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松
?
耳鳴習服療法治療耳鳴患者60例臨床研究
陳雪松
目的研究分析耳鳴習服療法治療耳鳴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以耳鳴為第一主訴的長期嚴重主觀耳鳴1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理,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習服療法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效果。結果經過相應的治療后,觀察組在治療1個月、3個月以及6個月時的總有效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各個時段的總有效率,兩組對比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針對耳鳴患者采用習服療法進行治療,其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因此該方法值得廣泛的應用于臨床當中,并且大力的推廣。
耳鳴習服療法;耳鳴;治療效果
耳鳴在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屬于一種聽覺紊亂現象。有相關研究報道顯示,該病的發(fā)病率為13.7%[1]。耳鳴主要是指患者耳內以及頭部在沒有外界聲源以及電刺激的情況下產生相應聲音感覺。該病的臨床表現具有多樣性,可以表現為蟬鳴聲、轟隆聲和汽笛聲。耳鳴會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以及睡眠障礙等情緒,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日常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同時因為耳病的病因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其發(fā)病機制也相對復雜,臨床中治療該病的方法比較有限。但是有相關研究報道顯示,耳鳴患者的耳鳴癥狀與心理因素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2]。有研究統計顯示,多數耳鳴患者會產生心理反應,約為87.7%[3]?;颊叩亩Q會引起相應的心理反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相應的心理障礙,而心理因素還會產生耳鳴。如今臨床中已經廣泛應耳鳴習服療法(TRT)進行治療,并且具有較好的效果,本文進一步探討了耳鳴習服療法治療耳鳴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07年1月~2014年7月本院就診的120例耳鳴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為慢性主觀性耳鳴患者,病程≥1 年且外耳道、鼓膜等耳科檢查無異常,中耳和前庭功能正常排除血管系統病變引起的搏動性耳鳴以及極重度聾以上和精神疾病患者。在這1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80例,女性患者為40例,患者的年齡在19~72(46±1.6)歲。將120例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60例,針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中,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其目的是營養(yǎng)神經、擴張血管以及鎮(zhèn)靜抗焦慮。金納多,口服,1~2片/次,2~3次/d,治療1個療程(1周);黛力新,口服,2片/d,分早中各1片,治療1個療程(8周)。觀察組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習服療法。具體治療方法為:①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對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采用耳鳴殘疾度量化表進行評估,對耳鳴患者出現的不良情緒進行了解,同時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要進行耐性并且詳細的解答,將耳鳴發(fā)生的情況以及病變的情況詳細的告知患者,同時告知患者耳鳴不會引起聽力下降,盡可能的消除患者恐慌心理和緊張情緒,避免患者過度注意耳鳴。同時將如何轉移耳鳴注意力的方法告知患者。②對患者進行相應的松弛訓練,囑患者閉幕靜坐或者采取平臥位,囑患者對自身的神經和肌肉采用意念控制使其放松。每次進行10~20 min,1~2次/d。③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聲音治療,采用大自然的風聲、雨聲以及鳥鳴和輕音樂,將其調整到合適的音量,其聲音輕度調整至不完全掩蔽耳鳴為度。使患者在聽見耳鳴聲的同時,還可以聽見習服聲音。每天聲音治療的時間4 h。
1.3觀察指標[4,5]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第1個月、3個月和6個月,采用耳鳴殘疾度量化表進行療效判定。分別為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四個等級。治愈:患者完全適應,耳鳴的情況消失或者明顯的減輕,其情緒和睡眠以及工作均不會受到影響;顯效:患者耳鳴癥狀消失或者減輕,但其情緒和睡眠以及日常工作不受到影響;有效:患者耳鳴癥狀仍存在,但其情緒和睡眠以及日常工作部分受到影響;無效:患者耳鳴仍然存在并且其癥狀加重,對患者的情緒睡眠和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兩組患者治療后1個月、3個月和6個月時的治療效果,見表1。經過1個月的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18.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3.33%;經過3個月的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1.6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46.67%;經過6個月的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達93.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0.00%;兩組患者治療后1個月、3個月和6個月時治療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例(%)]
耳鳴在臨床中屬于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該病主要因為耳蝸機械振動的聲音感覺。部分耳鳴患者會對自身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睡眠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使患者的精神負擔加重,因為耳鳴病因較為多樣化,并且具有較為繁雜的發(fā)病機制,因此在臨床中治療該病的主要方法即為有限。相關研究報道顯示,頑固性的耳鳴與中樞神經系統大腦皮層的參與有著緊密的聯系[6-8]。因為耳鳴即便沒有伴隨耳蝸病變也會繼續(xù)存在,即便聽神經切斷,耳鳴還是可能會存在,因此,耳鳴不僅僅與聽覺通路有關,因此與中樞神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而耳鳴習服療法主要以耳病病因的復雜性作為病理性依據,在此時不僅可以產生于聽覺系統病變,也可以產生與邊緣系統和神經系統的非聽覺系統病變,而耳鳴將邊緣系統激活后對耳鳴信號的敏感加以關注,同時產生不良情緒并且被中樞神經記憶。因此耳鳴與不良情緒之間形成一種條件反射。耳鳴習服療法主要對條件反射進行相應的訓練,使患者適應耳鳴。該方法同時與心理療法和生理療法進行相互結合,將耳鳴與負面情緒之間的惡性循環(huán)打破,使聽覺系統過濾功能的中樞抑制力增強,使患者能夠對耳鳴加以適應,減少耳鳴對患者的影響,因此,該方法為社會醫(yī)學模式的治療新思路。耳鳴習服療法不僅對聽覺系統產生的耳鳴有較好的療效,同時對非聽覺系統(邊緣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所產生的耳鳴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該方法可以讓神經系統進行重新編碼,將耳鳴作為背景噪音,使耳鳴和相關癥狀得到有效減輕。因此,該方法適用于長期嚴重的耳鳴和原因不明的耳鳴以及久治不愈的耳鳴。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有效率的對比中,觀察組患者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對比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看出,針對耳鳴患者,采用耳鳴習服治療,可以提高其治療效果,因此該方法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該方法值得廣泛的應用于臨床當中,并且大力的推廣。
[1]段敏,李麗.心理咨詢模式在習服療法治療主觀性耳鳴中的療效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5):581-582,583.
[2]張帆,袁琨,陳偉,等.耳鳴習服療法治療108例耳鳴患者的療效觀察[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4(3):433-436.
[3]Tomasz POREMSKI,Bozena KOSTEK.Tinnitus therapy based on high-frequency linearization principles- preliminary results[J].Archives of acoustics:journal of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2012,37(2):161-170.
[4]金紅,許教遠,陳偉南,等.耳鳴習服治療耳鳴84例臨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9A):13-14.
[5]江波,馬志超,李勇,等.耳鳴習服療法對耳鳴患者耳鳴殘疾評分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13(7):1074-1076,1080.
[6]Bauer CA,Brozoski TJ.Effect of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on the loudness and annoyance of tinnitus:a controlled trial[J].Ear Hear,2011,32(2):145-155.
[7]Tyler RS,Noble W,Coelho CB,etal.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Mixing point and total masking are equally effective[J].Ear Hear,2012,33(5):588-594.
[8]陳丹萍,崔勇.耳鳴習服療法[J].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38(6):351-354.
(2016-03-08收稿2016-05-22修回)
(本文編輯彭海文)
Clinical study on sixty cases of tinnitus treated with retraining therapy
CHEN Xuesong.
ENT Depart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Rudong County, Jiangsu2264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train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tinnitus.Methods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Selected with the chief complaint of tinnitus as the firs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 in ea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ith retraining therapy in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1 month,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tinnitus by retraining therapy fo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significant, so the method is worth widely used.
Tinnitus retraining;Tinnitus;Therapeutic efficacy
226400江蘇省如東縣中醫(yī)院耳鼻喉科
[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R 764.45A
10.16485/j.issn.2095-7858.2016.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