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保平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式的大官巨貪,經常創(chuàng)造貪腐史上的新紀錄。不過,俗話說,“別拿村主任不當干部”,小官小吏也能大貪巨貪,其貪腐的數額與其職位之懸殊,也讓人驚詫結舌。搜羅起古代“小官巨貪”,罄竹難書,我們抽個歷史切片,以嘉慶十四年(1809年)的幾個小官貪腐的案子,來看看這“小官巨貪”有多厲害。
古代所謂“小官”,大抵指七品及以下的芝麻官,而最低級的是吏員,一般是干滿五年,成績優(yōu)秀者,可以得正八九品官職,相當于現在的科長和股長。乾隆時定制,吏員經考核后,分別去取,一等授予從九品職位,二等授予流外官職,可見,不少吏員是品秩最低的小官。由于吏員熟悉法律條文和工作流程,能夠代官理政,逐步成為官府中的實權派,領導不得不遷就倚仗。尤其是中央吏、戶、禮、兵、刑、工等各部吏員,雖然職級很低,甚至是未入流的“臨時工”,但是領導要么不懂審計、財務等專業(yè)知識,要么懶得去管具體的事務,審核權、批駁權落到書吏手里,就有了弄錢的機會。
嘉慶年間的書吏假印案,就是這樣來的。嘉慶十一年十二月,工部書吏王書?;锿亼舨逃臼艿燃倌笫⒕┑忍幮蘩砥燹?,利用偽造的工部公章,赴庫領得緞疋顏料等物。吃了甜頭之后,膽子更大,他們或捏造大員姓名,反復向內務府、戶部支領庫銀;或移咨戶部,經戶部憑文辦札,交領三庫銀兩物料。至嘉慶十四年案發(fā),他們共作案十四起,冒領銀數共計5萬余兩,冒領顏料緞疋按例價計值銀19000余兩,合計69000兩銀。按照當時一兩銀子值約200元人民幣計算,共貪侵了1380萬人民幣,平均一次搞近100萬。
區(qū)區(qū)小吏敢在皇帝眼皮底下搞錢,至于地方官員向他們行了賄又不敢說的事又凡幾何?可想這些書吏多富有。晚清思想家馮桂芬曾做過一個估計:吏部四個司的書吏每年大概能得到三百萬兩銀子的好處費(相當于現今6億人民幣)。曾做過監(jiān)察御史的李慈銘說:“京城的官員大多貧困到快不能生存,而這些書吏財產過億,衣食享用,堪比皇帝。”想來絕非夸飾之言,遙想他們的家被查抄之時,面對過億的錢財,換作現在的鈔票,燒壞幾臺點鈔機很正常。
王書常等人的貪腐行為后來被一工頭告發(fā),嘉慶皇帝得報后,“殊為憤懣”,將涉案的小吏處斬處絞,或發(fā)往黑龍江為奴,無一遺漏。內務府大臣蘇楞額、工部堂官河明阿,被小吏多次蒙騙,嘉慶認為他們“昏聵糊涂”、“直同瞽目”,直接罵他們是瞎子,“深負朕恩,豈堪復勝部院之任?”將他們革職。其他相關大員,也遭到降職或黜革處分。
同樣是嘉慶十四年,還發(fā)生了一起小官巨貪的事,即王伸漢冒賑謀殺案。這個王伸漢為陜西渭南人,監(jiān)生出身,捐了個從九品,后來又捐升知縣。知縣是正七品,相當于現在的縣處級,是個“芝麻官”。王伸漢確實是個能貪墨的官吏,在此之前的嘉慶十三年,黃河決口,淮安一帶首當其沖,房倒屋塌,人民流散,餓殍遮道,皇帝下詔發(fā)放救災款。山陽縣共領到救災款九萬余兩銀,能吏王伸漢一面謊報災民人數,冒領救災款,一面縮減實發(fā)數目,克扣救災款,一個人就貪污了二萬五千兩,占去救災款的近1/4強。案發(fā)之后,嘉慶帝痛恨至極,命將王伸漢斬立決,還要繳納罰金。
觀古知今。近期中央紀委網站公布了“小官巨貪”案例,諸如廣東省中山市古鎮(zhèn)岡南村原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蔡某涉嫌挪用集體資金4000萬元;北戴河供水總公司原總經理馬超群,用公權力念自家“生意經”,家中被搜出現金上億元,黃金37公斤,貪腐程度令人咋舌。讀史明智、鑒往知來,嘉慶皇帝因小官大貪發(fā)飆,更何況是反腐倡廉的今天。
圖:付業(yè)興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