進廣益校園,你可能忽而生出深深的感慨:文化是一種多么神奇的引領(lǐng)力!四千多名學子,四百多名教師,兩百多名員工,如此大規(guī)模的一所學校,因為對教育的價值共識而結(jié)成為一個“精神共同體”。
在這片土地上,一切只為簡單的成長。晨昏午晝,如一道流動的風景。霞光映著操場上跑步的身影,晨風傳誦教室的書聲,燈光輝映校園的寧靜……
樸素是一種力量。它來自于文化的凝聚,表現(xiàn)為內(nèi)心的秩序。
廣益課堂所呈現(xiàn)的格局與氣象,源于一群優(yōu)秀的“廣益人”
最美的風景,永遠在課堂,在那些被愛召引、被智慧點亮的地方。
在“廣益”,課堂是另一種樸素。這里,沒有五花八門的程式,沒有花里胡哨的裝點,甚至沒有這樣那樣的時尚理念。一切都樸實而純正,一切又靈動而開放。
敞向生活,看見遠方。這就是“廣益”課堂的味道。
這是一節(jié)初中語文課,講的是臺灣作家琦君的《春酒》。
石艷華老師說,散文閱讀不是讓你知道文本里有什么,而是喚起了你哪些生命的體驗。體驗才是叩開文本的密碼。怎么理解文章最后一句:“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原來,寫《春酒》的時候,作家早就飄零海外。在她心里,春酒是童年的滋味,民俗的滋味,何嘗又不是那鄉(xiāng)愁的滋味啊。
讓文本與生活彼此映照,課堂的豐富便是生命的豐富。
分管教學的羅勇副校長告訴記者,對于課堂的“問題設(shè)置”,他們有自己的評價尺度。那就是開口小,蘊含深,以“小問題”撬動“大課堂”,指向?qū)W生的能力生長。
地理課上,范丹蓉老師正在講《多彩的非洲》。呈現(xiàn)在地圖一側(cè)的“探究”題這樣寫道:為什么非洲北部的紅酒特別好?為什么那里會盛產(chǎn)橄欖油?
這是一個“小問題”。小組交流之后,孩子們有的談到了地理位置,有的說到了這里的氣候,有的說到了獨特的地形,還有的說到了光合作用。
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談不談,道聽途說不說。這也是“廣益”的課堂文化。
化學是學生進入九年級才開的課程。一次實驗課上,學生李添翼在制取氧氣時聞到一陣刺鼻的氣味。他想,“書上說氧氣應(yīng)該是無味的,為什么會有異味呢?是不是剛才制備氧氣的步驟出現(xiàn)了紕漏?”
帶著這個疑問,李添翼向化學老師管順英求助。管老師微微一笑,沒有立即給他答案?!昂呛?,我們一起做個實驗,讓這個神秘的物質(zhì)原形畢露,好不好?”
探究就這樣開始了。
“氧氣中可能含有過氧化氫……”
“要不就是含有氯氣……”
假設(shè)、求證,再假設(shè)、再求證……當學生張愉源通過實驗得出結(jié)論的那一刻,他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幾乎大聲喊出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問題是課堂的支點,也是課堂的起點。這么多年,總有人驚奇于“廣益”學生極強的實踐能力。秘密在哪里?就在那百花齊放般的課程拓展之中,就在豐富多彩的特色比賽之中。
2015年下半年,湖南省中學物理教師賽課在廣益實驗中學舉行。“廣益”推出的黎映蓮、朱小燕兩位老師分別榮獲初中組、高中組一等獎,初中組的還被推選到全國參賽??墒牵锢斫處焸兘蚪驑返赖牟⒉皇沁@樣的獲獎,而是自己策劃過的拓展活動。初二學生不是學了聲、光、電嗎?每年,物理教師會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比賽。比如,根據(jù)聲音原理自制樂器,根據(jù)光學原理自制照相機、望遠鏡,根據(jù)電學原理制作小小發(fā)電機,等等。
歷史課的比賽也挺有趣。比賽的內(nèi)容可能是文物仿制,也可能是“家鄉(xiāng)的歷史”攝影。每到暑假,家在三湘四水的“廣益”學子喜歡走村串巷,尋幽訪古。他們知道,開學的時候,一場全校性的“文化探尋成果展”在那里等著他們。
生物課所對接的課堂,是學校的“生物園”。翻耕整地、播種育苗、多肉植物的扦插和培育走進了生物課堂。而更大的“生物園”不在這,在大自然。這些年,“廣益”學生去貴州梵凈山、岳陽君山島進行了大量的野外生物考察。
采訪中,一位新婚的年輕生物教師得意地告訴記者,他婚禮那天,孩子們送他的禮物真是特別有意義,那是他們在生物課后自釀的一壇“葡萄酒”!
每年的全校性藝術(shù)節(jié)就更不用說了,那是對學生創(chuàng)意與美術(shù)、音樂等課程的大檢閱。平時的藝術(shù)課程里,孩子們還可以學到沙畫制作、剪紙……
“廣益”課堂的深層魅力在于,它延展了學科的生長,指向了夢想與遠方。
湖南師大附中最醒目的文化符號,是兩個藝術(shù)化的“人”字,又像是河流的象形。它所蘊含的,是一種人文教育的情懷:兼收并蓄,以人為本。
從管理到文化,從課堂到課程,廣益實驗中學從一開始就注入了強健的“附中基因”。“廣益”課堂所呈現(xiàn)的格局與氣象,源于一群優(yōu)秀的“廣益人”。
其實,對于一所股份制民辦學校來說,如何最大限度地吸納、培養(yǎng)和穩(wěn)定一支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管理的重中之重。
較之公辦學校,民辦學校教師更易于流動。可是,這些年,“廣益”最引以為榮的就是以文化凝聚人心,師資非常穩(wěn)定。他們朝氣蓬勃,砥礪前行,充滿著理想主義色彩和專業(yè)至上的精神。
人,是人的環(huán)境。在“廣益”,教師最大的歸宿感來自個人的專業(yè)成長,來自樸素教育精神的召引和人文氛圍的熏陶。每一個人都在這里找得到自我實現(xiàn)感。
當年,廣益實驗中學創(chuàng)建之初,像晏榮貴一樣,有相當一部分師大附中教師成為了最早一批傳播“薪火”的人。他們像一粒一粒飽滿的種子,給數(shù)以百計的年輕教師以專業(yè)的引領(lǐng)。
黨總支副書記伏炎安告訴記者,所有年輕教師在正式上崗前,學校都會為他們安排3個月的“跟崗實習”期。就像描紅“入格”的寫字訓練一樣,他們一板一眼地跟著帶教老師學習。這一現(xiàn)身說法的3個月,比空洞的理論要有效得多。
語文教師程砣,無論上課還是做班主任,思想、口才、底蘊、情懷一樣都不缺。年輕教師朱躍林拜他為師,感覺特別幸運。說是師傅,又像是形影不離的伙伴。程砣說,“我的課堂總是原生態(tài)地呈現(xiàn)在躍林的面前。那里有隨機生成的精彩,也有偶爾的尷尬與難堪。他總是看到了最真實的課堂過程,也看見了我的探索與反思。日子一久,我們就會討論:如何選擇教學的內(nèi)容,課堂上怎樣才叫‘有所為,有所不為’,如何克服面面俱到……”
“師徒結(jié)對,以老帶新”都算不上什么創(chuàng)新。但是,它樸素,它有用。在“廣益”,新老之間,師徒之間,充滿了溫暖而親切的精神交往。從備課規(guī)范到教學設(shè)計,從作業(yè)批改到學生輔導(dǎo),從班級管理到家校溝通,不論是從師大附中過來的“種子教師”還是從“零”開始的年輕人,必然讓“每一個教師都亮起來”。因此,這里有太多的約定俗成:每年新進教師的匯報課,全校年輕教師賽課,班主任的主題班會比賽……學校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個目標——讓教師成長看得見。
成長,可能是“廣益”教師最大的“福利”。那種精神家園般的溫暖,總是悄然流入他們的血脈里。
蔡毅現(xiàn)在是廣益實驗中學的學工處副主任,其出色的能力曾被湖南師大附中一眼看中。去年,師大附中與耒陽的一所學校聯(lián)合辦學,便派他去擔任學校副校長。想不到的是,在耒陽任職不到一個月,蔡毅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已植下極深的“廣益情結(jié)”。他馬上給領(lǐng)導(dǎo)打報告,現(xiàn)在,他又回到了“廣益”這片深情的土地。
“我想做樸素而簡單的教育,廣益才是最適合我的地方?!彼f。
物理教師喻尉廷是最早一批來到“廣益”的教師。十多年間,他考過公辦教師的編制,也曾被調(diào)到市區(qū)某中學工作??墒?,去年9月,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從公辦到民辦,回到了廣益實驗中學。他說,他最無法忘懷的是“廣益”文化里的“包容精神”,他喜歡學校對專業(yè)的看重,特別是喜歡那種“不折騰”的樸素而大氣的襟懷。
人,是人的環(huán)境。而最好的環(huán)境就在于有愿景,有引領(lǐng),有共同的價值標準。因為,一片大樓只是物化的環(huán)境,而一群良師才可能為學?!傲⑿摹?。
南開中學的張伯苓老校長說過,一個不懂體育的校長是不合格的。十五六歲少年的身影,應(yīng)當出現(xiàn)在哪里呢?除了課堂之外,應(yīng)當在球場,在舞臺,甚至在食堂。
多少年了,廣益實驗中學的“第八節(jié)課”從來就沒有人敢再上課。因為,這是學校雷打不動的體育鍛煉時間、自主學習時間。
班主任程友湘在入學的第一課上,必跟學生講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他并不是體育老師,但每到第八節(jié)課,他一定會把全班同學帶到操場上跑圈?!?0分鐘時間,女孩子4圈,男孩子5圈,這對我們班的孩子來說是小菜一碟!碰到下雨天,孩子們就會自發(fā)到學校教學樓下的架空層去跳繩,20分鐘,1200多次?!?/p>
“附中杯”排球賽男女排雙雙奪冠
是的,廣益之“益”,如果只是益智的“益”,那是殘缺的。益智的同時必須益身。
呂發(fā)林是學校羽毛球隊的總教練。說起學校的羽毛球隊,呂發(fā)林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自豪。“2010年以來,初中組的全國男子羽毛球團體季軍、全國男單冠軍和男雙冠軍,全都出自我們學校。毫不夸張地說,僅僅5年時間,我們就打造了一支嘯傲全國的羽毛球‘夢之隊’?!睂W校有最專業(yè)的羽毛球場館,并且聘請了前世界羽毛球女雙冠軍黃穗等全國知名的羽毛球教練,每周都有固定的時間讓有興趣的孩子開展專業(yè)的羽毛球培訓。而今,羽毛球成了“廣益”當之無愧的一張名片。
其他的球類運動也在“廣益”開展得如火如荼。每個學期,“廣益”都會分年級開展各種項目的體育聯(lián)賽。每年的“體育文化節(jié)”更是一次高水平的體育盛會。
在這里,體育與其說是一種競技,不如說是一種精神。
高二年級的一位同學告訴了記者一件讓他記憶深刻的事情?!霸趯W校組織的羽毛球聯(lián)賽中,我班參賽選手的比分一度被對手反超。當時,我們這些啦啦隊隊員在嗓子喊啞后,把同學們遞來的能敲出聲音的東西有節(jié)奏地敲響。這次比賽,我們最后還是贏了。當時,全班幾十個同學幾乎都抱在一起,熱淚盈眶。那一刻,我和全班同學接受了團隊精神的洗禮?!?/p>
與體育一樣,“廣益”每年盛大的藝術(shù)節(jié)同樣是一道讓人流連忘返的風景線。
每年12月,因為學校藝術(shù)節(jié),“廣益”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合唱、舞蹈、課本劇表演、英語劇表演,一個年級一個藝術(shù)主題,一個班級一個精彩節(jié)目,幾乎人人都要參與。
2015年正值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藝術(shù)節(jié)上,七年級舉行的是“勝利之歌”合唱比賽。18個班,18首合唱曲目。深情的歌聲,優(yōu)雅的伴奏,熱烈的掌聲,艱苦卓絕的民族精神在體育館里激蕩。九年級展演的是舞臺劇《海那邊》。海峽兩岸的赤子深情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所有觀眾。老師們也會登場,七年級教師表演的舞蹈《I am a good boy》,讓孩子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平日里傳道授業(yè)的老師原來一個個都如此充滿藝術(shù)的才情。那是真真切切的“美的教育”啊。
人們至今還念念不忘藝術(shù)節(jié)上那個特別節(jié)目。那是學生全程拍攝、制作的微電影《山里山外》。影片真實地記錄了學校副校長廖強一行組團去湘西花垣縣排料鄉(xiāng)送教的情景。寒門學子的清貧與堅忍,偏遠山區(qū)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一次又一次觸發(fā)了全場觀眾的淚點。
總有一種力量讓人淚流滿面。藝術(shù)節(jié)讓所有的“廣益人”都在12月的初冬里回到春天,都從教育的日常里看見了內(nèi)心的柔軟。
廣益之“廣”,課堂的延展是一個維度,社會實踐則打開了更大的一片空間。
在井岡山,“廣益”的孩子們游覽黃洋界哨口、龍?zhí)镀俨既?,參觀北山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茨坪偉人舊居、小井紅軍醫(yī)院。大量的歷史文物、翔實的歷史資料和珍貴的圖片使大家得到了一次深刻的紅色教育。
一個孩子這樣記下了井岡山之行的感受:在這片真實的紅色土地上,在令人深思的遺址前,逝去的是硝煙,不滅的是精神,井岡山精神永遠銘記在心。
初1513班陳曉峰、徐舒暢、陳子軒、方程浩等9位同學至今還記得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面對面交流的情景。那一天,他們在班主任梁小蘭老師的帶領(lǐng)下來到湖南省農(nóng)科院,參觀了雜交水稻培訓中心、雜交水稻分子育種實驗室。這些城市孩子從享譽全球的院士身上,讀懂了什么是人生的意義與使命。
也有孩子走進遠大城,看到了花19天時間建成的高57層的大樓,看到了不用電的中央空調(diào),看到了隨時隨地能檢測空氣質(zhì)量的“生命手機”和99.9%過濾pm2.5的潔凈新風機……這些高科技轉(zhuǎn)化的成果無不讓孩子們發(fā)出連連驚嘆。
體育健身,藝術(shù)養(yǎng)心。而社會實踐讓我們看見遠方的風景。所有這一切,都指向一個完整的人。
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喜愛帕瓦羅蒂、多明戈的學生,一個喜歡欣賞信天游、美國鄉(xiāng)村音樂的學生,一個喜歡把自己的歌喉、身姿優(yōu)美地展示出來的學生,當他長大之后絕不可能成為一個麻木不仁、俗不可耐的人。
“廣益”的學生來自湖南各地,大多寄宿。比之于校園、花園、樂園之類,寄宿制學校首先該是一個家園。
想想啊,家長為什么對孩子寄宿多少有些不放心?最起碼的原因是擔心孩子吃不到好的飯菜,影響了身體的發(fā)育。
在“廣益”采訪,師生談到學校特色的時候,幾乎不約而同地說到了學校的食堂。
“廣益”的味道在課堂,“廣益”的味道也在食堂。
分管后勤的江波副校長告訴記者,在這里,食堂一直沒有外包,也一直不曾有過盈利的訴求。在“廣益”吃飯,原料,菜品,味道,總是讓正在長個子的男生女生大快朵頤。去年冬天,晏榮貴發(fā)現(xiàn)一些孩子下了晚自習還想“加餐”,又囑咐后勤在食堂一側(cè)特別開辟了一個夜間營業(yè)的小面館。面館到現(xiàn)在都沒有命名,孩子們就親切地叫它“榮貴面館”。
“廣益”有一個好食堂。一些孩子畢業(yè)了好幾年,還會特意回到母校的食堂,去尋找味覺里的記憶,重溫一生不忘的“廣益味道”。
從食堂出來,我們還特別去了孩子們的宿舍。高度規(guī)范化的宿舍管理,再一次讓我們領(lǐng)略了什么叫做干凈、有序與簡單,什么叫做常規(guī)里的極致。
毫無疑問,這是我們見過的最整潔的寢室。
鞋子的擺放,鞋跟全朝外,白成“一條線”;箱包都按高矮擺成“一條線”;口杯、牙刷頭的擺放也是“一條線”;毛巾呢,由長到短,也是“一條線”……廖強指著所有的陳設(shè)說,多少年了,“廣益”都是這么堅持的。
有孩子在家里大小事情都是由母親包辦,而進入“廣益”后,住在這里,你看看,每一床被子都被疊成標準的“豆腐塊”。新生進來,一次,兩次,十次……他們都是在同學和宿管老師的幫助下才達到這種水平。
“廣益”學生有極活潑的一面,但在寄宿生管理上卻極其嚴格。寢室長是寢室管理的直接負責人,最后一名離開寢室的同學必須開窗戶通風;上午,下午,晚上,全天有三次寢室內(nèi)務(wù)檢查,發(fā)現(xiàn)一點不合格,即進行常規(guī)扣分……
讓孩子站在學校的最中央,他們的身體與心靈,他們的衣食住行,就是教育的全部呵護。亦嚴亦愛,亦師亦友。因此,“廣益”學子對這里的一切無不充滿了深情。
今年初三年級的畢業(yè)典禮上,晏榮貴特別給一個孩子送了一個紀念本,上面工工整整地寫了一句話:“有你,就有和煦的春風?!?/p>
他說,中考前一天,這孩子的一個細節(jié)特別令他感動。進考場之前,他看見校長,便上前給了他一個擁抱,親切地叫了一聲“晏哥”。
那一刻,晏榮貴忽而強烈地意識到,迎春花只會開一季,而因為所有的這些孩子,“廣益”才是一個春天的意象,樸素才是一種堅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