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
林全對“立法院”議場并不陌生,阿扁時期作為“財長”的他多次在此接受質詢。2016年5月31日,當林全第一次以“行政院長”身份踏入議場時,額頭還是滲出些許汗珠。一方面,為了美國豬肉的問題,揚言霸占主席臺的國民黨黨團沒給新“院長”首秀面子;另一方面,臺北這個五月的天氣創(chuàng)下歷史最熱紀錄,即使空調開在28度,西裝革履的林全還是難敵熱浪。
相比于林全這一月的執(zhí)政難題,酷暑天氣是小巫見大巫?!疤柣ā背犯?、課綱微調撤銷、端午高速路收費、核電廠延遲退役、美國瘦肉精豬肉進口、桃園機場大淹水……換屆一個月來,民進黨政府處處遇難題,蔡英文執(zhí)政不滿意度大增。與施政的無能相比,更讓臺灣民眾無法接受的是民進黨對大量政策的態(tài)度翻轉。執(zhí)政后的民進黨幾乎否定了選前自己所有的政見,迅速翻臉變成了自己曾反對的那個樣子。
熱浪暴露用電危機
備轉電力容量只剩下1.64%,已經(jīng)持續(xù)紅燈數(shù)日的臺電備轉電力容量到了歷史最低。一場熱浪,讓民進黨新政府陷入執(zhí)政以來的一個重大危機——缺電。
持續(xù)的高溫不僅讓臺灣街頭行人寥寥,也讓臺電的警戒燈持續(xù)爆表。無奈之下,臺當局命令所有公家機構和公立學校必須將空調維持在28度或以上,公務員和政務官不必西裝革履,可以便裝上班。即使如此,臺灣還是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危險的一次用電危機。
目前,臺灣發(fā)電主要以火電為主,核一、二、三廠的核電占總體發(fā)電量17%,單個機組發(fā)電平均占總體發(fā)電量7%左右。這意味著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一旦有一個發(fā)電機組出現(xiàn)問題,臺灣將不可避免出現(xiàn)限電狀態(tài)。
造成這一窘境的原因很多,民進黨所主張的“非核家園”便是一個重要因素。在民進黨該政策的主張下,修建在新北市的核四廠至今未能發(fā)電,核一廠一號機因為2014年年底大修而停機至今,核二廠在今年5月16日發(fā)生電機事故后已停機一個月。若不是當局緊急調度大林電廠的3、4號老機組發(fā)電協(xié)調,臺灣早陷入限電危機。
臺當局不得已準備祭出絕招,調漲電費?!罢瘴瘑T”張景森代表新政府首先放出風聲,采用夏季電價的情況下,希望能夠通過制定尖峰離峰差別定價的政策,變相提高電價。事實上,每年6到9月間,臺灣已實行“夏月電價”,電價比非夏月上漲27%。此基礎上再變相漲價,給民進黨三年多前的作為打了一個耳光。2013年初,為抗議馬英九上漲電價和油價,時任黨主席的蘇貞昌率領民進黨上街游行,在“總統(tǒng)府”前要求馬英九下臺負責。而執(zhí)政的民進黨面對用電短缺,開出的藥方依舊是“漲價”。
“不會讓人民在缺電和核電之間二選一”,2016“大選”期間,蔡英文推銷其無核政策時宣布自己已找到替代核電的辦法,“2025非核家園”便是其重要的公共政策。環(huán)保團體的支持有助于蔡英文當選,林全不到一個月后表示,考慮到電力不足的因素,核一若安全可啟用,在不延役的情況下可考慮重新啟動。
針對林全的這一說法,國民黨“立法院”書記長林德福諷刺民進黨的說法再次自己打臉,國民黨做不到的“非核家園”,民進黨照樣做不到。對此批評,林全表示如果核一、二、三廠能夠完成歷史使命,民進黨完全可以在2025年前完成能源改革;但如果此時就廢掉核電,那2025年“非核家園”的改革就無法完成。
無論林全為當下的核電政策如何辯護,臺灣缺電的事實已經(jīng)導致了實體經(jīng)濟界信心不足。例如臺積電新廠選址海峽對岸的南京,很大因素就是臺灣電力不足。
打臉不止核電政策
2016年6月中旬的一場雨水暫緩了臺灣的缺電危機,但并未降低民進黨的執(zhí)政難度。執(zhí)政滿月后,臺灣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滿意度雖然依舊維持在40%,但不滿意度從10%提升至15%。相較陳水扁上任一個月時的79%滿意度,與馬英九上任一個月時的66%滿意度,蔡英文起點較低。同樣,林全的施政滿意度45%,施政不滿意度39%。國民黨6月20日開記者會稱,蔡英文執(zhí)政一個月來一直躲在二線,林全為蔡英文在一線擋“子彈”。
執(zhí)政第一周,民進黨先宣布對“太陽花學運”分子沖入“行政院”的行為撤告,然后廢除了“馬政府”對中學歷史教材的微調。如果說這還是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操弄,那“國道”高速公路收費和開放美國含瘦肉精豬肉進口則是純行政考量。
端午節(jié)假期,民進黨當局取消了“國道”免費政策。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表示,當局開始拿人民的“小確幸”開刀。而新農業(yè)部門負責人曹啟鴻表示,開放美豬進口會掀起民進黨執(zhí)政以來的最大風波。
2013年,“馬英九政府”準備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民進黨帶領南部農民北上抗議。作為妥協(xié)的結果,馬英九開放了美國牛肉進口,但一直未開放美國含瘦肉精的豬肉。曹啟鴻表示,臺灣為外銷導向經(jīng)濟體,為了便于臺灣的產(chǎn)品出口,再無奈也得開放美豬進口。
5月31日,在林全準備進行第一次施政報告的當天,南部上千豬農高喊口號“毒豬入臺,林全下臺”,堵住“立法院”大門,迫使林全車隊必須改道由小門進入“立法院”。隨后,面對霸占主席臺的國民黨,林全沒有完成施政報告。2013年,民進黨也曾霸占主席臺五天四夜,抵制時任“行政院長”的江宜樺登臺。
民進黨取消“國道”免費,并試圖用美豬進口換取國際空間,暴露了林全施政團隊的無奈。6月7日,臺灣財政部門公布5月進出口數(shù)據(jù),5月份臺灣出口額235.4億美元,比上個月增加5.8%,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衰退9.6%;1到5月出口累計108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衰退10.5%。出口連續(xù)衰退達16個月,創(chuàng)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負增長的紀錄。除了運輸工具小幅增長以外,半導體、塑膠制品、機械、光學器材、基本金屬等臺灣主要產(chǎn)業(yè)呈全面衰退趨勢。民進黨無法阻擋臺灣經(jīng)濟下滑的趨勢,據(jù)臺灣經(jīng)濟界估算,出口估計要連黑20個月,直至2016年9月才能好轉。
經(jīng)濟不佳的當下,民進黨的執(zhí)政空間很小。林全表示新政府未來每年債務增長率不高于過去三年GDP平均成長率即2%左右,這意味著林全任內的舉債空間只有2%-3%。2016年,臺灣預計未償債務在5兆左右,這意味著下一年度林全施政只有1000億臺幣的舉債空間,幅度非常小。
陳水扁執(zhí)政八年期間,平均每年新增債務1865億元;馬英九執(zhí)政八年,平均每年舉債2444億元。二人積累的債務在蔡英文任內可能會全面爆發(fā)。如何健全財政記錄,如何量入為出,將是對蔡英文當局的大考驗。臺灣《公債法》規(guī)定政府債務不能超過債限的40.6%,對于目前臺灣茍延殘喘的財政情況,一場熱浪就能讓整個電力系統(tǒng)接近崩潰,一旦出現(xiàn)風災或洪水,更將重創(chuàng)原本脆弱的財政。有臺灣媒體評論稱,臺灣經(jīng)濟短期內無法復蘇的當下,民眾目前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祈禱最近不出現(xiàn)任何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