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摘 要】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課程是在時代驅動下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新興課程,對于如何開展好這門課程還在摸爬滾打中,老師要在實踐中不斷的積累經驗,取長避短,不斷的嘗試各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才能促進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才能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本文對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有效性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8-0-01
作為發(fā)展性教育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它是推進信息化教育進程和實行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更是實現中小學現代化教育的堅實基礎。作為教師,應深入教育教學研究,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采用優(yōu)秀的教學風格和高超的教學藝術,堅持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努力探索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新模式。
一、什么是有效性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指的是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獲得技能,而且能夠使得科學素養(yǎng)與技術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明確教學的目標及方法,用行之有效的實際教學活動來影響學生、激勵學生,不僅僅讓學生能操作幾個軟件,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二、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捎诋斍拔覈芏嘀袑W信息技術課課時不夠,且沒有開設足夠數量的實踐課,導致信息技術教育的趣味性降低,很多學生對這門課程失去了興趣。要解決這一困境,一定要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作為第一入手點,要使學生大腦皮層神經興奮。因此,采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才能夠達成這一目的。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就非常重視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上“獲取信息的方法”一課時,需要提到Internet網絡,筆者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Internet是什么,而是拿出一張蜘蛛網的照片,詢問學生:“今天要上的Internet一課將會和這張圖片有什么關系呢?”然后讓學生通過蜘蛛網的結構特點,來對Internet網絡進行構想,讓學生了解到,Internet網絡也是縱橫交錯的,信息將會從四面八方互相傳導。再將Internet中的知識點一步步地講解給學生,以身邊的事物來比喻抽象知識。整堂課下來,學生不僅感受到了身心的愉悅,同時也對Internet網絡和信息獲取有關的知識點有了深入了解,教學有效性十分明顯。
2、對教材和學情進行有效分析,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課本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必備工具,如果選取教材不當,一定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影響。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一定要對教材和學情進行有效的分析,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方能取得預期的教學目標。在上課之前,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選擇教學方式。在上“獲取網絡信息的策略與技巧”一課時,主導思想本來是利用網絡信息的檢索方式將網絡資源存到本地機器中。根據學情來看,很多學生已經對信息的多種來源有了相對深入的了解,可是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雖然搜索到了想要的資源,卻不懂如何下載資源。于是,筆者將學生的水平分為不同的層次,由學習好的學生輔助教師幫助學習較差的一些學生,將教育資源最大化利用,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多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對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而言,不僅要通過理論教學對書本上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還要通過多媒體課件將這種講解升華。多媒體課件具有可視化的優(yōu)點,能夠將一些抽象的知識點以圖片或者視頻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把握好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保持高漲的情緒進入課堂學習。課堂提問是教師和學生互動交流、傳遞知識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教師還可以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另外,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從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入手,調動學生的思維。在每節(jié)課的最后幾分鐘,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本堂課的知識進行總結,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為教學活動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4、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激勵學生
教學不僅僅是傳輸學生知識,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還要對學生的學習質量進行評價。教師可以通過檢查學生的日常作業(yè)、階段性的考試如月考期中考、學生參加的一些技能大賽等來評價學生,以此來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調整,但是如何評價學生的作品、誰來評價都是老師要重視的。老師評價學生的作品時不應該是“蜻蜓點水”似的,一句話就帶過了,這樣會讓學生感覺你不真誠、不在乎自己,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自尊心、自信心,教師評價學生要立足于學生所取得的成果恰當的進行評價,指出他的優(yōu)缺點,給出指導意見,適時的表揚學生,提高學生的成就感、自我存在感,以激勵學生為主、批評為輔。
總之,激趣的導入,教學過程的有效組織,課后的客觀評價共同組成了一節(jié)有效的課堂教學。只要我們在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實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那么我們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有效教學之道肯定會越走越寬。當然,學無止境,教無定法,作為一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積極探索,勇于嘗試,努力為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學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范曉波.高中信息技術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2)
[2]劉江梅.關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分組合作學習的探究[J].學周刊.2016(15)
[3]許靖坪.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