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宇
【摘要】“外語教學應有利于學生有效地使用人事系統(tǒng)中的語言特征和非語言表征,促進有意義學習的形成,但是,教學課程的設計必須考慮到學習者的認知加工機制”。因此,在教學設計活動時要充分分析學情,根據(jù)學生實際設計有實際意義的教學活動。以下筆者將結合教學實例來說明課堂活動對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英語教學 跨文化策略 意識
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每個單元的教學步驟基本上來自一線教師的教學實例,各種課堂活動新穎有趣,以學生為中心,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靈感,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并自覺地吸收和創(chuàng)造性得使用所學語言知識,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英語教師教學用書,七年級下冊)基于課本內(nèi)容的課堂教學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對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激活教材內(nèi)容,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豐富學生的文化認知,拓寬學生知識面
“文化學習是在感受母語與目的語文化認知沖突中實現(xiàn)行為、態(tài)度、認知重新構建的一種復雜的過程”。學生不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在使用英語交流時難以做到地道的得體,往往產(chǎn)生語用失誤。中西文化差異表現(xiàn)在以下這些方面,比如日常見面時的問候、稱贊、致謝、道歉以及委婉語、禁忌語乃至身勢語言等,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努力激活教材內(nèi)容,進行中西方文化比較,從而使學生領會文化異同現(xiàn)象。
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話題為dream homes,本單元介紹了不同國家的家園,其提及的ground floor和first floor就體現(xiàn)了不同文化中的差異,在英國底樓稱為ground floor,first floor則相當于中國的二樓,因此在學習這兩個詞匯時,筆者強調(diào)了這一區(qū)別,便于學生理解。七年級下冊unit4 “welcome to the unit”要求學生掌握方位的英語表達方法,而中文中通常表達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都是將東西方向放置在南北方向的前面,而英語表達則正好相反。在學習這些詞匯時,筆者專門強調(diào)了這一文化差異。在課堂教學中,遇到諸如此類文化差異明顯的詞匯,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告訴學生這些跨文化差異。通過比較中西文化的差異可以使學生學到生動的文化知識,拓寬學生知識面。
二、設計模擬的“跨文化交際場景”,讓學生感知文化差異,促進語言運用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
交際是語言教學的重要達成目標,“英語教學之注重語言知識的培養(yǎng)會導致學生在交際中的語用能力出現(xiàn)偏差”。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突破傳統(tǒng)的以語言只是和語法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加強英語口語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積極地投入英語語言交流。初中生在學習英語時,往往難以擺脫母語的干擾。所以,在課堂上,通過組織一些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模擬情景的練習活動,如 role play, presentation,discussion,debate等,一方面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為他們提供了口頭訓練的機會。通過創(chuàng)造模擬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在現(xiàn)實生活中熟練使用英語。這種情景教學不僅使學生可以靈活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而且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場景,也可以輕松應對,提高自己的英語交際能力。在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親身感受文化差異,長此以往就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
通過創(chuàng)設模擬的跨文化交際場景,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而且,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從容自如地運用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進行真實的英語交際活動。將這些模擬的跨文化交際的場景引入課堂,可以營造英語學習的和諧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變枯燥的語言知識為生動的生活場景,變傳統(tǒng)說教的課堂為全員參與的活動課程,讓學生在輕松的語言環(huán)境中熟悉和習得語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增強學生跨文化意識。
三、尋找生活中的素材,密切聯(lián)系課堂,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英語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捕捉生活中的素材,介紹文化知識,從課堂中來,到生活中去,使學生掌握和了解與語言使用有密切關系的社會文化因素,最終達到能夠正確運用語言進行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教師在進行課堂文化教學的同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延伸性的英語課外閱讀。教師可以利用短篇小說、英文報刊摘要等生動的材料讓學生了解異國文化。充分利用學校的櫥窗、板報、海報等媒介,開辟學習英語學習園地和異國文化長廊;校園里常用的標語都可以標注英文,讓學生每天有機會閱讀和接觸英語文化知識,從而達到文化教學的目的。電影、電視等多媒體資料是學習文化知識的有利工具,他們具有生動活潑、可觀性強、有吸引力等特點,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英文原版電影,深入了解文化現(xiàn)象,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得體性,使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得到不斷提升。教師可以將英語課堂與生活密切結合,利用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等國外傳統(tǒng)節(jié)日,以舉辦晚會、party、舞會等形式讓學生感知節(jié)日的氣氛,在生活交際中使用英語,體會文化差異,激發(fā)學生使用英語的興趣,找到跨文化交際的成就感。
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對學生的學習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在教育教學中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加以實踐,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