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松
“課堂學習單”,就是通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具體、深入的指導,以一個個小建議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語文學習的過程,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份“自助式”的輔助工具。學習單作為語文課堂上的一種學習資源,可以基于某項任務而設計多種活動:或獨立閱讀,或合作探究,或動手操作,或動腦思考,或動口交流,或動筆整理,目的是使每一個學生融入學習任務之中,讓課堂不再只是教師和好學生的課堂。目前,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中運用“學習單”已較為普遍,但使用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因此,筆者從“學習單”的內(nèi)容、形式及運用的角度,再作研究,以期通過有效地使用學習單,更好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一、品鑒閱讀式學習單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語文學習中,學生需要在自主閱讀活動中獲得積極的、個性的閱讀體驗。品鑒式閱讀,就是讓學生用個人的眼光直接面對文本,用最本原的認識來品賞和鑒別文本,毫無顧慮地批判和贊揚文本。
【案例】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一面》學習單設計
教學《一面》這篇課文時,在進行了字詞認讀、理解詞意、朗讀檢測和感知大意這些基本環(huán)節(jié)之后,教師出示一張課堂學習單,指導學生從內(nèi)容和形式上品鑒作品。
學生思考填寫后交流,各抒己見,充分闡述自己的理由,最終師生達成共識:《一面》這篇課文在形式上抓住人物特征刻畫外貌,在內(nèi)容上選材獨到,僅寫作者和魯迅的一面之交。
【教學感悟】品鑒式閱讀學習單特別適合一些寫法上較有特色的文章,整個高段年級這樣的文章還是占大多數(shù),比如《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學會看病》等?!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小學高段年級“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運用品鑒式閱讀學習單,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充分體現(xiàn),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加多元,思維烈度明顯增強,課堂主角由教師真正轉(zhuǎn)變?yōu)閷W生,文本的理解由相對統(tǒng)一轉(zhuǎn)變到多元。課堂教學更關注每一個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的體驗和感悟,并使之充分外化。
二、遷移拓展式學習單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已經(jīng)被實踐證明是有效教學的捷徑。高年級的學生,在領悟?qū)W習方法上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我們要不失時機地通過學習方法上的適度遷移和必要的拓展,喚醒激活學生的固有知識,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案例】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學會看病》學習單設計
教學《學會看病》,出示課堂學習單,師生討論交流達成共識:形式上心理描寫刻畫細膩,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交叉進行;內(nèi)容上角度獨特,狠心也是一種愛。緊接著對畢淑敏同一類型文章進行群文閱讀,出示遷移拓展式學習單。
1.學生獨立思考填寫。
2.以6人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對同學不同的填寫進行思考,如果贊成,就記錄下來。先個體后集中,并明確學習任務。
3.每組推薦一位學生匯報交流,呈現(xiàn)結(jié)果如下:
前半節(jié)課通過品鑒式閱讀方式學習了《學會看病》這篇課文,學生習得了從內(nèi)容和形式上品鑒一篇文章的方法,再學習同一類型的文章,既降低了難度,又增加了深度。
【教學感悟】文本的教學應成為聯(lián)系課內(nèi)外閱讀的橋梁,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嘗試運用課堂習得的方法獨立閱讀相類似的文章,通過有效的學習單的設計與使用,讓學生建構(gòu)起從課內(nèi)向課外獨立閱讀的過渡,真正使學生學習知識由“扶”到“放”。
三、活動體驗式學習單
所謂“活動體驗式學習單”,指讓學習單的形式更加生動活潑,富有趣味,并且能盡量讓學生“動”起來——既動腦,又動手。這樣的學習方式,無疑對學生充滿了吸引力,學習成效也相當顯著。
【案例】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半截蠟燭》學習單設計
《半截蠟燭》是一個劇本,主要通過人物對話或唱詞來推動情節(jié),刻畫人物。筆者在教學時先請學生討論劇本中講了一件什么事。為了能夠引導學生自己進入文本,去體會劇本中人物的心理活動,出示了這樣一份活動體驗式學習單。
當然這份學習單最后的呈現(xiàn)結(jié)果是建立在學生對文本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的,課前需要有充分預習的步驟。不僅僅是劇本,一些情節(jié)性比較強的敘事性文體都可以采用此類活動式學習單。比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窮人》中有關桑娜忐忑不安的那段心理活動描寫,下文漁夫回來之后與桑娜的對話,以及最后漁夫決定收養(yǎng)西蒙兩個孩子的艱難抉擇,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體會文本中人物復雜的心理活動和主人公善良的美好品質(zhì),都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活動體驗的方式進行學習。
【教學感悟】這樣一份實踐性的活動式學習單,處處體現(xiàn)著教師的獨具匠心。如要求學生“細讀劇本,邊讀邊想象”,實則是培養(yǎng)學生“邊閱讀邊思考”的良好讀書習慣。學生在小組合作表演中難免會有爭議,而學生正是在爭議中品味文章的細節(jié)和語言,通過同伴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真正體現(xiàn)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四、自主命題式學習單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毖凶x文本后的理想結(jié)果便是“思考質(zhì)疑”。而當小老師是學生最感興趣與自豪的,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來幫老師設計課堂學習單,化“被動”為“主動”,反“生”為“師”,這種角色轉(zhuǎn)換的“自主式學習單”,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
【案例】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學習單設計
學生課前組成學習小組,要求每組6人左右,組員把預習中碰到的問題提出,對于一些研究價值不大,容易解決的問題由組長組織組員討論解決,并且討論推舉出本組的“金問題”。教師現(xiàn)場把學生的問題在電腦中顯示出來,或讓學生在黑板上把問題寫出來,并把提出問題的學生名字署上,現(xiàn)場制作學習單。
學習單出示以后,教師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然后引導學生討論,關于問題的答案只求合理,不求唯一。針對學生遇到困難的地方進行有選擇、有重點的講解,使學生較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
【教學感悟】“自主命題式學習單”,不僅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給予了學生成就感,滿足了每一位學生當“小老師”的欲望,而且也體現(xiàn)了新課程所要求的“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大大激發(fā)學生的發(fā)問意識與探究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重讀積累式學習單
《課程標準》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尤其在課堂中,更要保證充裕的讀書時間,但讀不是亂讀、濫讀,每一次讀要有明確的目標指引或要有具體的問題來引導。在高段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文中有很多好詞佳句,可以出示學習單,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朗讀積累,改變傳統(tǒng)的一問一答式課堂,使課堂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案例】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匆匆》學習單設計
【教學感悟】“重讀積累式學習單”,適合一些描寫性比較強的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通過出示學習單,反復地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朗讀,從朗讀中去感受、去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暢談感受,教師基于學生的感受,針對重點內(nèi)容加以點撥,從而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六、內(nèi)容梳理式學習單
此類形式的學習單要求所學課文內(nèi)容清晰,涉及的任務項目清楚,讓人一目了然,心中有數(shù),學生按要求步驟逐項依據(jù)實情去做,按項進行填寫,完成學習任務。比如事理性說明文《新型玻璃》《鯨》等,出示學習單后,學生梳理內(nèi)容較簡單。還有一些敘述條理很清晰的課文,比如老舍的《北京的春節(jié)》,按照時間順序從臘月初八到正月十九,分別概括人們的活動,從品讀人們的活動中體會文章特殊的寫法。
【案例】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新型玻璃》學習單設計
學習小組每位成員仔細閱讀課文,自主尋找相關信息,獨立完成表格后進行討論交流,對表格內(nèi)容補充修改完善,即完成對課文內(nèi)容的梳理,一目了然。教師無須多講,只需要幫助學生區(qū)分較易混淆的“特點”“作用”方面內(nèi)容,指導學生體會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嚴謹性和科學性。
【教學感悟】“內(nèi)容梳理式學習單”,在學生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上起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特別適合說明性文章。新課標要求: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高年級的學生只要認真閱讀文本,基本都能達到這個要求。在這個基礎上,甚至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設計簡單易操作的課堂學習單。
課堂學習單作為一種學習工具,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它能引領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落實有效合作學習,幫助實現(xiàn)知識建構(gòu),促進學習能力的不斷發(fā)展。課堂學習單的設置,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教師在學習單中很明確地給出了“學習路徑”,伴隨著學習過程的始終,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閱讀,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手去書寫,用自己的嘴巴去表達,用自己身體的一切去經(jīng)歷,相當于給蹣跚學步的孩子一輛學步車,讓他在一定的扶持下逐步走向獨立,實現(xiàn)學生根據(jù)已知信息獲取知識由“扶”到“放”的過程??傊?,課堂學習單的設計是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的,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同時,不同的文本再加以運用不同的課堂學習單,更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黨灣鎮(zhèn)第一小學 311200)